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国际关系 >乌江乌江旅游文化和梵净山旅游文化进展之雏见网

乌江乌江旅游文化和梵净山旅游文化进展之雏见网

收藏本文 2024-03-18 点赞:12558 浏览:4871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众所周知,梵净山与乌江是贵州两大文化圣地,有着富饶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山一水的孪生文化,传承、演绎和丰富着贵州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化个性的差异性上,这对孪生文化又彰显出各自的文化魅力。在文化发展的殊途同归上,以梵净山旅游文化的发展思考乌江思南旅游文化的发展,旅游文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

一、梵净山文化旅游发展与乌江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1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现状与旅游文化及其开发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面积41900公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主要有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具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植物种类丰富,古老繁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明显,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区内有植物种数20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等14种,并为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梵净山不仅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库,也是我国历史上佛教名山之一,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遗迹保存较多,是一个集人文、民俗、生态等文化资源的旅游胜地。
梵净山,佛语之名,是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源头之一,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历史的、传统的与革命的、现代的相互交织,地上地下的文化遗迹世世代代流传着动情的故事、传说、童谣、山歌等地域民俗文化文学,传承着地域的文化精髓。
梵天净土,桃源铜仁。随着对梵净山的开发,世人对梵净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梵净山的佛教文化逐渐让世人崇尚,让到过梵净山、了解梵净山的人们有了无佛无山与无山无佛的感悟,以及灵魂深处呐喊与沉思,精深的佛教文化带动了梵净山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多年来,到梵净山旅游观光、资源考察的人是一波又一波,多少仁人志士凭借对梵净山的研究,成了这样大师,那样学者、专家。梵净山的知名度也声传海内外,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旅游文化品牌效应让世人向往,旅游文化资源得以开发,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2 乌江思南旅游文化现状及其开发

乌江,贵州省第一大河,也是贵州的母亲河,是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发源贵州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上游以六冲河汇口以上为段,汇口至思南为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

源于:论文范文网www.udooo.com

陵为主,喀斯特地貌独特。由于地势高差大,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乌江流域两岸汇聚了丰厚的民俗风土文化。中下游的思南县城是乌江流域上一颗亮丽的“明珠”,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地灵人杰,传承着乌江文化独特的自然、人文、历史等文化,活跃了乌江悠久的历史文化脉络,丰富着乌江文化的人文内涵,是乌江文化的典型集聚地。
思南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自古商贾云集,航运亨通,经贸繁华,是乌江文化汇聚于中下游的商品集散和经济文化中心的典型和集中地。
乌江思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风光旖旎,乌江博物馆、乌江腾龙峡天然巨龙、长坝石林、郝家湾清代民居、四野屯楠木王、思南府文庙、旷继勋纪念馆、白号军起义遗址一岑头盖、荆竹园……山水相依,冷热互动,资源互补与排他性,丰富了思南旅游文化发展的高地,放射出独特的神韵与魅力。
陆上交通的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兴起,乌江文化渐渐沉淀了下来,昔日的辉煌与地位逐渐消退光泽,有着乌江文化深厚底蕴的思南经济昔日的辉煌成就也在缓慢中落后其他地区,延续着上古千年的巴蜀、土司文化也悄然遗失。

二、梵净山旅游文化与思南乌江旅游文化的互促

梵净山旅游文化与乌江旅游文化共同彰显了铜仁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与丰富,为铜仁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形成了铜仁旅游文化资源交相互应的裙带网络。
在文化殊途同归的使命上,文化与资源的碰撞,使梵净山旅游文化与乌江旅游文化有着同质的互促关系,共同彰显着铜仁旅游文化的丰富内容。
一是奇妙神韵的天然景观。梵净山的主峰高拔2572米,保存着十多亿年前冰川时期留下的自然奇迹,“蘑菇石”、“万卷书”使游人流连忘返,云海、佛光与日出牵挂了多少人的如期而至;乌江川流不息的涓涓流水向东而去,气势磅礴,汇集成清澈透明的乌江水系资源,加上两岸的自然景点古朴秀丽,如诗如画,一道天然神笔令人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二是丰富的生态资源。梵净山气候多样,是地球同纬度上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繁衍着5000多种动植物,珙桐、黔金丝猴等40多种被列为国家保护对象,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和“人类的宝贵遗产”,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乌江历史久远的天然水系,繁衍了一个有着“小重庆”、“山城”、“江城”、“梯城”等盛名聚集一身的思南,妆扮了思南土家姑娘天然美艳姿色,还有那乌江腾龙峡天然巨龙、最大的天然石林景观、省内少有的古村寨郝家湾清代民居、贵州最大的四野屯楠木古树等等,点缀了乌江上这颗美丽的“明珠”。
三是丰厚悠久的文化底蕴。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梵净山作为佛教名山、“弥勒道场”早已声名远播,诸多景点如太子石、万卷书、说法台等都与佛的传说相连,处处显现佛教文化的气息,“拜揭梵净山,回报吉祥平安”,已成为今天广大游客的美好心愿;而巴人文化沉淀于思南,还有那周家盐号、盐油古道、乌江号子等文化资源跳动着思南乌江的文化脉搏。
四是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梵净山、乌江周边聚居着苗、土家、侗、仡佬等众多个少数民族,长期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土家傩戏,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苗族“四月八”、侗族“赶坳”节、土家摆手舞和肉莲花、仡佬族“敬雀”节以及“思南姑娘大脚板”等民间文化文艺丰富了乌江民族风情。“梵净来兮,山喜;乌江来兮,水乐”。山、石、树、花、兽、风、云、水、庙、光点缀了梵净山的十大“神奇”,梵净山绝美而奇特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悠久、丰厚底蕴的佛教文化那肃穆而神奇的奥妙,令人魂萦梦绕,令人心醉忘归,既向往目睹它的神韵,也让人有望奇而怯的心境。乌江的精灵是水,湖、瀑、溪、河、滩、谷、崖等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千姿百态,多彩多艳,高低错落的群瀑高唱低吟,大大小小的群海碧蓝澄澈,水映蓝天、峰谷、绿树、红叶,一步一色,变幻无穷,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花树开在水中间。
正在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和良好的旅游设施构筑起了铜仁这个旅游大市场,形成了以梵净山为旅游龙头,以自然和水文并聚的乌江和锦江旅游为两翼,以佛教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为内涵的“一山两江四文化”的铜仁旅游文化大格局。

