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东方文学 >公共设施形象色彩艺术学术

公共设施形象色彩艺术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2-20 点赞:33316 浏览:15643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概述色彩的客观属性、视知觉心理方面的象征意义与联想,以及环境与地域文化因素。以交通工具——汽车为例,通过色彩在设计研发流程、生产制造流程及营销领域中的作用,阐明色彩文化在交通工具中的潜在活力。
关键词:色彩;公共设施;色彩艺术
1005-5312(2012)26-0044-02
公共设施是指公共环境中为人们活动提供条件或一定质量保障的各种功用怎么写作设施系统及相应的识别系统。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高品质的追求愿望也日益强烈。人们希望得到与自然环境更和谐并且舒适的公共生存环境,希望享受公共设施形象带给他们的视觉美感。公共设施的形象设计是公共艺术创作表现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保证功能性的前提下,其艺术性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且成为提升公共艺术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公共设施完整的形象包含了众多的造型因素,其中色彩凭借其先声夺人的视觉传达效果而独占熬头,占有重要的地位。人对外界事物与现象的认识首先是从感觉开始的,而色彩又与人的感觉(外界的刺激)和人的知觉(记忆、联想、对比……)相联系在一起。因此公共设施形象的色彩艺术并非是一种超然世外的纯粹色彩,而是一项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得充分创造性和社会主导性的色彩规划。它需要积极参与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中,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研究的课题,即是一种城市的时尚、一种时代的潮流,也是一种民族的文化。

一、从客观属性出发解析公共设施形象的色彩艺术

(一)公共设施形象色彩设计的范围及概念

公共设施形象的色彩艺术不同于普通绘画意义上的色彩范畴,它是人类有目的的设计活动,不是科学的再现,而是抽象的装饰。作为公共设施形象设计的特殊设计要求,我们这样来概括总结:它是综合了人们对色彩的视觉效应、心理效应、生理效应、标志效应、物理效应、艺术与美学效应等,经过精心设计、构思、选择,通过一定的手段、程序和方法,创作出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科学化的色彩展示过程。

(二)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的科学基础

色彩本身有它自己的科学物理特性、视觉生理特性以及美学特性。首先我们要从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研究色彩的视觉效果,并把它们作为辨别和比较各种色彩的标准和尺度。早在两个世纪前,伟大的发明家富兰克林就用实验证明了深颜色比浅颜色的更具有吸热能力。研究色彩的物理效应有助于改善公共设施的热供状况和节约能源。其次要从原色、间色、复色着手研究12色相的近似与对比关系。这种不同的色彩和色彩关系会引起不同的视觉心理效应并产升丰富的联想。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颜色知觉对我们人类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就公共设施的传达效果而言,色彩更优于图形和文稿,在整个设计中色彩不仅发挥着视觉效用,而且还扩展了整个公共设施的意义取向。最后还要依据一定的美学原理,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合理运用固有的审美法则,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只有准确把握色彩的审美规律,才能更有助于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二、从视知觉心理方面研究公共设施色彩的效果

(一)色彩视觉效应

具有颜色的公共设施形象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中,其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必定相混杂,是融合协调还是排斥反射,都会影响人们的视觉效果,使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在主观感觉中发生各种变化。这些由于视觉主观感觉所引起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色彩的视觉效应。它包括:色彩温度感、色彩重量感、色彩体量感、色彩距离感。这所有的视觉效应都与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有这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人们对色彩的习惯反映,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
色彩具有冷暖感觉,例如:红色有暖感,青色有冷感。在公共设施设计中,正确运用色彩的温度效果,可以制造特定的气氛和环境,弥补不良朝相造成的缺陷。
色彩具有轻重感觉,明度高者显轻,明度低者显重。在公共设施设计中,正确运用色彩的重量感效果,可以平衡和稳定其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关系。
色彩具有胀缩感觉,黑色等深色具有收缩感,白色等浅色具有膨胀感。在公共设施设计中,正确运用色彩的体量效果,可以改善其整个空间效果。
色彩具有距离感觉,可以分前进色和后退色,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近,明度低的色彩感觉远;在色相中,可以把红、橙、黄等列为前进色,把青、紫等列为后退色。在公共设施设计中,正确运用色彩的距离效果,可以改善其进深层次效果。

