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当代文学 >谈谈关中敦煌本《净名经关中释抄》异文考释六则

谈谈关中敦煌本《净名经关中释抄》异文考释六则

收藏本文 2024-01-17 点赞:15035 浏览:609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敦煌本《净名经关中释抄》有十余个不同的抄本,本文在缀合写卷的基础上,通过比勘异文,来考察这些异文形成的原因,并对异文作初步的考证。
关键词:净名经敦煌异文
《净名经关中释抄》又称《净名经关中释批》《关中疏释批》,是唐朝僧人道液以隋代智顗的《维摩经玄疏》为基础,吸收了诸家对《维摩诘经》的注释并加以批注而成。《净名经关中释抄》历代大藏经皆不收录,仅保留在敦煌佛经写卷里。后来日本修《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下同),根据英、法所藏的敦煌卷子,将这部疏解之作收录在《大正藏》第85册《古佚部·疑似部》,《大正藏》本《净名经关中释抄》以伯2580号为底本,以斯2584号、斯2739号、伯2079号为参校本,但《大正藏》的编者所见不多,利用的敦煌写卷有限,发生错讹便在所难免了。《净名经关中释抄》广泛地散佚在世界各地藏馆中,其中国家图书馆藏约12件,法国藏约9件,英国藏约4件,台湾藏约3件,俄罗斯藏约1件,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约1件。笔者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将残缺的卷子进行了缀合,整理出若干个写本,参照《大正藏》,尝试初步考察此经疏若干异文。

一、【析 折】

《大正藏》本《净名经关中释抄》:“即能巧用权实,析伏摄受利益众生。”(T85,p0501b15)①其中的“析”字,北敦14730号同,北敦03924号、北敦06480号、伯2079号、伯2580号、伯2288号、斯2584号作“折”。
按:“析伏”当为“折伏”。木旁和扌旁是古籍写卷中混用频率较高的部件之一,例如《龙龛手镜·木部》:“棭,俗,亦、夜二音,正作掖。”(P385)斯3996号《大乘经纂要义》:“名为丈夫,善能挍量真俗二谛。”其中的“挍”就是“校”的俗字。浙敦026号《普贤菩萨说证明经》:“若有撗官,共相牵挽。”“撗”即“横”。“析伏”不成词,而“折伏”在传世文献里亦习见,《法苑珠林·主持篇·治罚部》:“《胜鬘经》云:‘世尊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②晁补之《鸡肋集》卷四六:“岂自古人臣功大难赏,人主所忌,必借一事豫折伏之。”此二例“折伏”皆为制服、使屈服义。③

二、【????辩???弁】

《大正藏》本《净名经关中释抄》:“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明宗,第四辩力用,第五判教相。”(T85,p0501b04)其中“辩”字,伯2244号、伯2288号、斯2584号同,北敦14730号、台124号作“”,台123号作“”,北敦03924号、台122号作“”, 北敦06480号作“”,伯2079号作“弁”。
按:《说文·辡部》:“辩,治也。从言在辡之间。”段注:“辩,俗多与辨不别。辨者,判也。”(P742)“辩”与“辨”在敦煌卷子里亦经常混用。“辩”增笔俗写为“”“”等形,《汉隶字源》引《博陵太守孔彪碑》“辩”字即作“”;又《汉隶字源》引《老子铭》“辩”作“”。敦煌写卷也不乏其例,伯2173号《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卷上:“三德,即无住无取。”“言”简写为“讠”,“”便写成“”。如伯3742号《二教论》:“虽邹衍谈天之,庄周蜗角之论,未足以概其万一。”“弁”为“辩”的通检测字,例如北8437号《八相变》:“眼暗都缘不弁色,耳聋高语不闻声。欲行三里二里时,虽是四回五回歇。”日本汉字中,“辩”“辨”即写作“弁”,日本人以为“弁”是他们的国字,其实“敦煌写卷中‘辩’‘辨’写作‘弁’几已成为通例”[3](P349~P353)。
俗写
增笔?简化

检测借简省

三、【】
《大正藏》本《净名经关中释抄》:“此经理致深远,言旨渊玄。”(T85,p0501b01)其中“渊”字,北敦14730号、伯2580号、伯2288号、台124号作“”,伯2079号、斯2584号、北敦03924号、台123号作“”,北敦06480号作“”。
按:《说文·水部》:“淵,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渊或省水。”“”隶变为“”等形,“淵”便常讹变为“”“”或“”等形。《碑别字新编》引《魏元祯墓志》“淵”即作“”,《碑别字新编》引《隋张业墓志》“淵”作“”[4](P172),又《碑别字新编》引《隋萧玚墓志》“淵”作“”。后来,“”写作“关”,“淵”便演变成“”“”等形,如《偏类碑别字》引《魏王光照象》“淵”正作“”;斯318号《洞渊神咒经·斩鬼品》尾题“洞神咒经斩鬼品第七。”“淵”字草书作“”“”等形[5](P55),从中我们亦能看出淵字的发展轨迹。俗书“氵”旁与“冫”旁往往混用不分,“”“”又写作“”等形,如斯800号《论语》:“如履深,如履薄氷。”《碑别字新编》引《隋杨厉墓志》“渊”即作“”[4](P173)。又敦煌写卷中“丬”旁与“扌”旁混用不别,“”便写作“”等形,《龙龛手镜·手部》(1985:209):“,旧藏作,乌玄反,深也。”(P209)这也证明了“”来源于“”。《金石文字辨异》引《北齐天统五年造丈八大像记》“渊”正作“”。汉字受上下文或者内部结构的影响发生偏旁类化的现象较为普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udooo.com

