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经济与行政管理 >农户融资渠道偏好与影响因素实证怎么

农户融资渠道偏好与影响因素实证怎么

收藏本文 2024-02-05 点赞:34291 浏览:15832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基于对江苏省淮安市255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构建二元选择模型并利用E-views软件中的Binary probit方法进行估计,结果表明:融资利率水平、抵押担保要求、融资资金用途、农户文化程度以及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等变量对于农户融资渠道的偏好产生显著性影响,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在于我国农村金融支农制度的不健全与不完善。
关键词:融资渠道偏好;正规融资;民间融资;二元选择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实践证明,这个难题的关键并不仅限于如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总量,更重要的是要从农村经济主体的切实需要出发,深入了解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行为特征。农户是农村金融市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主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它也是农村金融市场中最难以获得外源融资的需求主体。
近年来国内关于农户融资问题的理论研究,大多以分析农户的融资需求及融资行为为主。如何广文(2003,2004)、农村金融课题组(2005)、陈斐、康松(2007)等通过对农户金融行为的考察,认为现阶段农户融资的目的已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融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综合特征;何军、宁满秀、史清华(2005)从民间融资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以及民间金融的日渐活跃,农户的融资行为更多地体现在对于民间融资的选择上;马晓青、朱喜、史清华(2010)通过对陕西、宁夏、河南、江苏以及云南等五省180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结论指出农户的融资行为更加偏好于非正规融资渠道。尽管这些研究结论较为丰富,但大多局限于定性分析,缺乏对农户融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因此,运用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并分析农户的融资渠道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市场将极为有利。

二、样本农户融资渠道偏好及其特征分析

(一)样本分布及选取方法

本文数据来自对江苏省淮安市的抽样调查,重点围绕该市下辖的金湖、盱眙、洪泽以及涟水四个县的农村地区展开。根据课题组所具备的人力、物力等基本条件,本次调研采取分层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办法,对所要进行的调研样本按县、乡(镇)、村、农户的层次依次选取,在遵循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差异化的检测设前提下,将每个层次的调研对象划分为经济水平上、中、下三个等级,并按照这一划分各选取一个样本作为下一层次样本选取的范围,最后对所选取的三个经济水平不同的行政村进行农户的随机抽样。在此方法下,此次调研发放《农户金融需求调查情况》问卷共计300余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55份。

(二)样本农户融资资金来源的调查与统计

根据对有效回收问卷的分类整理,2010年,被调查的样本农户有166户表示自有资金难以维持日常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资金需求缺口,这部分农户约占样本总数的65%,而仅有剩余的89户农户表示该期间不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东部农村地区尚且如此,不难窥见目前我国其他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民家庭存在入不敷出的现象仍较普遍,因此必然使得其中大量的农户要借助外部资金的支持。然而据统计,本次被调查对象中仅有51户农户表示所需资金完全得到了满足,约占资金需求缺口农户总数的31%。与此相反,在无法获得足额资金供给的农户中,甚至有农户表示即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融资,也没能完全填补资金需求缺口。这说明,农户融资困难在当下仍是一个不争的严峻事实。
表1显示,正规融资、非正规融资、既有正规融资又有民间融资的农户分别占有资金需求农户总数的23.89%、47.59%、29.52%。显然,民间融资渠道是解决大多数农户亟需资金问题的最主要来源。那么由此是否可以推断农户偏好向民间组织或个人进行融资呢?笔者认为农户对于融资渠道的选择必然存在一种优次顺序,至于这种优次顺序具体怎样、具备怎样的特征,下文将就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三)农户融资渠道偏好及其基本特征

在系统地分析农户融资渠道偏好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检测定所有的被调查农户都是符合经济学中“理性人”学说的,即农户对于融资渠道的优次选择行为都是受利己意识的驱使。
图1根据调查问卷中数据绘制而成,主要反映了当农户有融资需求时各种渠道优先被选择时的分布情况。不难看出,农户融资渠道偏好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向亲朋好友融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普通关系的私人融资→村镇银行→民间。若将上述七种融资渠道归为正规融资和民间融资两类,则会得到民间融资稍偏好于向正规金融渠道融资,这与由表1所推测的结论大体上是一致性的。但据大多数农户表示,之所以最偏好于向亲戚朋友融资,主要是因为很难从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贷到款,实属无奈之举。笔者认为,除了隐性成本“人情债”的存在,“面子”问题也是农户不愿向亲戚朋友融资的主要原因。因此当被问及“检测设从各种渠道中获取融资资金的难易程度相当,您愿意从哪种渠道进行资金融资”时,统计结果显示,向农村信用社融资的农户数量是向亲朋好友融资的农户数量的三倍多,为样本农户总数的53.61%,这是大多数农户最倾向于优先选择融资的融资渠道。这里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没有农户愿意优先选择民间,这是由于在各融资渠道融资难易程度相当的情况下,选择民间将付出更高的融资成本。我们将两种情形下的融资渠道农户数量综合比较,绘制成图(如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检测定条件下,农户意愿融资渠道偏好由强至弱的顺序为:农村信用社→向亲朋好友融资→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普通关系的私人融资→村镇银行→民间,这与农户实际融资渠道的偏好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偏离。通过进一步分析,农户实际融资渠道偏好体现出两点基本特征:
特征一,非正规融资渠道中的农户选择偏好呈现“圈层结构”特征。根据费孝通先生关于农村社会关系呈现“差序格局”的观点,农户向亲朋友好友融资资金,无论从便利性或者“人情成本”等角度来考虑,都不会舍近而求远,因此在所有的非正规融资渠道中,农户融资渠道的偏好程度基本上是按照彼此关系的近远而由强至弱,呈现“圈层结构”的特征。特征二,农户实际融资渠道偏好是一种被动选择。受一些因素的影响,现实中农户对于融资渠道的优先选择是在综合考虑主客观条件下所做出的理性的、最易获得资金需求满足的选择,是一种受各种条件制约下的选择。

