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简析微文化生态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简析微文化生态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7224 浏览:2403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img src="www.udooo.com/UploadFiles/2014-02/2/20142144563589558.jpg" alt="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文化;文化领导权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网络世界遭遇三大挑战:一是微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分离;二是网络意识形态虚幻化现象突出;三是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理由。应对这些挑战,既要科学把握当下中国独特的微文化生态目前状况和特征,又要解决好话语权建设中的“软”“硬”关系,信息传播中的“具象”“抽象”关系,网络管理的“自律”“他律”关系。在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中,巩固红色地带,挤压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
10012435(2014)01006705
近年来,微博、微信、手机媒体和社交网络已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文化传播的集散地、思想交锋的主阵地,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微文化生态:一是由网上正面力量构成的红色地带,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由网上负面言论构成的黑色地带,包括敌对势力在网上推波助澜、制造的舆论;三是介于红色地带和黑色地带之间的灰色地带,具有模棱两可和不确定性,包括网上涌动的各种社会思潮、社会情绪和社会舆论。“红”“黑”“灰”三色地带并非互相割裂,而是相互浸染,灰可以转红,也能趋黑,这就使得网上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尖锐和异常复杂。如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网上巩固红色地带,挤压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是微文化生态下社会主义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新课题。

一、科学把握当下中国微文化生态的特征

截至2013年6月,我国网民达到5.91亿,手机网民4.64亿,微博网民3.31亿。微博等新社交网络技术正成为新的大众媒体。[1]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2011年1月上线后,短短两年时间,就拥有了4亿用户,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以“微”为表征的新媒体技术,推动着网络舆论场的勃兴,构成了微文化生态的三大特征。

1.从个体微小到群体的强大

新媒体超越传统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信息的网状传播,这个网状结构综合了上行、下行、平行和斜向的等多种传播模式,提供了“共时”这一话题和舆情的叙事时空,草根阶层由此步入一个“自由”传播信息的年代。
以微博为例,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定向传播和网络媒体一对多的互动传播,开创了一种新的裂变传播模式,这种裂变传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加关注”,一种是转发。每一个用户可以“关注”别人,也可以“被关注”。这种“微传播”将不同渠道的零碎信息点连接为有作用的线与面,通过对碎片的有机拼接,缝合无线的内容,扩展形成新图景,实现线上与线下、网络与现实的有机互动,并以汹涌澎湃的网络舆情表现出来。如1998-2010年我国发生的210起重大舆论事件中,有近七成(67%)的事件与网络舆论密切相关。此外,新媒体技术在的中发挥了独特作用。2010年-2012年,我国案件首次于新媒体上的事件数量依次为67件、58件和31件,三年合计156件,是传统媒体同类数据的2倍。[2]可见,以“微”见长的微博、微信和社交网络力量不可小觑。

2.网络意见领袖作用凸显

在微文化生态中,借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活动,网络意见领袖推动公共论辩与公众参与,在公共议题建构和舆论监督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当下中国微文化生态中的网络意见领袖分为六类:学者作家;企业家;媒体工作者;文体明星;律师 ;在职领导官员。网络意见领袖大多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本,其网络影响力与现实社会中的身份高度匹配,具有显著的名人效应,往往能够成为微博话语权力的中心。正是借助博客、微博和社交网络,网络意见领袖促使社会公共议题得到网友关注,并将大量对此议题有兴趣的民众串联起来,形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成一个虚幻的、流动的社会网络。
2011年初由于一封失踪儿童家长的来信,于建嵘在微博上发起“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的活动,引起的关注和介入。随着影响力的扩大以及“随手系列公益”的开始,于建嵘建立了“随手公益基金”,下设多项随手公益项目: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随手送书下乡、随手街头救助(随手物品捐赠)、随手关爱乡村教育等。在这一微公益议题中,网络意见领袖具有媒体人驱动、跨越阶层和职业区隔的特点,对于转型中国的公共议题宣传、底层民意表达以及政策变迁发挥了重要作用。

3.重新确立了直播美学

微文化生态环境中,“直播日常化”已成为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基本理念。在直播的过程中,“如下两者的关系无疑会表现出来:一个是生活,它是不定型的、开放的,有多种可能;一个是情节,即导演将选择和随后播出的事件之间的单一的、单向的联系组织起来——尽管是即兴地组织的——形成的情节”,这使得“叙述的进展一半表现为艺术效果, 另一半表现为自然的后果。”[3]直播的现场性、真实性和时效性,造就了网络新媒体不可取代的感染力和影响力。2012年11月21日开博的“@学习粉丝团”,凭借其对2012年12月广东行和甘肃行的微博直播,吸引了近百万粉丝的关注,展现了新媒体的巨大辐射力和影响力。这种以草根追星方式展开的实时直播,具有去神秘化的色彩,展示了最高领导人亲民形象。
微文化生态的三大特征,凸显出网络舆论场的复杂态势。天文数字的网民基数,加上信息爆炸式增长,产生了大量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使得网络传播最终变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决定了谁拥有真正的信息传播权,谁就将在这一新舆论世界中赢得主动。因此,在微文化生态中,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否则就要无可挽回的历史性犯错误。

