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房地产 >对于绩效基于供应链管理物流绩效评价系统设计站

对于绩效基于供应链管理物流绩效评价系统设计站

收藏本文 2024-04-15 点赞:7447 浏览:237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特点和内容,通过对中外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的借鉴,从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状况、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不能忽视一体化的大环境。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物流绩效评价 指标设置 体系构建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的概念及发展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的概念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被赋予了新的内涵,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下的新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怎么写作和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或逆向流动和存储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因此,结合供应链条件下物流的特点和内容,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在供应链条件下,各成员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更加密切,通过对供应链的优化和成本的控制,从而达到整体的价值增值。二是在供应链环境下,各成员间绩效评价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对一定经营期间的物流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既包括对增加的价值总和的评价,也包括过程绩效的评价。
相对以往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来说,供应链条件下物流绩效的评价体系更为广泛,它不仅从财务指标上评价了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从整个供应链的环境出发,研究企业的市场适应力和整体竞争力,达到整个供应链的整体盈利。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的发展

早在1985年,Kearney就指出,进行综合绩效衡量的公司,总体生产率可提高14%-22%。Kearney认为,物流功能的评价包括三个领域:生产率、利用率和绩效,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不同阶段物流绩效的评价方法:在初级阶段,只用非常简单的财务指标进行绩效测量;在反应式的第二阶段,用简单的生产率指标评价绩效;在第三阶段,则设置有意义的运作目标,采用较为复杂的绩效测量体系;在第四阶段,则是跨部门的整合物流系统评价,采用财务的、非财务的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且注意平衡各部门间的目标。
1989年,Anderson提出,在物流绩效测量方面,需要有一种综合的测量战略对物流功能的不同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1994年,Thor进一步提出用生产率、质量、顾客满意度等指标来对物流绩效进行测量,提供一种全面的视野,同时也提供个体诊断的价值。进入21世纪,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更多地从战略的角度来进行,以顾客为导向,在关注公司内部职能的同时,关注整个供应链环境下的绩效评价,其研究方法也从定性到定量,从“硬”测量到“软”测量,从理论研究转到实证研究等方面。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

(一)内部和外部绩效评价指标

1.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率是指下游供应商在一定时间内准时交货的次数占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交货率越低,说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能力越差,管理水平越低,还

中专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需加强改进;交货率越高,则说明其生产管理水平高,生产能力较强。
2.成本利润率。这是指单位产品净利润占单位产品总成本的百分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受供销商和市场环境的综合影响,产品的成本利润率越高,则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说明其管理水平也相对比较高,整个供应链的合作也更加密切,更有利于提高其生产和运营效率;反之,则相反。
3.产品质量合格率。这是指质量合格的产品数量占产品总产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供应链条件下供货商的供货质量水平,产品合格率越低,其成本利润率也越低,因此,严格控制企业的产品合格率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绩效水平都尤为重要。

(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

1.产品的产销率。产销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已销售出去的产品与已生产的产品的数量的比值。产销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和产品的质量水平等。
2.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该指标反映一定时间内供应链整体供应水平,其值越大,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大,库存费用越高;反之,则相反。
3.产需率指标。产需率是指一定时间内,节点企业以生产的产品数量与其上游节点企业对该产品的需求量的比值。产需率贯穿于整个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间,它反映了整个供应链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反应力,以及企业间的协调度和交货率。该指标用数字表示时,若小于1,则说明供应链的市场反应力较弱,生产能力不足;反之,则相反。
4.成本指标。成本是衡量一个企业投入和产出及资金利用率和企业生产能力的有效指标。对整个供应链而言,成本指标范围更广,不仅仅包括企业的内部成本费用、还包括外部的宣传费用、筹资等费用,特别是在现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成本战略是企业间不可或缺的竞争力之一。
5.运营指标。供应链条件下企业的运营指标是指供应链环境下各个节点企业间的信息传递率、利用率、衔接率等的指标。它反映了在时间条件下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的运营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应具有评价标准和控制标准的双重属性,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对企业关键指标的确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ART原则。ART是五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指标要具体可行,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要可量化,信息数据具有可比性;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可实现,避免设置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的现实存在性,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时限性(time bound),指指标设置的期限要与环境相适应。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存在问题

