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对新中国文化建设开拓性贡献

对新中国文化建设开拓性贡献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4570 浏览:1454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文章认为,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开拓性贡献在于:坚持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首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文艺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的方向;正确处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外国文化的关系;高度重视文化的领导权理由,强调必须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开拓;贡献
今年是同志诞辰120周年。我们在缅怀伟人时,一定不会忘记他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开拓性贡献,重温文化建设思想,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纪念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思想在新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理由的决议》指出: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新中国和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更是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开拓者。文化思想是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开拓性探索。他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引领了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为新中国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必定选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化发展方向。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2],“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 非常重视、强调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指导。他认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指导地位,首要的和根本的理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能不能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以马克思列主义为指导,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并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才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社会主义文化才不断从繁荣走向新的繁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文化思潮更加多元多样,在这样的形势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引领思潮,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才能使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首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1956年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指出:“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策略,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策略。“双百”方针所采取的正确策略应该是,让各种不同的观点自由竞争、自由讨论,然后才能加以比较和鉴别,用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去战胜检测的、恶的、丑的东西,从而繁荣文化、艺术和科学事业。”这一方针被写入党的“八大”文件,正式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方针。
1957年,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这个方针。并明确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3]这个方针的确定,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中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继续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之

一、这是中国引领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总结,是继承和发扬文化建设思想的科学决策。

“双百”方针符合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精神。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理由,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策略去解决。”事实早已证明,只有充分发扬,通过学术上的讨论和艺术上的自由竞争,才能够真正达到文艺的繁荣。

三、坚持文艺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的方向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策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明了文艺“二为”方向,确定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奠对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开拓性贡献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定了文艺思想基础,开启了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
“二为”方向是文艺思想的基石,决定着文艺的革命性和社会主义性质,是无产阶级文艺、社会主义文艺区别于其他任何阶级、任何时代的文艺的分水岭和试金石。文艺具有社会意识形态属性,这一属性决定着文艺对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作用。文艺的表现对象和接受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构成了文艺的基本内容。把“为谁怎么写作”理由作为文艺的根本理由,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理由,是一个根本的理由,原则的理由。”[4]“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5]”在解决“为谁怎么写作”的同时还解决了“如何怎么写作”理由。强调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6]”,要求“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二为”方向决定着文艺的根本发展方向。是我们党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了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充分展示其文艺思想蕴涵的尊重人民群众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再次强调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特别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的科学划分,标志着文艺“二为”方向在与时俱进,并将持续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

四、正确处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外国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任何时代对以前的文化遗产都不会无条件地原封不动地兼容并蓄,而是经过加工改造予以汲取。正因为如此,指出:“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和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7]“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对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开拓性贡献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8]
特别注重继承和借鉴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成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说过“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9]”1964年在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生的一封信上,他作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批示。 “古为今用”,就是吸取古代文化遗产中有益的、精华的成分,与“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为反映现实怎么写作。一切文化艺术都是在继承、借鉴前人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种继承是批判的继承,而不是一切照搬,兼收并蓄。“洋为中用”,就是学习一切外国文化成果中有益的东西,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为丰富发展中国的文化怎么写作。
各民族的文化之间从来都是互相吸收互相发展的。每一民族文化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成果与贡献,也为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因此,在文化的建设上,不能采取关门主义,同时,也要分析、鉴别、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个方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五、高度重视文化的领导权理由,强调必须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非常重视文化的领导权理由,强调“中国新文化也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即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10]无产阶级的领导,或者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或者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也即中国的领导,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确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对我国文化工作的领导权是历史发展的必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选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是历史的进步,是时代的潮流,对加强和提高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指导文化建设,才能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在纪念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新华网,2003.1

2.29.

[2] 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

1.852.

[3] 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

1.706-708.

[4]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278.
[5][6][7][9][10] 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

1.857.863.86

2.1083.860.

[8] 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19 【作者简介】
王兴仓(1972-)男,法学硕士,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