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初中政治 >高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途径结论

高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途径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4-03 点赞:7627 浏览:2182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大重要方式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都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或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应对当代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挑战。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实现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并不是二者的简单拼凑、机械相加,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显”中有“隐”,“隐”中有“显”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第一,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渗透隐性教育,发展渗透式教育模式。渗透式方法是指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方法。渗透式教育模式既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重要路径。发展运用渗透式教育模式,要选择恰当的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活动载体、文化载体、管理载体等等。(1)校园文化活动,充满了德育因素。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使大学生在快乐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在高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积极健康、内容新颖的活动,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2)在学校开展国学课,向学生讲授《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国学体现出的博大精深的、深邃的道德力量,使大学生深刻体会到名著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生要了解我国的文化历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更应该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3)予思想政治教育于管理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想学生之所想。用以人为本得、积极向上的管理理念来感染学生。另外,我们要善于开发学校以外的隐性教育资源。隐性教育资源不仅存在于学校中,在社会、社区、家庭中也存在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得内容渗透到各个方面。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家庭环境都对教育者在学校习得的思想政治理论有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第二,积极发掘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所以,我们要积极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发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它课程中所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魅力。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种认为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任务的观点是错误的。任何一个教育者不仅仅要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道”,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其一,我们要积极挖掘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他各门课程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在思想政治理教育论课以外的其他课程中,教育者在讲授相关知识时要加以相关的历史背景来讲解,这样可以通过历史知识来增强受教育者的爱国意识;其二,我们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具有的隐性教育内容。教育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一种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教育者的自身魅力、自身的道德素质,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在不知不觉的对受教育者起着影响。特别是作为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隐性教育更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即任何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都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要注意自己在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对受教育者起到模范作用。其三,教室是教育者“教”和受教育者“学”的主要场所,因此,把教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室布局以及教室墙壁的科学家的壁画都会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隐含在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好的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三,有选择地在一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显性教育的方法。Giroux, H. 在其著作《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所指出的“一旦隐性课程围绕一定的目的被纳入整个课程序引中,成为课程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教师而且学生也会意识到其存在,形成对该部分隐性课程的效果的认识,对其有更深刻的洞见;而且还会注意改变和削弱其消极影响,依据一定的价值和规范,建构起有利于学习的社会关系结构”可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的而是可以通过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来进行规范,引导和控制的。比如,对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说,在突出受教育者主体性参与性的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规范和管理,以防止受教育者受到不良的思想的影响,及时的把受教育者的思想引入正轨,使受教育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正确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存在,否则整个教育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陶冶式教育模式。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陶冶式教育,即“营造一个健康、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思想道德熏陶的方法。”其一,加强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对校园建筑、环境的建设。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室内装饰等物化形态浓缩着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的内容。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优美的校园环境,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其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人际关系等。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感;好的校风具有对大学生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只有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
第五,抢占网络文化阵地,探索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新载体。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大学生满足信息需求的主要途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个性心理、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络成为新时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新载体。一方面,网络拓展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网络使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变得丰富,具有吸引力。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网上和老师互动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思想。学校可以把“两课”建立在互联网上,通过网络建立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避免课堂讲授所产生的“你讲我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总结www.udooo.com

听的”的被动局面,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避免了以往课堂教育单一的、枯燥的教育形式,大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教育信息,从而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为积极促进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互动平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避免了传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人数有限、限制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弊端,可以充分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重要的纪念日、重大事件、热点时事等,如:“九.一八”“一二.九”“台湾问题”“中美问题”等通过网络来开展相应主题的讨论活动,通过网络来提高大学生的意识、振奋大学生的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信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汇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3] 王芸. 高校的隐性课程探析[J].高教高职研究. 2007年7月. 上旬刊.
作者简介:包娜娜(1985—),女,黑龙江泰康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治理理论与发展研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