二、直面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在微文化生态中的难题

网络时代没有、也不可能终结意识形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思想意识领域多元性、差异性和独立性显著增强,微文化生态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对新理由新挑战。

1.“微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相分离

“大众化”、“娱乐化”和“社会化”是我国“微文化”的主要特点,这种“大众意识形态活跃”与现有“主流意识形态失语”存在着对峙和分离现象,形成一系列负面后果:
第一,在资本和权力的双重挤压下,市场功利主义在网络空间盛行。与主流意识形态失语相一致的理想信念缺失,导致一些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意识形态滋长,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为网络舆论场中渲染的价值取向。
第二,技术理性的张扬,加剧了技术异化,淡化了政治信仰。与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发展相应,技术理性不断向文化和社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如需论文查抄袭率.会生活世界渗透,人们要求把意识形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意识形态的科学化。在这一趋势下,出现了以工具化、功利化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出现了内容与形式分离、批判与建构相脱离的紧张状态。而技术理性的盛行,使人重新成为技术的奴隶。所谓“微博控”和“低头族”就是典型代表。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过多沉迷于网络世界,忽略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现实,消解了社会,致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人的异化在网络社会有了新注脚。
第三,过分的数字化娱乐导致消费主义盛行。消费主义带来了传媒内容的娱乐化和传媒运作的商业化,并直接导致网络传媒价值取向异化,思想道德教化功能弱化,主流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遭到消解。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进入时代,以至于消解精神走向低俗。“娱乐至死”带来了“精神弱化”的恶果。

2.网络世界意识形态面对“西化、分化”的挑战

21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利用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这一事实,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先发优势,采用将对手污名化的策略,加强了思想攻势。除了在网络上大肆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马克思主义无用了”“社会主义失败了”“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了”等言论外,还将推广“互联网自由”作为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比如,美国在《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网络空间行动战略》中,把研发推广“互联网自由技术”提升到国家核心战略层面。《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宣称,美国政府将采取各种措施,“支持这些技术的扩散和使用,以推动表达自由、扩大信息的获得、增进政府的透明度,反对对这些技术使用的限制。……以有效地将我们的信息传递到世界。”[4]2011年2月26日,希拉里就宣称,美国要在原有的法语和西班牙语推特之外,还要推出阿拉伯语、波斯语、中文、俄语和印地语推特。凸显出美国对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意识形态渗透的立场。
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借助网络文化产品,加大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某些西方势力将其主流价值观念、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渗透到网络游戏中。北美某著名游戏公司制作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网游,集中渲染中国大陆的各种负面新闻,并试图将矛头指向中国政府,游戏现象被打上“自由”“民权”“弱势群体”等标签,并被描绘为中国网络反抗暴政和不公的自由民权斗士。

3.多元思潮冲击下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由

近年来,微博上存在着三股值得关注的思潮:一是政治上的宪政主义。一些网上言论将“中国梦”解读为“宪政梦”,利用微博这一思想文化新阵地,网上网下互动,国外国内联手,试探新一届意识形态底线。二是经济上的自由主义。鼓吹“市场万能论”者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扼杀了市场效率和活力;反对公有制的人则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效率低下,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应全面私有化。三是历史虚无主义。一些意见领袖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用一些所谓的“历史细节”和“解密材料”,否定革命,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丑化、贬损党的领袖,目的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执政的合法性。这三股思潮在微博上格外活跃,反映出意识形态领域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激烈程度。[5]
微文化生态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所遭遇的挑战,本质上是我国社会转型代价的网络镜像。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价值体系范式转换还未完成,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变革不相适应,大大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同度。在微文化生态下,这一矛盾表现得格外尖锐。面对这一复杂状态,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对此,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意识形态工作方式,而应针对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文化的创新来推进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三、把握微文化生态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关系

近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党和政府采取支持“正视、重视、顺应、引导和利用”的办法,重视网络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在网络世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强和改善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二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和策略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上宣传体系。三是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转,初步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进一步推进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建构主流媒体话语权,需要把握好“硬”与“软”的关系