三、梵净山旅游文化发展与思南乌江旅游文化发展的思考

梵净山旅游文化与乌江旅游文化有着地域的同归感,但独特的文化个性,自思南失去政治、经济中心地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乌江文化不被强调的命运,思南乌江旅游业只能缓慢爬行。
一是地理区位差异。地处武陵山脉主峰的梵净山,是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的集结点,得三县的合力发展,成为黔东北的旅游龙头,其独有的地理优势进入联合国“生物保护圈”成员,丰厚的佛教文化传承着神奇的典故与传说。乌江流经贵州的沿河、思南两县及渝东南,在重庆涪陵汇入长江。处在乌江中下游中心地的思南,虽然曾是盐油古道航线政治、经济、文化集中地,但乌江文化的分散与流动性,在乌江两岸上、中、下游以及其他地区都在为“乌江”这张旅游品牌竞相争夺,分散的市场竞争使得乌江文化旅游开发就没有梵净山那样蓄力待发了。
二是交通瓶颈的制约。贵州的落后主要原因仍是交通基础设施的薄弱,交通不便成为旅游文化开发的一大制约因素。思南乌江处于黔东北,铜仁西部,乌江中下游,虽然占据乌江航运的优势曾是商贾云集、经贸繁荣。但陆上交通的发展,使水运航道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与优势,逐渐沉寂、消退,乌江思南旅游文化的发展只能蹒跚而行。梵净山虽地处三县交界处,但有着交通位置的先天优势,特别是山正面面处江口,地势平坦,到地区城市及与周边经济发展较好城市距离较近,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大量的吸引外来客源,带动了梵净山旅游文化迅速发展。面对交通上的闭塞和落后,地处乌江中心地的思南,随着即将打开“两高一江”的交通大格局,思南乌江旅游文化必将刷新历史,重展昔日辉煌。
三是经济发展的滞后。贫困与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贵州思南更是一个以喀斯特地质地貌为主体结构的区域,在经济发展上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相对滞后。在乌江文化这个品牌上要打造出亮点,必须改变经济滞后是文化发展后腿的现状,在文化发展与经济有着不完全一致的可用性中,以突破文化的发展来带动思南经济的腾飞。视看梵净山虽位于三县交界处,但在梵净山旅游开发上三县集于合力,梵净山这个有着历史盛名的景点受到国家、地方的高度重视与投资,为梵净山旅游业的发展与开发提供了经济与政策保障。
四是文化资源同质的市场竞争。在具有旅游文化资源同质、旅游市场同构现象下,思南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发展受到周边包括重庆、四川、云南、湖南等省内外地区城市既有开发较早知名景区的遮蔽效应,也有同步开发和计划开发的同类景区竞争的冲击。尽管温泉、石林、乌江是思南旅游文化的三张名片,但要清醒的认识到,在我国贵州素有“喀斯特王国”之称的喀斯特地貌资源中,在声名显赫的云南路南石林的遮蔽下,思南石林很难从竞争丛林中杀出一条生路。而乌江虽是思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和轴线,但乌江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综合强度高、涵盖面积大、牵涉范围广,产业延伸长,仅仅就思南乌江盐油古道文化、白鹭湖景区的资金投入量大,以目前思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温泉的开发或许是发展思南乌江旅游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将乌江文化的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石林景观、乌江画廊等资源有效地融合起来。
(作者单位:思南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弭萨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