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质量 >简谈西洋沈阳近代西洋建筑技术传入和进展网

简谈西洋沈阳近代西洋建筑技术传入和进展网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11977 浏览:4720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近代是我国从传承上千年的木结构体系向同西方并轨的现代建筑技术转型的关键时期,沈阳虽然地处内陆,但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使其近代建筑技术的嬗变有着典型的特征。通过对其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传播方与受传者的分析总结其近代西洋建筑技术传入的途径和发展规律。
关键词:沈阳;近代;建筑技术;传播

沈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纵观沈阳城市和建筑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长时

源于:大学生论文www.udooo.com

期历史延绵过程中发生突变、最终完成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形成沈阳城市特色和建筑文化的关键时期即是在近代这百余年间。正是在近代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打开了闭关自守的门户,主动和被动地接受了西方许多先进的技术经验,使我国的传统建筑走上了革新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一系列新技术措施就不可能推动近代建筑在各方面的发展,这意味着建筑科学技术作为进步的生产力所起的积极作用。近代建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就其主流来说,其实是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引入、传播并与传统科技融汇和发展的历史,是从“西学东渐”开始的。

一、西方传教士的“口传”

1840年,战争后,营口(牛庄)被迫开港,帝国主义势力逐步侵入沈阳。最早进入沈阳的外国人是传教士,他们带来了西方宗教建筑。1861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派遣传教士神甫方若望(1805--1878年)从营口转道奉天进行传教活动,并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在奉天天佑门外(即小南门)设计修建了一座天主教堂,时称“奉天主教府大堂”,其教堂规模较小。在奉天除总堂外,附设机构有:神学院、修女院、育婴堂、养老院等,并在城乡修建大小教堂十八处。这是沈阳接触西式建筑形式和技术的开端。
战争开埠后,西方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近代主要开放城市,最早出现的正规西式建筑都是教堂,早期教堂大多由具有艺术修养的西方传教士设计,少数由传教士按照从本土带来的设计图纸指导建造,或者直接委托本土著名建筑师设计。

二、俄国侵略者的“身受”

中东铁路始建于1897年,1903年通车。中东铁路全线通车以后,大量俄国人进入东北,进行官衙、事务所、店铺、旅馆、住宅等建设。俄国人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进入沈阳,带来了先进的工程技术。俄国人建成Mukden火车站、、东正教堂等一批俄国风格的建筑,同时修造了浑河中线大铁桥。这一时期的建造过程为沈阳近代的建造活动带来了适应寒冷气候的建屋技术、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构筑技术。

三、日本殖民者的“嫁接”

随着日俄战争的结束,日本在沈阳成立了 “南满洲铁道附属地”。日本金融业也接踵而至,如正金银行、朝鲜银行、东洋拓殖株式会社等金融机构在奉天均有一席地位。到1906年,日本撤销“奉天军政署”,在奉天的日本工商业户已发展到四百六十八户,其中包括建筑业、煤炭业、粮谷业、饮食业、玻璃业等等,行业类别日趋完备,发展速度日益猛进。在满铁附属地的建设上请专业建筑师详细规划,筹建各类建筑工程。在组织规模大、经济实力雄厚的满铁支持下,日本建筑师或加入政府部门的设计机构或成立自己个人事务所,在沈阳满铁附属地大兴土木阶段,设计了大批量的新兴建筑。

四、西方设计师的“示范”

1905年清政府被迫把奉天、安东等地开辟为商埠,允许外国人居住、贸易,这样带来大量新型建筑项目。同时,沈阳老城区的人们从对西洋建筑的抵制转化为对西洋建筑的向往和崇拜,统治沈阳老城区的奉系军阀更加推崇西式文化,崇尚西洋建筑,这吸引了大量西洋建筑师来沈创作。奉系军阀张作霖和张学良在沈阳开办的东北大学请魏德公司(E.WITTIG & CO.BUILD & ENG. .CORP)设计东北大学理工楼,罗克格·雷虎公司(WOLLIIEGCEHUGOFEU)在老城区设计小南天主教神学院;HEMMINGS&PARKIN设计公司与CIVIL-ENGINEERS设计汇丰银行奉天支行以及西方建筑师精心设计的各国在沈阳商埠地的领事馆建筑等大型的影响较大的优秀近代建筑。
正是这些外国建筑师在中国所从事的建筑活动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家传口授,从师学徒,凭经验,照抄法式则例的旧营造方式,显示出采用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和设计技巧,并且先作设计尔后建造的新建筑法。

五、本地工匠的“模仿”与“创新”

西方建筑技术、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的随着西方建筑师传入沈阳,使得沈阳地区传统的泥木作坊面临巨大的挑战。使得一部分泥木作坊因无力承担新型的建筑工程而倒闭。大型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大都依赖外国人,这种现实刺激着传统的建筑工匠,他们要通过发展自身来改变困境。一部分泥木作坊主及工人,在新的施工技术挑战面前,努力使自己适应,并逐步学会新的施工技术,向具有近代化的施工组织——营造厂或建筑公司迈进,这样到了1908年前后,沈阳地区开始出现一批素质较高,可以按图施工,包工包料的私营建筑企业——营造厂和建筑公司。与封建时代的营造业相比,沈阳近代营造业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技术、观念、经营三方面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和适应。他们首先在建筑施工方面取得了突破。从刚接触新结构,新技术的一无所知,至20世纪初,开设中国人的营造厂。

六、中国设计师的科学引进

清末民初,许多中国人在外国洋行,测绘行等建筑机构中求职、实习,学到了绘图、测绘以及设计等职业技能和钢骨水泥的结构技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掌握了一定的设计绘图能力。他们在沈阳近代的建筑市场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可以查证的沈阳民国申请建筑技术许可证的57位技术人中,曾经有过这种经历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17.5%。在实践中成长的建筑师属于自学成才拥有设计绘图能力的第一批本土建筑师,他们基本掌握西方建筑设计绘图的方法和过程,因此最先承担起建筑设计工作,同时也是西方建筑师和本土建筑业主沟通的桥梁,他们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开放较早,西方势力渗透较深的城市的西方打样间潜心刻苦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学成后到沈阳来开拓自己的事业,同时又培养了大量建筑技术人才。
接受正规建筑教育,可以称得上“专业建筑师”的中国人有两类:留学国外,或在国内读“工程类”专业的学生,以及留学国外,或在国内读“建筑类”专业的学生。正是由于建筑学科的留学活动以及国内建筑学教育起步较晚,在沈阳近代时期“工程类”专业出身的建筑师及其开设的事务所一直是建筑设计行业中的一支生力军。在市政公所授予建筑技术人许可证的57人中,“工程类”专业毕业的建筑师23人,占40.4%。
1921年(民国十年)后,一部分本土建筑公司,开始由从国外学习建筑专业的知识分子或国内学校培养出的专门人才开办,使建筑公司的素质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建筑一般民房、客站、商号、小工厂,发展到能承担较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陈伯超,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M].沈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2

2.宋卫忠.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P83-P106

3.王伟鹏.沈阳近代建筑的再认识[D]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2004

4.包慕萍.沈阳近代建筑的演变和特征1858-1948D.上海:同济大学图书馆,199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