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数学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造性思维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12065 浏览:4800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并加以整合,已成为推动美术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突出学习的趣味性和创造因素,有利于创造性美术教学的实施,拓展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教学;整合;创造性思维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实施,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已被广泛的应用,成为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手段。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并加以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 整合可突出趣味性和创造因素
别林斯基说:“儿童需要形象、色彩和声音”。指出人认识物象的第一步便是对具体形象、色彩的认识,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再转化为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化的东西。可见在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创设艺术情境,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感受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美感,获取深刻印象,从而提高思维水平。比如,在教七年级的《优美校园》一课时,笔者将学生拍摄的本校校园风景照片和学生活动照片做成动感影集进行播放,当学生看到母校和自己的身影出现在片段里时兴奋不已,个个都按捺不住想马上动手画一幅。如此以学生熟悉的校园风景及身边的同学引出课题,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可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充分体现了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

2.优化课堂气氛,丰富感性认识

创新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以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师生情感,诱发他们的创新。例如,在讲授《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这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徜徉花海,留住春色》,西岳华山的桃花、武汉大学校园的樱花、洛阳的牡丹、荷兰的郁金香、佛罗伦萨的薰衣草……一幅幅如诗如画的花海景色在音乐《绿岛小夜曲》中徐徐展开,在这优美的氛围中顺利引出课题,最后把有关春景、春色、春花、春草、春雨、春诗等资料图片制成课件展示,要求学生分组从中选一景色、一首诗、配一曲,进行诗配乐朗诵比赛。在和谐、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不仅情感受到熏陶,还开发了能力。
● 整合有利于实施创造性美术教学

1.使教学灵活多样,加强感染力

借助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可大为改观,更形象直观,更富有情趣,更能激活学生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教材中只展示了《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的一个小局部,而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学生就可以欣赏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更加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繁盛的景象。又如,在欣赏外国作品时,通过搜索引擎,学生可查到作者、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对画家和作品有更多更深的了解。网络浏览,使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空的界限,跨越古今中外,在艺术的长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2.优化教学方法,降低学习难度

美术课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udooo.com

程的专业美术知识与技能训练,对中小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多数学生因畏惧而放弃画画。而利用有效的课件展示,可以将复杂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比如,在《优美校园》这堂课上,多数学生画不出校园的立体感与空间,而这个问题是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因此,笔者首先运用PPT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基本规律——近大远小,其次在大屏幕上出示几幅强烈的本校园风光图片及学生习作,让学生进行观察找出变化与规律。因为有实物照片与范作的直观比较,学生对平行、成角的表现有明确真实的感受,对徒手画校园不再畏惧,且乐于表现与创作。这样通过课件展示学生身边的事物和原有的经验,既解决了教学难点,又帮助学生克服了畏难情绪、激起了创作表现,促进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交互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作为美术老师要敢于超越传统的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信息量大,具交互性、开放性的优点,为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例如,在学习《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这课时,笔者课前要求学生从网上搜寻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用品进行分析、欣赏、评价,并把心得体会或要向老师提出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发送电子邮件给老师。再将学生搜集到的精美图片制成PPT,在导入新课和欣赏过程中展示,请学生说出喜欢它的理由,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看法。学生在这种交互的氛围中,完成交流讨论、自我探索、共同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的学习过程,这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积极自主探究的能力。
● 整合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但只通过教材的美术作品向学生渗透这些知识观念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可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把美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多媒体为载体贯穿于美术教学过程中,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文化层次。例如,欣赏《创造亚当》时,要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教师可先利用网络搜索有关作品的详细资料,使学生了解了作品创作的主要思想是强调人文主义思想,接着展示放大的作品图片,引导欣赏作品的形式、内容、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再让学生感受画家米开朗基罗所赋予亚当的思想内涵,并发表不同的见解,最后理解作者是借助基督教传说的题材——上帝造人的描绘,表现出画家对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赞美以及对人的觉醒的渴望。借助网络进行美术名作的赏析,可加深学生对作品所蕴含的人文性质的认识,增强对艺术美的感受力、理解力,从而提升人文素养。
在全面推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重要理念。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正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美术课程改革,使美术教学多元化,改变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形成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