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当代文学 >19401960年代农村小说创作和党政策联系考察生

19401960年代农村小说创作和党政策联系考察生

收藏本文 2024-03-13 点赞:11896 浏览:4687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论文以40-60年代成就最高的三位农村小说作家——周立波、柳青、赵树理的农村小说(主要指土改和合作化小说)为主要探讨对象,通过对其作品的精细解读,力图挖掘这些农村小说与同时代农村政策之间的复杂联系,进而探讨作家应怎样在文学创作中把握和反映党的政策,并企图通过总结这三位作家农村小说创作的经验教训,为当今及以后的农村小说创作“开出一剂良方”。在探讨历程中,本论文主要采取了文史对照法,即:将周立波、柳青、赵树理这三位作家的农村题材小说(文学虚构文本)与党在当时公布的农村政策条文(历史真实文件)进行仔细的对照比较,发现文学与史料之间的异同之处,以而探讨作家是如何处理历史真实材料与文学文本之间的联系的。通过探讨发现:赵树理、柳青、周立波这三位在当时和现在被公认为写作农村现实重大题材的最杰出的作家,虽然都有在农村长期生活、工作的人生经历,熟悉农民群众,熟悉农村生活,也有非常好的文学艺术修养,他们反映土改和合作化运动的代表作品也达到了同时代同类作品的最高成就,但是,由于受当时国内政治(其中包括党的文艺政策、土改和合作化政策以及其他方面的政策形势)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仍然有着着为配合当时的政治宣传而图解政策、宣传政策的严重倾斜,这影响了作品的丰富性和思想性。不过,同为主流作家,不同的作家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也不尽相同。周立波在建国前后的农村小说与政策的联系经历了一个以紧跟到疏离的历程;而柳青则恰好相反,经历了以不自觉到自觉紧跟的阶段;至于赵树理,情况则比较复杂,他的小说与政策的联系始终非常微妙,处在若即若离的状态。这三位作家的作品与政策的联系很有代表性,基本上代表了当时国内作家的三种不同态度和立场,由此,我浅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各种主客观理由,并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创作者自身、读者和评论家三方面进行了反思。关键词:周立波、柳青、赵树理论文农村题材小说论文党的政策论文文史对照法论文

    中文摘要6-7

    Abstract7-11

    引言11-13

    第一章 革命语境中文学与政策之间的联系13-17

    第一节 革命语境中文学与政治的联系13-14

    第二节 革命语境中文学与政策的联系14-17

    第二章 周立波:以紧跟到疏离17-34

    第一节 《暴风骤雨》:对土改政策的紧跟与图解17-22

    1. 材料处理上的“典型化”18-20

    2. 形象配置的阶级化与情节结构的线性化20-21

    3. 激烈高昂的情节氛围21-22

    第二节 《山乡巨变》:对合作化政策的有意疏离22-31

    1. 自上而下的观照视野23-24

    2. 两条道路斗争的展现24-25

    3. 人物联系的设置与阶级矛盾的强化25-31

    第三节 造成周立波在不同时期对政策采取不同态度的理由31-34

    1. 以下乡干部到归乡游子身份的转变31-32

    2. 知识分子的理性精神32-34

    第三章 柳青的成功与失误34-55

    第一节 《种谷记》:对农民协作劳动的自然主义反映34-45

    1. 变工困难性和群众落后性的充分展示38-40

    2. 两条道路斗争的弱化和人物转变的不彻底性40-42

    3. 自然主义的写实策略42-43

    4. 有缺点的农村新人43-44

    5. 知识分子的改造44-45

    第二节 《创业史》:一部解释合作化运动必定性的史诗性著作45-52

    1. 自觉的写史意识和历史合理性的叙述方式45-46

    2. 情节的典型性、人物设置的阶级性46-47

    3. 两条道路的斗争的展示47-50

    4. 党的伟大历史作用的展示和社会主义英雄的塑造50-52

    第三节 柳青的成功与失误理由浅析52-55

    第四章 赵树理的复杂性55-67

    第一节 《邪不压正》:对土改的另一种解读55-57

    第二节 《三里湾》:双重文本下对政策的迎合与疏离57-60

    第三节 《锻炼锻炼》:主观意图与客观呈现之间的缝隙60-64

    第四节 以“赵树理方向”到被批判的理由64-67

    余论 农村小说创作与政策之间联系的反思67-70

    参考书目70-72

    致谢7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