一是传统的绩效指标体系是以会计数据为导向的评价,并不能准确的测量实际的投入率,测量方面存在很大误差,且不具有可比性。二是许多公司将财务指标作为绩效测量的关键指标,但是,财务指标反映的只是过去的结果而非未来的绩效,因此并不能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而且在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的供应链环境下,利用财务指标更难达到绩效评估的目的。
三是对物流绩效评价的标准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标准,例如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历史的、标杆企业、客户需求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历史就是考察企业发展;与标杆企业对比,才能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所比较;对客户怎么写作的要求,就是市场价值取向的研究。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以比较好地评价物流企业的绩效输出。
四是对物流绩效评价方法没有深入研究。物流系统是个多属性的复杂系统,物流企业的绩效测量很难从整个系统中分离出其绩效贡献到底有多大。在供应链环境下这就变得更为困难。供应链整体绩效依赖于所有成员的组合,它们之间不仅仅只有联系,也有冲突的存在。因此,仅对财务指标进行评价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五是物流绩效评价的协调问题。对企业物流绩效的测量,不仅要从战略角度进行测量,还要协调好现在和未来绩效的关联问题,以及企业内部绩效与外部绩效的相互制约问题。
六是物流绩效评价的现实问题。由于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要求供应链各成员间进行信息共享和合作,这对追求多目标的企业来说较困难,尤其是当一家企业与其众多的竞争对手均有合作的情况下,要实现信息共享更加困难。
因此,只有首先建立一套与物流企业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才能科学、客观地反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运作效率和效益,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分析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建立供应链物流绩效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可得到供应链物流绩效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供应链物流整体绩效的评价层次结构由供应链物流的财务评价指标、客户怎么写作评价指标、内部流程评价指标、学

自考论文www.udooo.com

习与发展基础评价指标构成。
2.构造判断矩阵。在得到供应链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以后,运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中处于同一上层准则指标支配的同层指标可采用1- 9标度法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3.计算相对权重。对某一准则下的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并正规化处理,所求特征向量即为各评价指标相对权重。为确保各评价指标相对权重分配的合理性,还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则说明权重分配合理;否则需调整矩阵,直到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4.计算组合权重。计算各层指标的组合权重是从上而下逐层进行的,对于最高层,其在步骤3中的权重分配即为组合权重。对于其他层指标,还需进行一致性检验,以确保组合权重分配的合理性。
5.指标值的无量纲处理。在供应链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有的属于正指标,有的属于适度指标,有的属于逆指标,它们对供应链物流绩效的作用趋向不同,也就是说正指标对供应链物流绩的贡献率随着评价结果的增大而增大,适度指标要求数值以适中为好,逆指标对供应链物流绩效的贡献率随着评价结果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各个指标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如果不进行无量纲处理,就无法进行综合评价。
6.计算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是指对一个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的事物进行评价时,根据其所涉指标做出的全面综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不仅对影响企业的可计量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还对影响企业绩效的不可计量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而得出了一种模糊的综合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复杂事物进行全面分析的一种较有效的评价方法。它使得企业的绩效评价结果更具全面性和综合性。
结论
供应链条件下,企业物流绩效评价对于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挖掘供应链第三利润源及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不仅使供应链各成员间达到了很好的信息共享,而且加强了企业各成员间的目标整合,使企业各成员间达到了很好的互赢目的。本文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选用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关于供应链的数据指标特别是物流成本的数据指标,是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绩效评价的另一个难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石明虹,滕芳.制造业企业内部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9)

2.朱道立,龚国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陈畴镛等.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雍兰利,魏凤莲.物流管理概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王翊,谢合明,章道云.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研究[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6.(美)唐纳德·J,鲍丁·索克斯,戴维钉·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链一体化过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7.Anderson P.et al.Measuring Logistics performance[J].Economics Cost and Production Economics,Vol.17,Nos.1-4,1989
8.A.T.Kearney.Measuring and Improving Productivity in Physical Distribution [M].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8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