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政治教学 >高职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和科研方法和

高职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和科研方法和

收藏本文 2024-03-14 点赞:6713 浏览:2038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职教育正在进行的课程体系改革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以高职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例,阐述了按照“工学结合,职业导向”的模式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并对高职课程体系的建设做了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 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源于:www.udooo.com

课程逻辑关系图
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产业升级不进则退的严峻考验。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加剧了中国人工成本的提升,逼迫企业更多的采用高智能自动化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计算机控制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子产品采用微处理器进行智能控制,数控设备、自控设施在中小企业不断普及,管控一体化技术逐步在大型企业中应用,这使得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技术人员市场需求量大增,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原有的课程体系在知识和技能上落后于行业的发展,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的变化,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的要求,构建“工学结合,职业导向”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人才。
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 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的现状,掌握本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群及其对人员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可以采取两种形式进行调研。一是企业调研,对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调查分析,可以采用座谈会或挂职锻炼的方法进行。二是毕业生,对在企业顶岗实习或工作的学生进行了深度回访,了解他们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知识、技能要求,这个工作可由毕业实践指导教师、班主任进行。经过调研,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部门有技术研发部门、电子产品制造部门、设备维护维修部门、电子产品测试和调试部门等。他们主要完成电子产品的开发、装接和调试、自动化设备的开发、安装和维护维修等工作任务。

2 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岗位工作任务要求,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三种关键的职业能力:
一是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包含:工业、照明供电的安装和维护能力;电子装接技能,电子工艺及管理的知识 ;单片机开发简单的控制系统的能力;阅读、设计电气控制图纸的能力;基于plc、变频器、触摸屏、组态技术的控制系统开发能力,自动化系统安装、维护;计算机网络组建、维护、使用能力;智能楼宇设备、安防产品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办公文档制作能力、自动化设备维护和使用能力;阅读英文说明书、元器件英文资料。
二是方法能力(学会学习和工作)。包含自主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搜集信息的能力;职业规划能力;查阅元器件手册、工程技术手册能力。
三是社会能力(学会共处和做人)。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具有和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诚信务实,勤奋好学的品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人际交往、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具备基本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能力。
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在工作工程中,具备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自我成长的能力,对工作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要为这些目标怎么写作。
3构建课程体系

3.1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对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职业必修和职业选修和职业训练四类课程,这些课程逐级递进,通识教育是基础,职业必修课程是核心,选修是能力拓展,职业训练是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应用,四类课程有机配合,稳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在课程体系执行的过程中,践行“能力提升、素质先行,航天特色”教学理念。

3.2课程逻辑关系

在专业建设时,课程作为细胞,要从体系架构上来考虑左邻右舍,要讲究为同一个目标怎么写作,各个环节之间要讲究逻辑联系,要讲究整体设计的大局观,如同要能串珍珠为项链。能够清楚描述这种关系的就是逻辑关系图,它表明课程知识和技能上的继承性,标识课程前期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用于指导专业教师的授课。专业课教师应该经常就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课程内容的衔接关系、技能的衔接关系等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应该对学生前期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沟通和交流,保证知识和技能的顺利衔接,从而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3.3 制定教学计划进程表

根据课程体系结构图、课程逻辑关系表、每学期的课时数量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制定完成的教学进度计划,经过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修改,作为正式的教学计划实施。

3.4 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是推进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标准的编制要遵照系统性、发展性、实用性的原则,参考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高职高专国家示范院校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标准、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对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描述。具体可按照以程进行:
专题调研->编写初稿->专题讨论->专家审定->组织实施->修订完善
4开发项目化课程
项目课程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最常见的课程建设形势,其开发选取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以项目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课程的开发由企业专家、专任教师、课程专家根据项目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重组课程内容,校企人员组成教学团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的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团队精神。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课程建设,要注意选取项目的大小和数量适中,项目不宜过大、过多,项目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和覆盖面。项目的内容应包括工作任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要求、考核评价等。如《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一共选取10个项目,分别是单灯闪烁、转弯灯控制、流水灯控制、交通灯控制、产品计数控制、数字电压表、信号发生器、电子钟、温度报警器和双机通信。其中电子钟和温度报警器属于综合性项目,有一定难度简单,其余项目均为基础项目。下面以项目八为例进行说明。项目八 温度报警器 教师布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实现温度的采集(使用DS18B20)、显示(使用LCD1602)和报警(温度超过25℃,使用蜂鸣器报警)。教师讲解温度传感器DS18B20、LCD1602和蜂鸣器的知识;学生根据控制要求实现温度报警器仿真和温度报警器电路设计、制作,焊接、调试。教师根据仿真结果、温度报警器实物、电路焊接效果,温度采集精度和课堂表现给出项目评分。
5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在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应思考的四个问题:
一是如何在课程体系开发实施中突出职业性。在课程开发中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先进性和应用性,满足专业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同时兼顾技能证书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突出课程体系的职业性。
二是在课程体系的开发中关注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高职招生对象不仅是高中生,还包含中职生和职高生,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的时候要充分注意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问题。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体系衔接,应该考虑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证书方面进行有效衔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少教学资源浪费。
三是从更高的层面上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由于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要改革《高等数学》《计算机英语》《计算机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设置,使之更适合学生的需要,更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只有从整体考虑,从更高层次入手,才能更好地推进高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怎么写作。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培训、挂职锻炼、校企合作项目开发等方式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保证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实施。
6 总结
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从小处讲关系到学生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途,从大处讲关系到高职教育是否能够培养出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国家产业升级顺利完成做出应有的贡献。从高职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情况来看,持续稳步推进“工学结合,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是解决目前高职教育困境的有效手段,值得各高职院校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姜大源.新时期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C].百度文库,2011.
[2]徐迅成.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开发与实施[J].科技信息,2010(31).
[3]范唯.专业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N]. 中国青年报,2012-2-27(11).
[4]梁艺濒,陈沛富. 中高职课程小结研究综述[J]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