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国学 >简论哲学思想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简论哲学思想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收藏本文 2024-02-15 点赞:18648 浏览:825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哲学思想是在中国土壤上生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书以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脉络为核心,深入系统地论述了哲学思想的基本理论特征、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哲学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力求客观分析哲学思想同中国革命实践的关系,从革命实践中说明它的历史地位、贡献和作用, 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探讨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和贯彻哲学思想的重要作用。
时值中国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这部集体研究成果也奉献在读者面前了。从成书付印来说,了却了我们多年来的一桩心愿,从公开出版来说,又产生了一种惶恐的心情,感到做了一件力不胜任、实际上又没有做好的事情。这种矛盾心态,是应当也需要向读者“交心”的。
对于一种学说,一种哲学思想的认识和评价,需要作史的研究,需要研究它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从而才能避开主观性、片面性、抽象性,作出客观的、全面的、具体的评价。对于哲学思想的研究也应当这样,要力求避开曾经发生过的绝对肯定,超脱历史的无限拔高的倾向,或绝对否定,不顾历史的、随意贬低的倾向,要如实地反映它在历史发展中的本来面貌。
历史是不能回避的。不仅因为它反映了过去的现实、前人的实践、时代的脚印,而且它总是以传统、经验、遗产、习惯等各种不同形式同现实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致当今的世界各国愈是向现代化迈进,却愈要寻根问祖,愈要求助于自己的历史传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统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现代历史的哲学概括,哲学思想史从它的孕育一直到它的后继者在新时期作出新发展为止,其跨度也有近九十年的历史了。如果说九十年的历史是不可回避的,那末人们要经常回到和哲学思想上来也是无可回避的。这就是我们执意要研究哲学思想史的出发点和动因。
九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固然是短暂的一瞬间,但这一段离我们最近的历史却有着频繁的震荡和丰富的内容,而同这段历史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哲学思想也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和起伏兴衰。遗憾的是,作为这一段历史的同路人和见证人,还没有能够写出如此震荡、如此丰富的历史,还没有能够具体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还没有令人信服地解开一个又一个历史之谜。而值得注意的倒是,不少外国学者和中国年青朋友却对此表现出巨大的热情,走在我们的前面,他们把中国现代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史、和思想史等等作为研究的热点,作为讨论的热门话题。或许有人以为,他们较少感情用事,较多严峻的目光,他们具有我们所没有的有利条件。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独具的有利条件,作为历史的过来人,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感受亲切,甚至命运与共,我们理应有所作为。理由在于对这段历史的畏难情绪和心有余悸成了我们有所作为的“拦路虎”。诚然,写当代人的历史,写当代人哲学思想的历史,评议其是非功过,总结其经验教训,确非易事,而在史料的收集、运用和判断上,在思想理论的概括和阐述上,其难度往往大于先前的历史,也更易招来各种非议、指责和风险。但是,困难正是科学的突破口,正是科学要逐一解决的难题,而恐惧正是科学精神的对立面,正是科学精神要扫除的懦怯心态。可见,提倡和弘扬“五四”的科学精神,仍然是我们研究当代中国历史,研究哲学思想史所必须坚持的。从这一作用上说,我们这点“奉献”,总算是扫除懦怯心态、正视历史的产物,当然也是功力不济、难以解决无数难题的“初级产品”。事物的发展总是在“初级产品”的基础上才有“高级产品”,在简单粗糙的基础上才有丰富多彩,在描述历史的基础上才有历史的升华。这也是我们甘愿暴露自己的弱点,用以迎接批评,迎接未来这一研究领域的丰收硕果。
哲学思想是在中国土壤上生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确切地说,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哲学不是把重点放在学术探讨和理论研究上,不是那种理论性突出、思辨性也突出的“务虚”哲学,而是把重点放在对革命实践的研究和分析上,是实践性强、革命性也强的“务实”哲学,同时,这种哲学不是以某种重大发现和创造而命名的,也不是以某些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为代表的,而是以党和革命领袖成功地运用而形成的,是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量地凝聚在党的文件、决议和重大方针政策之中的。因此,按哲学思想本身的特点来写它的历史,我们力求分析它同中国革命实践的关系,从革命实践中说明它的贡献和作用,分析它的成败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力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上展开我们的论述,力求把这种哲学思想更多地反映在政治活动和领导活动中,而不去过多地追求一般哲学的体系、学理性和思辨性。这种有别于一般哲学史的写法,确实反映了我们的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向理论界同行和广大读者求教的心愿。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