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犯罪心理学 >谈简谈教师自我心理保健

谈简谈教师自我心理保健

收藏本文 2024-01-14 点赞:5506 浏览:2021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教师心理健康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让教师学会调整自己,达到身心和谐,是推动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试探讨造成教师心理状态不良的理由和自我心理保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自我保健

一、教师心理容易发生理由的理由

(一) 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着不同经历、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思想行为的活生生的人,不宜用单一模式来普遍对待,但现代教学的客观环境造成教学任务紧、针对个体的教育时间少,容易产生学生难教、教师难做的紧张心情。

(二)家庭或其它外界因素形成的压力

如学生突发事件、教师家庭矛盾等造成教师个人心理压力。

(三)改革造成的不适应

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在这股浪潮中,教师个人受到的冲击较大,面对教学要求的提高又不能得到适时的指导,教师很有可能不能适应。

(四)教师个人的心理素质差异

教师的人际交往圈相对狭小,工作时间长、业余休闲机会不多,在遇到挫折时,部分教师缺乏沟通能力和合理渲泄能力,自我封闭。

二、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必要性

(一)心理状态直接影响身体状态

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从而推动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抑郁,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

(二)心理健康是工作效率的保障

心理状态健康的人,能够在智力、情感、意志各方面有正常的发挥,处理理由更理智、灵活,工作效率必定优于心理存在明显缺陷的人。

(三) 教师心理健康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大,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三、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认识自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个人受到审核、评价来源越多,越容易迷失自我。如今,教师这一职业受到来自学生、家长、备课组、教研组、校领导、教育局的层层监督检查,有些教育方式、教学策略自己认为很好,但学校不认可,或家长不接受,那么即使是正确的做法,也会变得疑问重重,我是否做错了?我是不是应该按他们说的做?这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要对抗这种焦虑,就需要教师个人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我的角色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如何去粗存精?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加强自身修养,让自己越来越有智慧,思想越来越科学,相信真金不怕火炼,内心也会变得更强大,更自信。

(二)正确对待挫折

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在教育这个行业中,受限于教师个人能力、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形势的不断变革,教师面对挫折的机会是很大的。教师要正确地对待这些挫折,不被暂时的失败所击垮,一心一意地继续探索前进之路。比如,面对学生偶尔的成绩不理想、学习兴趣下降时,不会把这种一时的不利看作是对自己所有工作的否定,很快找出理由的理由,并且化之为行动去解决它。而对于外界的质疑,也能非常平静、耐心地作出解释。因为他坚信,失败是暂时的,克服了,自己就又成熟了。

(三)变换角度看理由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德智体俱佳的全面发展的人,但这个目标总是会遇到很多难题。客观来说,教师的期望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实现,有时在某些个体身上甚至会完全背离。比如,希望某个学生某方面学习能力确实不足,通过努力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那么教师的期望值就可以适当调整,换个角度想,这个学生可能更适合学习其它学科,如果能把其它有能力的学科学得更简谈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好,也不是不行。或者再换个角度想,学生努力了,即使考不好也没关系,因为他的学习习惯还是养成了。

(四)让情感适度释放

教师遇到不如意,有可能是因学生而起,教师如果不能把握好教与训的尺度,就可能伤害到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另外,心理学中有一个踢猫效应,指负面情绪容易发生连锁反应,伤及无辜。教师在不经意间也有可能伤害到学生。如果教师是因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烦躁,并且因此而斥责学生,学生们是能够意识到的。他们不仅不愿再尊重教师,听教师的话,还可能会报复教师。
情绪制约的策略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运用情绪ABC理论,不断地反思自己认知当中的不合理因素,转变自己的想法。二是自我暗示,在自己将要发怒之前反复提醒自己要冷静,要心平气和地面对学生。三是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是激烈一点的,比如运动、高歌、呐喊,也可以是舒缓的,比如聊天、写作、散步等。只要能达到情绪的平衡,动静皆宜,因人而异。

(五)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当一名教师在面对太多压力的时候,难免力不从心,这时不应压抑自己,压抑只会让理由加深,应主动地寻求专业援助。如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各大医院的心理门诊、心理。这些机构能够供一定的辅导或治疗,让来访者更快地走出心理困境。
参考文献
[1]皮边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M].三联书店.
[3]吴庆麟主编.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