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生物教学 >成因农村小学学困生原因和转化

成因农村小学学困生原因和转化

收藏本文 2024-03-08 点赞:10977 浏览:453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学困生”的转化问题研究,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对 “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寻找有效的转化策略,以期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困生;成因;转化
1002—7661(2012)20—058—0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困生”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困生”。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在小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

1、身方面的原因

(1)心理上的原因。每个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就会逐渐形成一幅心理上的自我意象,这种自我意象在潜意识里左右学生的行为,它既可以使其坚韧不拔、信心十足的展望未来并不断获得成功;也会使人妄自菲薄,悲观失望,阻碍其潜能的发挥和发展。(2)身体、智力方面的原因。体质较弱或身体方面的疾病,长时间耽误学习,又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或天生反应迟钝,接受能力较弱也可以使其成为“学困生”。(3)自信心的丧失。相当多的“学困生”都有过多次失败的经历,面对他们的第一次“失败”,教育者并未予以应有的心灵抚慰和学习帮助,多次以后,学生的自信防线便被残忍的摧毁。

2、学校方面的原因

(1)教学的失误。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不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简单,忽视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不重视思维训练,致使学生智能因素得不到调动,使智力活动处于半停滞或停滞状态,学习效率低下。(2)教师认识上的片面性。有些教师只把学习困难生看作被动的教育对象,而不是能动的主体。他们缺乏对学困生的深入了解,忽视了学困生的学习潜能。

3、家庭方面的原因

(1)家长行为不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已是人人都懂得道理,但为数不少的家长却不知不觉地以自身并不美好的言行影响着孩子。胸无大志、工作懒散、趣味低级、言谈粗俗、热衷,如此等等都是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2)教育方法不当。要么过分溺爱子女,对子女要求百依百顺;要么以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在呵斥和棍棒中学会仇视“教育”。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在教育教学中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学困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学困生,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来到世界,他总有一样生存的本领,我们要看到他的“闪光点”。

2、唤醒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每当自己的孩子或学生不听我们的话时,做为家长或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思考的就是:“我们的话,是否点燃了他们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和信心。只有当学生自己具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持久,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3、感情倾斜

教师的爱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动力,教师应该确信每一个学生都想学习,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学业。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和思想是教育好他们的前提。关爱学困生,这种关爱

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udooo.com

的“触摸”,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

4、暂时降低要求,鼓励赏识为主

在学习上,暂时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也有成功的体验。心理上,寻找谈话的切入点,尝试着在交谈中让他们打开心扉,学会主动接受,而不是强迫接受。在接触过程中,对于他们的进步表现及时赏识,强化他们的优良行为,鼓励他们不断地向前进。

5、讲究有效方法

(1)调控好班级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2)找对手、写反思。让他们找一个与自己各方面都比较接近的同学,展开各方面的竞争,并定期对他们进行点评。(3)寻找让他们感到新奇、兴奋地东西。虽然现代医学还不能清楚的描述这种兴奋、欣喜,到底使他们的脑内发生怎样的变化。但是,这种积极地变化确实存在,并且对他们的智力发展非常有利!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地解决“学困生”问题。同时也应看到,他们的出现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他们的转化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共同期待奇迹的发生,我也坚信奇迹一定会发生!
参考文献
钟启泉. 《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春梅,辛宏伟. 《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教育探索》2003年第4期.
[3] 李镇西. 《做最好的老师》漓江出版社.
[4] 王三阳. 《做幸福的老师》江苏教育出版社.
[5] 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6] 王燕琴. 《农村小学学困生成因的研究及对策》.
[7] 李水泉.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初探》《宣州教育》杂志,2008 1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