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当代文学 >简述士人汉末魏晋地域文化和文学

简述士人汉末魏晋地域文化和文学

收藏本文 2024-04-12 点赞:16039 浏览:698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绚丽夺目的时代,也是魏晋风度形成的时期。政局的分裂与统一,地域文化的保守与革新,文化中心的迁移与转换,南北士人的冲突与交流,使得魏晋文学的地域性特点时而凸显、时而淡化。魏晋时期复杂多变的地域文化格局为本课题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本论文以“汉末魏晋地域文化与文学探讨”为题,将魏晋文学上溯至汉末中原文学新风的兴起,下延到晋宋之际江州隐逸文风的新变。论文分汉末、三国、西晋、东晋四个时段,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差别对文学的影响,南北士人的文化交流与文学融合,文化中心迁移对文风新变造成的影响等诸多不足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通过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人群体、文学创作以及文风特点及其文化原因的梳理,以期以地域文化视角揭示魏晋文风演变的历史进程。本论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汉末文化中心的迁移与文学进展。本章重点考察汉末文化中心的东迁对魏晋文化格局及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同时对汝颍地区文化与文学的兴起及其传播、荆州流寓士人文化及文风加以论述。汉末文化中心由西汉时期的关中地区向中原地区迁移,导致以经术及辞赋为代表的关中文化逐步衰微,而以清谈及抒情文学著称的中原文化日益兴盛,地域文化的兴衰更替对魏晋文学的新变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原文化的复兴以洛阳周边的汝南、颍川、南阳、陈留等地为代表,驳杂多元的中原文化对汉末士风及文风的演变颇有影响。汉末军阀割据,中原士人纷纷流寓各地,致使中原文化向荆州、冀州、辽东等较为边远的地区传播。其中,荆州士人以其“多张新帜”的学风以及“悲而不壮”的文风对汉魏之际的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流寓各地的文人群感受聚邺下,造成了建安文学的繁盛,同时也为西晋洛中文坛的兴盛创造了条件。第二章:三国吴蜀文化传统与文学进展。本章着重考察魏、蜀、吴三国文化与文学的进展情况,在对三国文化传统进行比较浅析的基础上,又对探讨相对冷寂的吴、蜀两地文化传统、文学观念以及文学创作成就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三国时期,邺下文坛秉承汉末汝颍新风,又经建安七子以及竹林名士的标新立异,中原文风趋于清俊华靡。相对而言,吴、蜀两地偏安一隅,学风趋于保守,文学进展也较为滞后。吴、蜀两国秉承两汉文化传统,文学观念以儒家经世致用思想为重,文学创作成果也不够丰硕,但孙吴之四言诗、体物赋、运用散文以及蜀汉之运用散文尚有可观之处。吴、蜀文学虽然在创作数量以及文学成就上不可与曹魏文学同日而语,但作为三国文学的一部分,吴、蜀文学也不可小觑。西晋时期三国归晋,吴、蜀士人的文化贡献功不可没,这与两汉三国时期吴、蜀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孙吴时期江东文化士族的进展壮大,对两晋南北朝时期江东文化的进展以及南北文学的交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章:西晋南北文化交流与洛中文坛的兴盛。本章以南北文化交流角度考察西晋洛中文坛的兴盛,将西晋文学分为三个时期进行探讨。前期为晋武帝泰始年间至太康九年当时的文坛领袖为张华,他推崇文学、奖掖后进,对魏、蜀、吴三国文士皆有提拔,这对晋初文学创作风潮的兴起以及文风的转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期为晋武帝太康九年至晋惠帝太安二年。太康末年,江东才俊二陆兄弟入洛,以二陆为首的南方士人群体与北方文士之间既有文化冲突又有交流,客观上推动了洛中文学的进展,洛中文坛由此呈现出“足俪邺都”的繁盛局面。通过南北士人的文化交流,南北文风也有所融合,三国时期吴地文学质朴平实的文风逐渐转变,以陆机文学创作的南北意象特点即可看出南北文风的融合。晋惠帝元康年间,西晋政局日乱,南方士人纷纷回乡,直至晋惠帝太安二年陆机被害,洛中文坛也逐渐消歇。后期为惠帝太安二年至晋愍帝年间,回乡的南方士人将清谈习气带至江左,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张翰等。虽然西晋后期文坛日益衰微,但南方文学受到洛中文坛的影响而趋于清丽玄淡,这为东晋时期江东地区玄言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东晋文学地域分布与文学嬗变。本章旨在揭示东晋文士的地域分布与文学创作之联系,文章在考察东晋时期建康、会稽、江州士人群体的地域分布及其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东晋地域文化变迁与文风演变之联系加以梳理。东晋时期的三大文学中心分别代表着东晋文学进展的三个阶段性特点:建武年间的建康地域以中兴文学主题为主,永和年间的会稽地域以山水玄言文学为主,而义熙年间的江州地域以隐逸文学为主。东晋初期的建康文坛受新都政局的影响,士人大多关心政治、揄扬风流,文学创作的庙堂色彩较为显著。东晋中期的会稽山水玄言文学为江左文风的典型,表达出侨寓士族群体疏远政治、逍遥自适的情怀。东晋后期的江州隐逸文学受到江州隐逸文化影响,寒门的文化身份以及动荡的政治局势,使得江州文士息心栖止、固穷守节。江州隐士群体的文学创作注重气节、长于比兴,体现出对汉魏抒情言志文学传统的复归,这对扭转东晋中期侨寓士族文学“淡乎寡味”的玄言诗风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论文认为,魏晋文学是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并不断吸纳、融合各地域文化,最终形成了融汇南北文化的魏晋文风。南朝时期的建康、荆雍一带文化发达,以吴声、西曲以及宫体诗为代表的南方文学逐步取代中原文化影响下的魏晋文学,审美风尚也趋于柔靡清丽。关键词:汉末魏晋文学论文地域文化论文士人群体论文文风演变论文

