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财政税收 >> 财政研究 >关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居民需求问题

关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居民需求问题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16852 浏览:719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4202(2012)08-000-02
摘要中国农村市场是世界最大的、最具潜力的市场,但现阶段农民消费观念和素质、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的收入分配以及心理作用对农村需求产生影响,在诱发和扩大农村市场需求中存在许多问题,因而必须采取措施加速启动农村市场需求,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从收入需求结构以及消费习惯和消费品方面进行分析以及获得对策。
关键词现代化需求研究

一、现代化农业下的农民需求的背景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全面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工业实现现代化必然带动农业的现代化。我国地域宽广,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农业大国。据分析,农村居民每提高消费支出1个亿,造成对整个国民经济增加2个亿的直接消费需求。所以,如何启动以及诱发农村消费需求将变成异常重要的课题。
我国农民消费基础较差、消费能力较弱、消费结构不是很合理以及农民社会保障不足限制了农村消费需求各个方面。根据分析,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有着非常之大的提升空间,其中最大的衣着消费市场、是耐用品消费市场等空间更大:分析数据显示,2009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的移动电话、量洗衣机不足城镇居民的一半,同样且农村居民的衣服着装方面消费也偏低,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大约为212元,相比之下不足城镇居民的30%,但是这些消费品在我国城市市场几乎呈现饱和状态。

二、浅析农村居民需求限制的因素

1.社会因素影响农村居民需求

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因而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上表现出不大相同。一个社会的阶层的构成成分将对宏观消费方面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有着高收入的群体具有比较高的进行储蓄倾向方面的意向,相反低收入的人群有着具有比较高的进行消费的倾向,这样对社会收入方面的分配状况进行改变,将会对社会总的消费、储蓄等方面倾向有着不同的改变。我们知道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的消费结构有着巨大的差异。举个例子,工人群体以及知识分子群体之间,在饮食方面比较,由于工人群体的体力劳动强度大于知识分子,这样造成需要消费更多的含热量高的食物;相反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度大,他们就需要消耗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在文化用品方面,不仅比重不同,而且内容差别也很大。工人的文化生活消费主要是为了享受、消遣和娱乐,知识分子的文化娱乐消费主要是为了自我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中较高阶层的消费方式对较低阶层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在这种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人们消费结构的差异可能会小一些。

2.收入水平对需求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来农民的问题一直是农业的问题,农业兴农民收入增长快,农业衰农民收入增长慢。农民收入增长进入新阶段后,我国政府仍然延续在“农”字上下工夫的思路,出台了不少治理和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对农民增收的效果甚微。究其原因,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性质发生了重大改变,仅仅从农业内部着手是不可能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困局。我国农民收入低,是因为劳动生产率低,而劳动生产率低,则是因为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之成为充分就业的劳动力,便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关键所在。

3.收入分配对需求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以及逐步推进分配,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及多种分配方式同样并存着的分配制度已经逐步建立起来,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体系以及调控机制基本上已经形成。城乡居民总体收人水平普遍增加,配调方面的政策体系已经调控机制方面的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居民的总体收人水平普遍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相对还是很悬殊,收入分配秩序同样很混乱等问题也日趋突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居民内部差距、劳动收人和非劳动收入差距以及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间的差距等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合理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对无序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进行分配对需求很重大的影响。

4.农民心理与消费息息相关

消费需求与农民的消费心理预期有着直接方面的关系。如果消费心理方面的原因预期稳定或者有着上升的趋势,这样就会拉动消费需求方面的增长,相反则会有着抑制有效消费方面的需求或拖延当前的消费。当前,农民的消费心理的预期不是很稳定或有所下降,这抑制了农村的基本需求。目前转型时期的制度不是很完善, 农民承担太多的社会方面的义务,这大大加大了农民他们的预期收人不稳定性。虽然国家再三强调需要对农民的负担进行减轻,但是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始终没能有效解决。农民当前没有完全的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政府进行了过多干预,这增大了市场的风险以及预期收人下的不稳定性。并且农村社会保障体制非常不健全,这也导致农民风险预期较大,对消费需求进行了抑制。

三、诱发和启动农村居民需求的方法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我们党工作中心的的重中之中,我们一定要把坚持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繁荣农村的经济的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搞好“三农”方面的工作,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有着意义深远的作用。针对农村的居民目前消费需求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依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纲领:对农村的工作要“按照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宽裕、管理村容整洁的要求,扎实稳步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的建设要求,提出以下四点对策建议。

1.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提高农民收入在短期,可以考虑实施下列政策:(1)继续实施和完善减免农业税政策,按照部署,适时免除各项涉农税收。(2)继续扩大和完善对农业生产方面进行“直补”的政策。从已

源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实施过的政策来看,农业方面“直补”的政策一直受到农民的一致欢迎,这充分调动起来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对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稳定农业有很好的作用。(3)要围绕提高农民的务工方面的收入,切实加强对农民外出进行务工以及怎么写作工作的收入水平进行提高,认真排除对农民工存在的歧视性政策,同时应该加大对拖欠农民工的工资的检查和处罚力度,研究保障农民工的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的政策措施。

2.完善农村基层设施,减少农民负担

多年来,城市基础设施由各级政府的财力支持,但对农村基础方面的设施建设,很大一部分由农民自己出钱出力,这是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资料运到农村、农产品运往市场、农村居民与外界多方面的交流、各种消费品进入农村都需要有良好的基础方面的设施。由于这些项目投资的规模一般不是很大,投资也相对分散,与主要替城市怎么写作方面的基础的设施项目进行比较,具有工期短、投资少、见效快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等多方面的特点,对启动经济的增长能够很快发生明显的作用。同样农村电、水、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项目投入以国内的生产为主,对国内的生产刺激更大。国家需要在今后国债资金的安排使用上,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以工代赈”项目,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不仅对扩大消费需求,而且对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降低利率,激发需求

银行连续多次降低储蓄存款利率,激发消费者即期消费意愿。通过8次降息,实施低利率的储蓄政策,引导储蓄向投资和消费分流,较成功地达到了预期规定的政策方面的目标。一方面,城乡居民进行储蓄的存款增幅每年下降,200的时候年居民储蓄方面的增长率是30%,2007年下降为7.9%,初步达到了进行分流储蓄以及促进消费的目的。另外,保持稳定的实际利率,使储蓄分流的政策力度把握得较好,没有出现储蓄分流过快过度,每年仍保持一定幅度的正增长,银行的正常支付能力没有受到影响。

4.鼓励消费

鼓励消费的政策主要包括:推进农业产业化、倡导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开拓农村市场、改造农村电网、降低农村电价、实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实施“希望工程”、调整工农业产品结构以改善供给、广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失业、医疗保险、养老金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公共怎么写作产品听证会制度等等,几乎所有经济政策、保障制度等、公共怎么写作产品听证会制度等。参考文献:
董文杰,温涛.新形势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消费经济.2009(5).
单志诚.诱发和启动农村需求问题的探讨.哈尔滨师范大学2008(9).
[3]屈韬.中国农村消费行为及其制约因素分析.经济学家.2009(7).

源于:期刊论文www.udooo.com

[4]马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4(5).
[5]陈敏娟.扩大湖南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0(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