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健康教育 >探究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工程能力提高途径大纲

探究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工程能力提高途径大纲

收藏本文 2024-02-26 点赞:6454 浏览:198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 摘 要:高校学生实习存在着难以深入实际工作的困难,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信息安全工作实习新模式。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实践和教学经验,着重分析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在就业竞争和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关键词:培养模式,工程能力,创新人才
    目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实践环节,特别是工作实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4]。但工作实习存在着如下困难:(1)大部分工作实习企业都是生产型企业,要求生产连续稳定,无法让学生深入了解;(2)有些企业存在技术保密问题,学生在企业实习只能看,不能动手,甚至有些环节连看都不能看,在工作实习环节难以深入了解系统的本质。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自2008年受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支持,2011年加入“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为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将实习阶段分为前期准备环节、中间监管环节和总结评价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信息安全工作实习新模式。

    一、信息安全专业工作实习的前期准备

    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udooo.com

    部分高校关于工作实习的通常做法是在校内先进行理论学习,然后在四年级安排一次工作实习,以此达到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效果[5]。就我们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来看,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还存在着弊端:学生在前期几乎没有接触过实习,对于第一次实习的过程和心理准备不足,导致实习不够深入,效果不理想。我们将这种实习称之为工程能力实施的“硬着陆”。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内容枯燥,实践环节与工程能力提升脱节等弊端,提出一种校企交叉循环实践的模式,让学生在工作实习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将这种实习方式称之为工程能力实施的“软着陆”。
    具体内容表现为:

    (一)从验证实验到企业认知启发工程意识

    学生先在校内进行理论与实验学习后,到相应的行业公司进行认知实践,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工程意识。
    以计算机网络实践为例,在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网络基础》,使学生对信息安全课程群有一个全局性的理解。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层次和各层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一开始就对网络的发展和网络的层次以及网络相关知识领域有一个全局认识,对日后深入学习起指导作用,同时让学生对其它课程在本领域的作用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安排学生到本校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网络安全实验室,进入验证实验环节,该实验室采用思科公司的网络设备构建实验平台,通过实验课程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的功能和基本工作过程理解与掌握,以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能轻松接触到专业相关知识。
    同时安排学生到本校网络中心、思科网络公司等实验室进行参观,给学生感性认识,灌输专业文化知识。

    (二)从课程设计到企业实训形成工程素养

    在校内开展了课程设计环节,以裁减后的企业项目为案例,由导师或项目组成员负责讲授相关项目所需的知识,同学以组为单位讨论项目开发方法、开发流程,熟悉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最终完成项目的开发。之后进入企业实训环节,在真实项目开发过程中,实行正规的项目管理,增强学生的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促进工程素养形成。
    经过上述两个环节的培养,学生在对于理论知识有了较深入理解的同时,对于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的运作模式、项目的开发流程等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工作实习,学生会更明确地根据个人志向、能力水平来选择实习企业,并获得较好的效果。

    二、 工作实习的过程监管

    我们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的工作实习分成4个阶段。
    (一)策划阶段。在此阶段由实习企业提出任务,确定项目题目,由小组成员与指导工程师共同制定项目概要书(如图1所示)和项目实施计划书。
    (二)体制建立阶段。根据策划阶段制定的计划书进行分工,制定项目进度表。项目分工架构图如图2所示。
    (三)实施计划阶段。基于项目进度及分工表具体推进项目实施,制定项目完成进度图(如图3所示)。针对实施阶段发现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或寻求指导的方式进行解决。
    (四)整理成果及答辩阶段。项目最终完成后,按照要求撰写项目报告书,并做ppt演示。教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出成绩。

    三、工作实习的评价

    本团队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不能“按部就班,千人一面”。而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没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体系是不可能实现的。通过评价反馈,既能“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又能引导其形成自主意识和发展方向。除此之外,更能帮助我们发现“偏才”和“怪才”,有意识的帮助其合理规划未来发展。目前国内尚缺乏普遍公认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本教学团队依据信息安全工程能力培养的特点,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能力评价体系。在工作实习评价方面,将评价指标分解为个人意识、学习态度、工作态度、目标达成、内容完成、实施过程、总结归纳、学习运用、压力承受、沟通交流、时间管理、任务执行、严谨细致、问题应对等14项。指导工程师根据评价指标对学生的评价打分如图4所示。
    根据评价结果找出薄弱点,个性化制定下一环节的培养计划,建立工程能力快速提升途径。

    四、本科生培养的成绩与产生的辐射作用

    自2010年开展了信息安全综合设计实践环节以来,共有90多人次到企业进行为期8周的工作实习。实习结束后有40%的同学签约信息安全及相关专业岗位,其中10%的同学签约实习企业,这些学生在企业工作近两年的时间,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曹中一 刘舜尧 工程训练中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 现代大学教育,2003,3:81-84
    周志平 郭素珍 张明轩 陈兰新 张星辰 高校学生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0(8):12-14
    [3]徐业滨 对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64-65
    [4]傅水根.认真探讨工程实践教学的理念、课程改革与基地建设[R].北京: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2002.
    [5]傅宇.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能力结构及其培养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25(3):79-80.
  •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