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对外汉语教学 >谈述浸润让经典浸润少年中专

谈述浸润让经典浸润少年中专

收藏本文 2024-02-02 点赞:5905 浏览:2109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现代通信技术迅猛发展,我们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孩子们在网络上纵横驰骋的时候;当中国已经融入世界,孩子们迫切需要学习外语的时候,我们是否还需要诵读经典?当孩子们的作业越来越多、考试的压力越来越大.孩子们升学备受煎熬的时候.他们是否还能够诵读经典?
答案是肯定的。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要阅读两三部名著。"
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刘国正也说过,我赞成中小学生多读些古诗。古诗的教学,有两种不正确的观念,一是嫌它古,二是嫌它难教难学。教学古诗,基本方法是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感染。教师只消略加点拨,学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我幼时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背得烂熟但不懂,长大了才知道。一时弄不懂,以后才明白,是阅读中常有的事。
其实,诵读经典名篇,完全可以让孩子们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因为,只要诵读的氛围营造好了,孩子们的诵读热情会无法遏制。其次,有很多的名著本身就充满了趣味性,就可以吸引孩子们去主动阅读。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读得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他还特别指出,硬记不是背诵,背诵就像唱歌一样,很愉快的。比如一个小孩听流行歌曲,随便听听,几遍下来,一提就会,这叫背诵。
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朗读是表现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技巧。朗读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和领悟: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欣赏水平和表达能力。钟先生这里所言的朗读,"朗读是诵读的前期阶段,反复读,以至成诵则又达到更高层次。"这才达到诵读的境界。即"经典诵读":以诵读辅经典,以经典助诵读。经典是内容,诵读是形式,没有内容就没有形式,没有形式也就没有内容,只有将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因此经典与诵读的结合所带来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从语文教育这一个角度来看,经典诵读对于学生又有一些什么具体的价值呢?
第一,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来看,经典诵读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创造潜质的培养,是丰富知识涵养,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由于"经典"的内容的特殊性,在经典中有不少是圣贤之人对人生的感悟、对国家的情感,还有很多学者诗人做人的道理。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耻下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又如苟子的《劝学》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还有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对学生们来说都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接触到的,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很大的作用。
要做到丰富知识涵养,提高思维能力,有很多方法和途径,其中,诵读经典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只要中华民族存在,那么把这个民族几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经典性的东西传递给孩子,他们就有了成长的基础,就会从中受益;只要我们这个民族的语言不消亡,那么把这个民族语言最精华的东西牢牢背诵下来,成为一种基本的素养,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就可以游刃有余。有了丰厚扎实的文化积累,就好比有了一个宽阔坚实的地基,在这样的地基上,可以建造各种各样的大厦。可以应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对未来世界各种各样的挑战!

二、从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来看,经典诵读又有这样几方面的价值。

1.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的识字量大增,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大大加强,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思维能力、情感兴趣。诵读一部经典,可以认识数千个汉字,并且能奠定学生良好的语文基础。近代著名思想家胡适先生就说过:"我四岁时,就读父亲所作的诗,五、六岁上私塾还是读顾问,大概在十一岁时我已经能够自己看古文书了。我看《纲鉴知易录》,又看《御批通鉴辑览》,并点读《资治通鉴》,这便是我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步。"同时诵读经典还可以加强语言的积累。如香港大学教授陈耀南就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的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语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览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景,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而上。"因此从陈教授的话可以看出,归根结底地说,经典诵读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并且为"我"所用,使之终身受益。
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记忆储存一些东西,我们还没听说人类历史上有谁能够不记忆知识而有所创造有所发展。一切的创造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知识储备哪里来?记忆是最最重要的渠道。过去人们评价一个人有学问,就说这个人有私塾功底。什么是私塾功底?一句话,就是背诵的工夫。私塾就是利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经典不加讲解牢牢刻到孩子的脑海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慢慢发酵,最后会化为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这是后天无论怎么学习也无法弥补和赶上的,这就是所谓的童子功!看看我们的鲁迅、胡适、巴金、茅盾、老舍......这样一批大师级的人物,无一例外是在少年时期下了诵读功夫的。
2.经典诵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在当前,学生要面对的是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大量思想内容贫乏、艺术粗糙、格调低下的作品与世界文学精品混杂在一起,致使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因此教师多介绍一些"经典"来作为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材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经典"文章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容使得它的鉴赏价值经久不衰。"就如《红楼梦》,鲁迅曾经形象地作比:"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同一作品之所以能有这么多不同的解释和评论,正是由于这样一部作品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一些低俗作品所无法比较的,因此经典诵读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这方面也是很有价值的。
3.经典诵读能够培养或提升学生们的语感。很多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总结出语感训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有的老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及任务,其实也就是通过反复地讲授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有了语感就会问读,就会应试,所以,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尽力在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为核心的基础上。"而诵读经典是培养语感、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经典是古代的,诵读是古代的,优秀的古代文明给我们带来非同一般的价值。在新课改的今天,课堂教学合作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重视诵读经典,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去朗读、去感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受,让学生直接迅速的体验语言的优美,其意义更加深刻。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我们相信经典诵读只要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享受,成为一种需要,让学生的思想、精神、能力得到提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