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法制教育 >诵读加强诗文诵读,感悟传统文化大纲

诵读加强诗文诵读,感悟传统文化大纲

收藏本文 2023-12-28 点赞:11490 浏览:463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华彩乐章,是值得我们传承的文化瑰宝。近几年,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始注重对古诗文的读背学习,朗朗的读书声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希望,这是很让人欣慰的事情。但是,有些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有些学生读书像唱歌,机械背诵,一点不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背则背了,过后马上忘了,一点印象留不下,那这样的背诵对学生来说不是劳民伤财吗?宋代的语文大师朱熹就提出过“眼到、口到、心到”的“三到”读书要领,并提出:“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可只做文字看。”可见古人关于诵读教学,是十分强调全身心的感悟的。我觉得,只有在古诗文的诵读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感悟,学生才能有所得,真正体会到这些文化瑰宝的奥妙所在。

1、诵读感悟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朱熹说过:“学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自身阅读,感悟自得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从老师这个方面讲,不要老揪着学生不放,老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理解打转转,如果是这样,我们也只能培养无用的书呆子,而不能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来。我们用古人的一句话来表达:“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老师只是做个引路的人,做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2、诵读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形成

“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是教学艺术的最高追求,学生只有通过大量诵读,才能形成由对诗词文章的混沌感悟到知性分析到理性的顿悟。比如学生学习了一首诗词中的典型意象,如果他真正理解了古典诗词中典型意象的代表性,他就很可能在别的诗歌中再读到这个意象时去进行横行纵向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这不能不说是感悟自得的硕果。当然,这得建立在多读多背多记忆的基础上,“古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应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滑铁卢战役是在英国的学堂里打赢的”,更是对举一反三能力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体现。

3、诵读感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严羽说“诗道在妙悟”,这些说法,都证明了一点:写的能力来自于读的感悟。纵观历代文人学者的读写能力的获得,往往在于不断地感悟自得。杨雄作赋,能领一代,乃“能读千赋,则能为之”;韩愈为文,能为一代宗师,其窍门在于“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白居易能有“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的诗文造诣,其经验之一在于“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杜甫能成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一代诗圣,与他的大量诵读感悟也是分不开的…可见,要想成为写作的行家里手,大量的读背感悟是必须的积累。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在诵读中有所感悟,有所自得呢?
首先,诵读应与思考相结合。《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就非常辩证的论述了读与思的关系。一首诗词,背熟了,经过思考理解了,才能真正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思想以及诗词所表达的主题所在,才能学到其中的精髓。比如我们背诵马致远的《秋思》,学生可能就要想到那个飘零在外的游子现在怎么样了啊?他何时才能见到家乡的亲人啊?这首简单的由名词组合的小令,为什么能如此打动人们的心呢?只要思考了,一定会心灵有所触动的。
其次,诵读古典诗词应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一切知识化的源泉。”确实,想象在某种程度上能代替我们的亲身的经验。譬如,我们读《桃花源记》,难

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道我们不是在跟着作者的笔触一起游历吗?我们读《离骚》,就似乎看到了青年屈原那忧国忧民、为国家慷慨陈词的样子;我们读《陌上桑》,就似乎看到了那个勤劳、美力、自尊自重的的青年女子罗敷的形象;读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便似乎体会到了诗中主人公那份月露终宵、相思彷徨的心路历程-------
再次,诵读中应该有怀疑精神,“学则须疑”。宋代朱熹说:“读书有怀疑者,须看到无疑,无疑者,须看的有疑。有疑者看到无疑其学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这里的“有疑”、“无疑”对应着阅读古典诗词中的两个阶段,从不懂到懂。如果我们读诗词不深入,不思考,则难以找出书中的疑问,这样的阅读收获是甚微的。所以我们在初读后,应有意识的找出问题,逼着自己去找疑问;然后再读,带着问题去读,你可能就读的深入了,就想去弄懂这些疑问,那么,再你解决疑问的过程中,你的阅读效果就表现出来了。这样,从“有疑”到“无疑”,再从“无疑”到“有疑”,达到新的“无疑”,学习就会层层深入,诵读也才会真正有所得。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加入我们的思索,感悟,质疑,定然会有所收获,也会让我们做到更快更好的阅读经典,传承经典,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奥妙所在。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