    中文摘要2-4

    Abstract4-11

    绪论11-25

    一、选题来源及其作用11-14

    二、探讨思路及探讨策略14-16

    三、汉魏六朝地域文化与文学探讨述评16-25

    第一章 汉末文化中心的迁移与文学进展25-67

    第一节 汉末文化中心的迁移及其对文学的影响25-42

    一、文化中心的迁移与地域文人群体的崛起26-29

    二、中原文化复兴与汉末文化风尚的转变29-35

    三、汉末文化中心迁移对文学的影响35-42

    第二节 汝颍文化兴起与汉魏之际文风的演变42-52

    一、“汝颍固多奇士”——汝颍士人群体的崛起及其原因42-46

    二、以“婞直之风”到“任情自适”——汝颍文化与汉末士风的演变46-50

    三、以“齐气”到“逸气”——汝颍习气对汉魏之际文风的影响50-52

    第三节 汉末荆州流寓士人学术文化与文学考论52-67

    一、“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流寓士人与荆州文化的繁荣52-55

    二、“不循旧辙,多张新帜”——荆州学风与士风55-59

    三、“遭乱流寓,自伤情多”——“悲而不壮”的荆州文风59-63

    四、“荆州荒残,人物弹尽”——流寓士人的离散及其影响63-67

    第二章 三国吴蜀文化传统与文学进展67-94

    第一节 孙吴文化与文学进展68-80

    一、汉魏时期吴地文化的进展68-72

    二、孙吴文学活动述论72-76

    三、孙吴文学之特点76-80

    第二节 蜀汉文化与文学进展80-94

    一、汉魏时期的巴蜀文化概论80-85

    二、蜀汉文士的文质之争85-87

    三、蜀汉文学之特点87-94

    第三章 西晋南北文化交流与洛中文坛的兴盛94-125

    第一节 三国归晋与洛中文坛的兴起94-107

    一、西晋初年的文化政策与文学进展95-98

    二、以《思旧赋》到《三都赋》——洛下文人心态的变迁98-102

    三、张华与南北文学交流102-107

    第二节 二陆入洛与南北文学交流107-125

    一、南人群体的形成及其文学活动107-111

    二、南北文人交流与太康文学中兴111-116

    三、陆机诗文中的南北意象特点及其原因116-125

    第四章 东晋文学地域分布与文学嬗变125-174

    第一节 东晋初期建康政局与中兴文学主题的兴衰125-136

    一、“东朝济济,远近属心”——东晋初期建康政局及过江士人心态126-128

    二、“揄扬风流,亦彼时之汉武”——中兴文学主题之体现128-133

    三、“长揖当途人,去来山林客”——以中兴到游仙133-136

    第二节 会稽侨寓士族与山水玄言诗的兴盛136-155

    一、“入则谈说属文”——会稽玄谈中心的形成136-139

    二、“即顺理自泰”——“逍遥”新义与会稽侨寓士族闲适心态139-144

    三、“以玄对山水”——清虚简淡的兰亭诗境144-153

    四、“出处同归”——会稽侨寓士族离散与兰亭文学的消退153-155

    第三节 江州隐逸文化与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155-174

    一、“怀仁山林,隐居求志”——江州隐士群体的形成156-158

    二、“遗世弃荣”——江州隐士的隐逸心态及其原因158-162

    三、清俊脱俗、安贫乐道——江州隐士群体及其文学创作162-170

    四、江州隐逸文学与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170-174

    结语:以地域文化视角看魏晋文风演进174-182

    一、汉晋地域文化差别与文学之联系174-178

    二、汉晋文化中心的迁移及其对文学的影响178-180

    三、文化交流与南北文风的融合180-182

    主要参考文献182-193

    附录:汉末魏晋文士地域分布及其著述统计表193-199

    后记199-20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201-20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