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党建 >试谈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试谈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收藏本文 2024-04-12 点赞:8678 浏览:3416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从事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归纳出来的就业困难的原因,从高职院校和毕业生两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促使他们充分、顺利就业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就业能力职业教育就业心态订单培养职业指导
职业教育作为与学科教育并列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的进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本职属性决定了它的职能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高等教育领域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就业模式由以前的“统一分配”转变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生与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在这种模式下,要求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凭借自身的综合实力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
概括地说,能够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的综合实力就是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的综合素质。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本素质、道德品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基本素质,包括基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英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道德品质,包括积极认真的态度,诚实守信的品格,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专业能力,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平均在70%左右,而30%的未就业学生则意味着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有100—200万的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除去社会和政府层面的原因外,在高校及学生方面存在的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原因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错位。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已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时间,但是很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依然存在浓重的计划经济痕迹。一些社会大量需求的热门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而另外一些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则很难找到对口或是满意的工作。
2、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存在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根据针对唐山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的一份就业期望调查显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偏向于大中城市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月薪期望值普遍在1500元以上,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民营企业及薪资待遇较低的单位则很少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这说明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供大于求”的局面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而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只是在热点区域、热点领域的“供大于求”,而另外一些“冷门”区域、“冷门”领域则是供小于求、有业无人的局面。
3、就业目标模糊。根据笔者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学生都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内容以及薪酬待遇等方面的定位和要求比较模糊,有的甚至还没有认真、深入的考虑过这些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就业和择业的过程中充满了盲目性,也导致他们在就业以后的不稳定性。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1、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就业心态。健康的就业心态是大学生充分、顺利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健康、良好的心态,大学生就很难在参与就业竞争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综合能力。健康的就业心态至少应该包括对自身客观、全面的认识,切合实际的就业观念以及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首先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和认识自己。既要了解自身的优势,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使自身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要改变现在大学生中部分存在的“等、靠、要”和一次性就业的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树立先就业后择业、主动参与竞争的观念。还要通过各种渠道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式及社会保障体系,使学生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合理就业期望。
2、大力发展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形式,企业通过对自愿报名参选的学生进行考核和筛选,将入选的学生单独编制成订单班,与校方共同制定、实施订单班的教学计划。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企业还可以培养出与自身需要高度契合的技术骨干。校方则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把握市场脉搏,推进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贴近市场需要。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不但可以使学生学到真正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可以使就业过程前移,帮助学生提早树立职业意识,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3、开展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职业指导课程共分为职业准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三部分。在进入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应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的测评结果划分出更细化的群体。职业指导应根据这些不同的群体划分,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渐修正、完善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以便能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

摘自:学术论文网www.udooo.com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的职业指导,不仅能使学生充分、深入的了解自己,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就业的主体意识,并且在结合自身就业期望和就业市场实际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马晓玲.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及分析[J].价值工程,2011,30(22).
王宝生.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思考与对策[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3]王保军.订单培养 校企双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
【基金项目】职业院校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09—12
课题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
作者简介:赵林(1983—)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助教,主研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