(二)色彩心理效应

色彩是公共设施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设计元素之一。它不仅具有一定的审美悦目性,而且自身还附带一种表象力度上的情感力量,影响人的情绪,引起联想,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所以费拉姆说:“由物质唤起和抚养并被心灵再造,色彩能够传达每个事物的本质,同时配合强烈的。”色彩的心理效应主要表现为它给人以联想,联想起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由于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美学修养不同,色彩引起的联想也不同。
红色是血的的颜色,是最富刺激性的,即可以使人想到热情、吉祥、活跃、忠诚,也可以让人想到危险和浮躁。在公共环境中恰如其分的设置红色的公共设施,可以点缀和活跃空间气氛,反之者会让人感到身心受压,出现焦躁和筋疲力尽的感觉。是帝王之色,能给人高贵的印象,使人感到光明喜悦。但大量使用金就容易出现不稳定感,引起行为上的任意性。绿色是森林的主调,是健康、公平、宁静、智慧的象征。并有助消化和解牙,对运动者和身心受压者极其有益。象美国纽约的雅各布广场的公共设施就采用了不同色调的绿,营造出休闲、轻松的气氛,让人置身其中并心旷神怡。还有蓝色也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制造使人感到幽静、平和的气氛。白色使人想起白云和

源于:论文写法www.udooo.com

雪山,光明洁净;黑色使人想起黑夜和深渊,阴森恐怖等等。

三、从环境因素与地域文化因素研究公共设施色彩的和谐

(一)自然环境因素

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应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注意设施与自然环境色彩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点缀自然环境,充分发挥色彩的美化作用。例如:美国纽约的雅各布广场的公共设施的设计,就巧妙的利用自然环境进行了绿色为基调的色彩规划设计。雅各布广场属于商业中心的城市公园,它是供市民休憩和放松的开放式公共休闲场所。修葺成圆形的绿色植物,围绕植物的圆形坐椅,弧形的喷水池,还有电话亭、书报亭等公共设施的色彩几乎都采用了同类绿色系,体现着市民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又不愿意放弃田园般的绿怀。喷水池边几处红色的小型雕塑,点缀的恰倒好处。这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设计手法,调剂单一色彩的色调,能使市民在休憩时感受到心理上的温暖和视觉上的春天,使抑郁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色彩与环境和谐统

一、这些设计既巧妙的利用了自然环境,又能促进市民的身心平衡。(二)人文环境因素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不研究民众心理与人类社会学、就不能在设计出符合人文环境的人性化公共设施色彩体系。除了理解设施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和民族风情的解读。例如:丽江古城的城建方法亦是依承传统的古城建规划法的经验,道路几乎保留了原来的原貌,电话亭、书报亭等公共设施的建筑色彩风格古色古香,体现着丽江的深厚历史民族文化。中国地域辽阔,多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福建的客家土楼等,在这些不同风格的地区规划公共设施色彩时,为了不破坏当地建筑的色彩风格,就必须考虑到整体建筑风格,从中抽取出色彩文化的隐含因素,运用到公共设施色彩设计中去。同时,公共设施与城市景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公共设施参与城市景观色彩构成,是景观色彩规划中的一部分。总之,公共设施的色彩艺术在城市色彩规划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它应当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居民的人文精神。

(三)地域文化因素

文化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蕴涵在悠悠历史的长河中,融汇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公共设施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记录并传承了历史文化。东方与西方、国家与国家文化存在着差异,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文化色彩,并表现为人们不同的色彩追求,而作为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怎么写作的公共设施色彩体系自然就会受这些不同生活追求的影响。例如,像上海、深圳这样的经济商业大都市,市民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都非常快,需要公共设施色彩给他们带来时尚、热情、活跃的大都市气息,刺激他们的生活高品质追求;而像北京、杭州这样的文化型和生活型城市,公共设施色彩的设计就应与城市历史文化及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要处处体现其文化的内涵,让人们时常感受文化的熏陶。公共设施在色彩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地域文化差异因素,才能规划出符合各地自身的传统特色的色彩体系,这样才能使公共设施的色彩和环境融为一体,才能真正让人们感染色彩的魅力。
四、结语
跨入21世纪以后,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显的尤为举足轻重。研究和运用公共设施色彩的设计,有助于城市色彩设计体系的科学化。通过对公共设施色彩的深入的分析,合理发掘公共设施的视觉色彩感受,张扬自己的个性色彩,以激发出大众强烈的色彩意识。
参考文献:
崔唯.当代欧洲色彩艺术设计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4.
都伟.公共设施(公共艺术元素丛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宋建明.色彩设计在法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4]海军.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