遍,如“敦煌”的“敦”由于受“煌”字火旁的影响而类化成“炖”。“”由于受本字中间“关”字的影响,发生了部分类化,增加了偏旁“?”,变作“”。
淵—俗体→—增笔→
﹂讹变→

四、【涉 渉 】

《大正藏》本《净名经关中释抄》:“求之有方,涉行修因,然后致果。”(T85,p0501b15)其中“涉”字,北敦14730号、伯2288号、伯2244号作“渉”,伯2580号、北敦03924号、北敦06480号作“”,台123号、斯2584号作“”。
按:《说文·水部》:“,徒行厉水也。”《玉篇·水部》:“渉,是叶切,徒行渡水也。”“”从反止,隶变作“”“少”。“少”右边的点常与下方的一撇连笔,“渉”字便写作“涉”,《字汇》和《正字通》里“涉”字已没有此点,而日、韩两国的汉字“渉”字至今仍保留了此点。《五经文字·水部》:“涉,经典及释文相承,亦作。”俗书“山”旁与“止”旁往往混用不别,例如《干禄字书》:“歳岁:上俗,中通,下正。”“渉”经常写作“”“”等形。《汉隶字源》引《李西狭颂》“渉”正作“”。斯799号《隶古定尚书》:“斮朝之胫,剖贤人之心。”又敦研117号《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陟山刚(岗),曼踰深浴(谷)。”又“山”的草书或作“”“”等形[5](P276),故“”讹变为“”也就不足为奇了。渉—省笔→涉
﹂止、山混用→—草书楷化→
五、歸?
《大正藏》本《净名经关中释抄》:“故于无名之道,检测名相说,而名以召法,法以应名。是以经之指归,蕴在名内。”(T85,p0501b11)其中“歸”字,伯2079号、伯2288号、台122号、台123号、台124号、斯2584号作“?”,北敦14730号、伯2580号作“”,北敦06480号、伯2244号作“”,北敦03924号作“”。
按:《说文·止部》:“歸,女嫁也。从止从妇省。,籀文,省。”《五经文字》:“歸,上《说文》,下籀文,经典通用上字。”但“”笔划减省,写卷中习见。例如斯2073号《庐山远公话》:“我今钱数不少,手力极多,却放你歸山,任意修行。”又伯2173号《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卷上:“三摄归宗旨,四所被根宜。”其中“歸”即作“”。《干禄字书》:“归:上通,下正。”《汉隶字源》引《老子铭》“歸”即作“”。俗书“止”“山”经常混用,“”又写作“”,又斯388号《正名要录》:“,正;,相承用。”如《广碑别字》引《唐封州司马董力墓志》“歸”即作“”。
歸—省笔→—止、山混用→
﹂减省→—讹变→

六、【修 】

《大正藏》本《净名经关中释抄》:“求之有方,涉行修因,然后致果。”(T85,p0501b15)其中“修”字,北敦14730号作“”,伯2079号作“”,伯2580号、伯2288号作“”,台123号、斯2584号作“”,北敦06480号作“”。
按:《说文·彡部》:“修,饰也。从彡,攸声。”《说文·肉部》:“脩,脯也。从肉,攸声。”段注:“经传多检测修为脩治字。”由此可知,“修”和“脩”是经常互相借用的。在唐前写经中,“修持,修行”义亦多借用“修”为之[6](P148)。《干禄字书》:“脩修:上束修,下修饰。”俗书“彳”和“亻”混用不分,故“修”或“修”字中的“亻”常写作“彳”。《四声篇海·人部》:“修,胥游切,治也。《说文》云饰也。,音羞。治也。,理也,《说文》曰饰也。”这三个字实为一字,只是形体发生变异而已。又因抄写者为了加快抄经的速度以及自己的习惯,常常会省略汉字中相同的点画,于是“修”变成“”“”等形。如《碑别字新编》引《魏司马升墓志》,“修”即作“”[4](P110)。又斯223号《发愿文》:“所有行愿,我某甲等,依此行。”“修”的“夂”分化为“”和“”,“修”就变作“”“”等形。《佛教难字字典·人部》:“,修的异体。”《隶辨》引《北海相景君铭》“修”即作“”[7];津艺38号《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七:“具足习菩萨行。”皆是其例。
修—省笔、异写→—亻、彳混用→—减省→

检测借

脩—裂变、异写→—亻、彳混用→
注 释:
①T85,p0501b15:指《大正藏》的卷数、页码、栏数和行数,其
中85指第85卷,0501指页码,b为中栏(a为上栏,c为下栏),15指引文在该栏的第15行,下同。
②四部丛刊初编本影印明徑山寺本。
③上海涵芬楼影印明诗瘦阁仿宋刊本。
参考文献:
释行均.龙龛手镜[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张涌泉.韩、日汉字探源二题[J].中国语文,2003,(4).
[4]秦公.碑别字新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5]草书大字典[Z].北京:中国书店,198.
[6]景盛轩.般涅盘经异文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9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
[7][清]顾蔼吉.隶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赵丹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