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电子政务 >试议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经典之《弟子规》

试议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经典之《弟子规》

收藏本文 2024-03-04 点赞:5224 浏览:1470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越来越快的现代化脚步,人的成长也变得匆匆。从呱呱坠地开始到成家立业,一个人的身份也在随之改变,从父母怀中的幼儿到师长身边的学生到社会工作中的青年,最终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生命个体。今年的社会已经极少研读《弟子规》了,然而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古人却早已在此书中说透了,它是我们成长的各个阶段路标。
关键词:《弟子规》;孝道;师道;王道
《弟子规》的开篇就是《入则孝》,必有其道理所在,正所谓“百善较为先”。从一个人对待父母兄长的言行举止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品性德行。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父母的恩情其实是我们这一生都不可能报答得了的,虽然现在我们用不着像董永卖身葬父,也不用像晋人王祥那样卧冰求鲤,但《弟子规》中的孝道还是很值得我们现在人学习的。现在我们许多年轻人觉得和父母有代沟缺乏共同语言,所以“父母呼”、“父母命”装作听不到,坐在电脑桌前一动不动,“父母教”、“父母责”都聪耳不闻,甚至顶嘴反抗。这在古人看来是对父母的大不孝啊,其实对于这点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父母不论做什么事,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我们好,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可以不顾一切,可以奉献一切的。而且父母走过的路毕竟比我们长,他们的人生经历也比我们丰富,所以很多时候父母所言所作只不过是希望我们在人生中少走弯路,尽可能地顺利、成功。
我们现在也有许多人为了追求个性、追求漂亮,不惜削骨整容、纹身打钉。在我看来这是极蠢的行为,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伤害,也是对父母的不孝。每个人的身体容貌都是上天注定的,不可避免的就是最好的,我们为什么要使劲折腾自己呢?为了看起来更美丽吗?我们来人世是多么不容易啊,又何必在乎他人怎么看呢?活出真我才是最重要的。再说镜子中那个美丽的近乎完美的人是你自己吗?不,不是,那只是一个怪物,那时用冰冷的手术刀雕刻出来的赝品而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母亲怀胎十月生下了我们,在我们身上结合着父亲和母亲的影子,那时他们爱情的结晶。我们破坏自己的身体就是在伤害父母,就是不孝。《弟子规》中的三年丧礼,也许对我们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但我觉得还是有它的道理的。《论语》中也有记载宰我问三年丧礼与孔子,宰我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孔子评价宰我:“予之不仁也”。确实“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再到读书求学,最后成家立业这一路上父母都在我们身边支持着,付出着。更甚者,当我娶妻嫁人生子后,我们的父母还在为我们的下一代操劳着。这样说来三年之礼过分吗?现在虽然没了三年丧礼之说,但其中那份对父母的孝敬,感恩还是很值得我们现在的人学习的。
“师道”在我们现在这个“礼崩乐坏”、“物欲横流”的社会尤为重要。古代拜师求学行三跪九叩之礼,对学识,对老师的尊敬是毋庸置疑的,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杨时立于程颐家门前,大雪将他盖成了一个雪人。现在呢?现在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竟成了一种利益关系,学识的卖主与写主的关系。学生交钱,老师收钱,这种金钱关系使得“尊师重教”的传统不断被弱化。学生公然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聊天,而老师则为了职位,好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大家进水不犯河水,谁也别让谁不好过。学生见到老师如同陌路人一般,更别说鞠躬行礼。面对古人的“师道”,我们的确需要深刻的反思。其实我觉得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人格上

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udooo.com

的平等,学识上的上下级的关系。作为学生向老师求学时,就应秉以尊敬、敬重的态度,以礼待师,虚心求教。对于老师传授的学识应该珍惜而不是左耳进右耳出,见到老师打招呼那是一种基本礼貌。作为老师也不应为钱、为名所束缚,屈尊与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老师教训学生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师生之间就应该是一种和谐但又尊卑有礼的关系。
“王道”是指以仁义统一天下,与儒家所说的仁政大抵相同。在《孟子见梁襄王》中就以禾苗为喻说明仁君之于百姓就如雨水之如旱苗的道理,可见仁德对于国君是多么重要的。《弟子规》有言:“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这就是要求君王对子民要一视同仁。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而团结各个民族,开创“贞观之治”。君王之道还要有高尚的品德,行为端正,这既可以使百姓敬重,也可以起到教化的作用。“不亲仁 无限坏 小人进 百事坏”,也就是君王要亲仁人远小人。这些《弟子规》中的教诲,对于我们现在的管理者,不论是国家管理者还企业管理者都有重大意义。我们现在的《管理学》这一学科不就是带着我国古人的“王道”之说的身影吗?
孟子曾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弟子规》便是教我们何以达到孟子之言,带我们走入孔孟之教,礼乐昌盛之国。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