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质量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勘察中理由与措施题目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勘察中理由与措施题目

收藏本文 2024-04-21 点赞:14770 浏览:6080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地质工程勘察的发展,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察影响越来越广泛,本文从地质勘察的要求出发,阐述水文地质工程勘察中的问题评价主要应考虑的几个方面,提出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问题;

在工程勘察中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由于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以往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危害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主要针对其给工程带来的不便进行探讨。
1充分认识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引起地下水位的变化可分天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可分为三种方式

1.1水位上升对岩土工程危害

造成潜水位上升的因素包括:附近修建水库,附近河流、湖泊、水库的水位升高,灌溉工程包括引水渠道和水浇地渗漏工程施工,工业废水和各种地下给排水管道的渗漏,等等。潜水位的上升对建筑物的安全是极其不利的:它会软化地基.使粘性土含水率增高而强度降低压缩性增高,进而使建筑物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使地基隆起或产生侧向位移,引起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使原本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砂土及粉土达到饱和状态,引发砂土地震液化问题,或者引发流砂、管涌等现象:斜坡、河岸临空面因潜水位上升降低了岩土体力学性能而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导致破坏或失去正常的使用功能。

1.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1.3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造成地下水位波动的原因可能有:气候的变化,季节变化,地球与月球引力变化,河流、湖泊、水库水位变化,潮汐变化及气压变化等。地下水位反复升降可能造成以下结果:(1)地下水位的波动总是导致土的压密,因为土体卸载后接着再加载其密度总比原来的大;(2)增加建筑基础工程材料的腐蚀性破坏;(3)使木桩干湿交替容易腐烂,使泥炭土地基比永远埋于水下更加不利;(4)使一些含盐地层如石膏层和钠盐层发生溶解作用从而使建筑物产生相当大的位移;(5)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的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了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浮压力或扬压力的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的形成条件和防治措施在有关的工程地质文献中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2明确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内容
为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应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 ,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工程可能产生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危害。
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赋存和运动规律。调查地下水的分布、埋藏、径流、水质、变化等,查明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各含水层的富水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水力联系、各隔水层的可靠性等,研究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联系和地下水动态的变化规律,对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长期观测,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如在修建水利工程时,必须查明库、坝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产生渗漏问题的可能性,为防渗处理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在工民建地基基础勘察时要查明地下水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对地下建筑的侵蚀性;在煤田地质的勘察中,要查明岩溶通道和矿井坑突然涌水等水文地质问题;在北方道路的地质勘察中,要研究地下水位埋深和毛细上升高度,为预测产生冻胀危害和道路翻浆提供地质资料。

3 依据工程收集材料,是保证工程水文地质好坏的首要

(1 )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气象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等内容。气象水文特征是指工程所属地域是属于亚热带还是热带,季风气候与否,拥有的湿润程度与热量等。地形地貌是指工程区域周围的水系、平原或高原特征、地形开阔平坦与否、地貌侵蚀和堆积情况如何等。
(2 )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基底构造及其对第四系厚度的控制、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3 )地下水位情况:包括近2 ~5年最高地下水位、水位变化趋势;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等。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巨大,是工程勘察的重点内容。
(4 )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主要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及埋深;通过现场试验测定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等;场地地质条件下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判定地下水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

4 重视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和研究

岩土的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会影响岩土的硬度和变形能力,而且某些性质还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以往我们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同时重点探讨岩土的水理性,;裂缝性;孔隙性。
2.1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2.2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表现为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透水性,岩土的渗透性的强弱首先决定于岩土空隙的大小和连通性,其次是空隙度的多少。崩解性,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
2.3同时,对于岩土另外一个特征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性是岩石和土区别于混凝土钢材等人工材料的主要特点,也是决定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因素,所以分析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性是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4.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提高起着极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李君源,范维强,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J].西部探 矿工程.2005.总111期.
尚光正.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与解决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7).
[3]张成恭等.专门工程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