三、定量分析影响农户实际融资渠道偏好的因素

(一)二元选择模型的构建

前已述及,在现实中农户对于融资渠道的偏好严重背离了初始意愿下的融资渠道偏好路径,即农户实际融资渠道偏好于向亲朋好友融资,显然这是一个对融资渠道偏好的二元选择问题。为此,我们将通过二元选择模型(Binary Choice Model)对影响农户融资偏好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
令二元选择模型表达式为:
Y*=βX+ε
Y=1;Y*>00;Y*≤0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农户偏好民间融资的总效用;Y表示农户的借贷渠道偏好。当Y*>0时,表示农户偏好正规融资,Y被赋值为1;当Y*≤0时,表示农户偏好民间融资,Y被赋值为0。X为模型中的解释变量,表示影响农户融资渠道偏好的潜在因素。另外,ε是与X相互独立的非系统性随机干扰项。

(二)变量的选取

据调查,在实际融资过程中是选择正规融资还是选择民间融资,首要关注融资成本和融资的难易程度,而这两项因素决定于资金供给方的放贷要求和农户自身所具备的相关条件,进一步对其分解后得出模型所需的解释变量(见表2)。

(三)模型估计结果

在利用E-views(5.0)统计软件中的BINARY-Binary choice probit方法对该模型做线性回归估计之后,通过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并查询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值表,进而就可以得到各显著性解释变量的影响因子。计量估算结果详见表

3、表4。

四、实证结论及其分析

由上表的估算结果发现,除了户主年龄没有显著影响之外,其他解释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农户融资渠道的偏好起到了显著性影响作用,这基本上符合了前文经统计性分析所得出的理论预期。
第一,无论是正规融资还是民间融资都与融资利率水平、融资的抵押担保问题密切相关,这两者对农户融资渠道的偏好起到了负向的显著性影响作用。当融资利率不断上升或者需要抵押担保条件时,农户就越来越偏好民间融资,并且偏好的程度可以由表4中的影响因子大小所反映。显然,在所有的解释变量中,利率水平和抵押担保条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融资利率水平是衡量农户融资成本高低的主要指标,但并不是唯一指标,因为严格地来说,农户的融资成本应包括筹资费用和农户融资资金的使用成本。
第二,与王玉峰、蒋远胜(2011)所得出的结论类似,融资资金的用途对农户融资渠道偏好有显著性影响。资金用途决定了资金需求,进而由资金需求缺口间接决定了农户对融资渠道的选择,因此可以认为农户对融资渠道的选择是引致需求,决定于融资资金的用途。按照融资资金用途的紧急程度排序,由回归系数易知,随着资金用途的紧急性增强,农户就越偏好民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udooo.com

间融资方式。
第三,农户文化程度的高低、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是农户自身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实证结果表明,这两者对农户融资渠道的偏好有显著影响。但由表4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农户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收入对农户偏好正规融资的影响因子超过了50%,也就是说,农户文化程度越高、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农户越加倾向于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若农户的文化程度或者家庭收入水平没有达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要求,必然将被排斥在正规融资渠道之外,从而只能惟一地选择民间融资方式。
第四,户主年龄的估计系数不显著,这说明了户主的年龄对于是偏好民间融资还是偏好正规融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农村社会关系中,年龄大的农户拥有的社会关系资源较之年龄小的农户要多,仅就这点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户很有可能逐渐地偏好于民间借贷。但对于正规借贷而言,目前至少没有论据能够充分证明农户年龄的大小影响到他的偿债能力。
因此综上研究指出,融资利率水平、抵押担保条件、融资资金的用途、农户的文化程度及其收入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农户对于融资渠道的偏好。进一步分析认为,之所以这些因素对农户的融资偏好具有显著性影响,其根本成因在于金融支农体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许多农户要么承担不起融资高利率成本,要么就达不到正规融资的“苛刻”抵押担保条件,从而导致农户只能求助于民间融资。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农户对于融资渠道的选择大多是一种受压抑的、被动的行为偏好。
参考文献:

1.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何广文,欧阳海洪.把握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完善农村金融怎么写作体系[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3(11).
3.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4(02).
4.农村金融课题组.从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南方金融,2005(04).
5.陈斐,康松.掌握农村金融需求特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生产力研究,2007(01).
6.何军,宁满秀,史清华.农户民间融资需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390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7.马晓青,朱喜,史清华.农户融资偏好顺序及其决定因素——来自五省农户调查的微观证据[J].社会科学战线,2010(04).
8.王玉峰,蒋远胜.巨灾背景下农户融资偏好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川汶川

5.12地震灾区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1(07).

*本文得到了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BJY058)“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投融资生成机制创新研究”的大力资助,系安徽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KYXL20110079)“当前中国农村内生主导型投融资生成机制创新研究”的部分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