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质是如何把握网络世界中的文化领导权的理由。这是因为,决定他人喜好的能力往往同无形实力资源联系在一起,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等。通过非强制、非暴力的方式,将“硬”诉求以“软”方式展现出来,正是这种无形力量的集中体现。
一般来说,话语权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话语本身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即所谓“软权力”;二是信息传播者通过对媒介的制约并拥有传播主体信息的权力,即所谓“硬权力”。第一个层次的含义侧重于话语传播的内容,即事实到底如何;第二个层次的含义侧重于话语传播的形式,即话语怎样才能传播出去。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无论是对于国际传媒机构还是普通受众,“具有侵犯性、试图转变其观点”的硬传播姿态,难以让人接受,而将概念化、符号化的“硬”内容,转换成受众易于感知、深感亲近的文本,再配合适当的仪式化修辞,则可大大降低上述“不快”的发生,这也是人们推崇“看不见的宣传”的根本理由。
在微文化生态中,建构主流话语权,主要是利用以移动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平台,以多种传播渠道进行浸润式宣传:利用微博打造多元化互动宣传平台,利用微电影进行国家形象宣传,利用微信作为中华文化的个性展示窗口等。目的在于,运用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规定和传播蕴含某种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的话语框架,通过这种话语描述,影响受众看待政治事件、意识形态甚至看待其他文明的方式,使得政治信息以一种不被“局外人”察觉的方式,得以在一个可延展的特定范围内传播。唯其如此,文化价值观才能从“宏大叙事”返回到人类的生活世界,进入实践的感性世界中去。
2011年以来,微博已逐渐成为党和国家开展政务工作的重要工具,正体现了“软”“硬”结合的有效尝试。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仅人民、新浪、腾讯三大微博平台上,具备一定粉丝规模且信息发布频率较高的党政机构微博400多个,官员微博200多个。[6]2012年,政务微博的“一站式”怎么写作功能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政务微信悄然兴起,开始成为政务信息发布、互动沟通、便民怎么写作的平台。这种主动适应策略,树立了“软形象”,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弘扬社会正气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2.创新信息传播形式,需要把握好“具象”与“抽象”的关系

在微文化生态中,信息供应量不断增大,带来了信息“富余化”“信息超越”现象,最稀缺的资源是人的注意力。这意味着,在过度拥挤、注意力匮乏的网络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借助新媒体的互动化和全面化优势,将抽象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象的文化产品,获取“注意力”这一稀缺资源。
首先,要使价值观传播渗透流行要素。新媒体弱化了手势、表情、音律及语境在人类交往中的作用和作用,成为一种自给自足、强符号性的新型社会交往媒介,实现了对社会作用的微观操作,并将新奇、亲切和有趣等魅力元素与高科技手段相融合,达到接受数量的无限多,这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提供了重要路径。利用网络语言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形式,在信息的上通下达之间,树立一种“形象”,把握话语主导权。
其次,要借助文化产业实现价值观制作的市场化。通过对受众注意力的把握,设置符合受众需求的议程,把注意力资源引导到特定议题上,塑造新媒体文化品牌,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适应的品牌基因,并以此基因为复制模板,实现政治信息以“视像化形式”生产、交换和消费活动,最终完成新媒体“文化形象”,实现主流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再者,以文化符号来塑造清晰的文化形象。任何文化产品都是“体与魂”的结合,并通过具体的文化符号、表现形式来传递文化价值观。这种文化符号是在自然基础上构筑的第二性、派生的模式化内容。它意味着在抽象创造文化符号过程中,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无尽的发挥空间,同时,符号又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可以通过最现代的手段传播及派生。因此,文化强国要有清晰的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运用新媒体,面对中国理由,整合网络技术精英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成果这三重思想资源,讲述“中国故事”,提炼“中国经验”,建构“中国话语”,在具象的网络文化产业、网络文化产品、网络社会交往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和生命力。

3.加强网络空间的社会管理,需要把握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当下,加强网络空间的社会管理,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这不仅是因为网络本质存在安全理由,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交流为基本内容的缺场交往对在场交往已经构成了难以阻挡的作用,实体权力如何有效制约缺场交往,已经变得令人捉摸不定。”[7]2012年,美国发布《网络空间身份信任国家战略》,通过建立“身份生态系统",实施“网络实名制”。2013年,鉴于微博等社交网络发动的“占领华尔街”影响巨大,美国国会专门通过了一项旨在限定类似行动的“H.R.347”的法案(2011年联邦改善限制性建筑和区域法案),被称为“反占领华尔街法”,尽管该法案严重侵犯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但仍在国会高票通过,可见美国政府对于微博引发现实政治行动的高度防范。
另一方面,以“责任”为核心的网络实践活动,则成了网络“他律”的有力补充。这种网络“自律”,以寻求虚拟世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通过构建规范,在网络世界中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关系,推动虚拟世界中的社会理性化、合法化行为状态。在肯定社会正确价值观选择的同时,指出社会价值观所唾弃的那些观念和行为,为虚拟世界的个体行为和社群活动提供价值导向,引导人们对形成的意见和准备决策展开讨论和选择。
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思想文化活动呈现出独立性、差异性并存的复杂局面,网上意识形态斗争更为严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如需论文查抄袭率.的任务更为艰巨。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拓展文化创新的视野,抓牢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 (2013-7-18)[2013-11-19].http:∥.cn/GB/22114/218008/.
[7]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J].学术月刊,2012,(10).
责任编辑:陆广品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