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计量经济学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分析与其控制措施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分析与其控制措施

收藏本文 2024-01-21 点赞:17523 浏览:7375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90048)
[摘 要]供应链融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等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近年来受到商业银行的广泛关注。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业务开展过程中面临较多风险,尤其是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信息传递风险等四种风险应予以高度关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控制相关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 供应链融资 风险分析 控制措施
作为一种现代金融创新产品,供应链融资业务打破了以往孤立评价企业信用的方式,考虑整条供应链各主体的综合评级,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等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自1999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国内首次将业务范围拓展到票据、仓单、货押等新的融资形式之后,最近几年,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为了扩展自身业务领域、提升银行利润,都在积极开发和探索供应链融资业务。本文在分析国内供应链融资业务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对供应链融资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与控制的措施,以有效减弱风险。

一、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主要内容与运作模式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一个产业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怎么写作,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商业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供应链融资并非某一单一的业务或产品,它改变了过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而是围绕某“1”家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供应链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怎么写作,通过相关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因此,它也被称为“1+N”模式。
由于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信息比较畅通,企业之间对交易对手的信誉、盈利水平、资本实力比较清楚,这就使得银行获得信息相对比较容易,信息获得成本大大降低。银行参与供应链融资一方面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增加了利润。另一方面,这种利润的增加相对应的风险较小。此外,对银行来说,开展供应链融资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扩大客户基础,提供营销成功率,降低客户营销成本,而且除融资业务外,还可获取更多的怎么写作收入。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是指卖方在采用赊销方式向写方销售货物时将应收账款相关权利质押给银行,由银行向卖方提供授信,并把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一种短期融资怎么写作。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一般是为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融资。上游中小

怎样写论文www.udooo.com

企业、核心企业和银行都参与其中,核心企业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承担担保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核心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银行则将关注重点放在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

2.保兑仓融资模式

对于短期流动资金流转困难的中小企业,可以应用保兑仓融资模式对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从而获得银行短期的信贷支持。保兑仓融资模式是在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融资企业向银行申请以核心企业在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业务。在这一模式中,需要生产企业、经销商、仓储公司、银行四方签署“保兑仓”合作协议,经销商根据与生产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向银行交纳一定比率的保证金,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专项用于向生产企业支付货款,由第三方仓储公司提供承兑担保,经销商以货物对第三方仓储公司提供反担保。银行向生产企业开出承兑汇票后,生产企业向保兑仓交货,此时转为仓单质押。

3.动产质押融资模式

动产质押融资是专为“存货类”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中小企业以银行认可的货物为质押申请融资。具体申请融资时,需要将合法拥有的货物交付银行认定的第三方物流仓储公司监管,不转移所有权。企业既可取得融资,又不影响正常经营周转。动产质押融资支持多种融资方式,包括贷款、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

二、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面临的四种主要风险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对供应链企业进行融资过程当中, 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 使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 或者资产不能收回从而遭受风险和损失的可能性”。供应链融资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内部管理风险、信息传递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其中尤以: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信息传递风险最值得商业银行关注并须时刻保持警惕。

1.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发生违约或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而使银行的本息不能完全收回或无法收回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三类:(1)违约风险;(2)敞口风险;(3)追偿风险。作为资金注入者,银行对供应链上企业的融资是基于交易背景真实性和自偿性,更加关注整条供应链的风险,更多的是对交易背景的评估。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对供应链健康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一旦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不存在,银行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此外,当核心企业在行业经济中的地位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出现有计划的“串谋融资”,核心企业倚仗其在供应链中的强势地位,要求并组织下游经销商向商业银行取得融资授信,再以支付预付款的方式提供给核心企业使用,此时,银行将面临巨大的恶意信贷风险。

2.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操作风险

银行操作风险是指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具体运行过程中,会因为操作不当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目前,虽然银行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通过物流和资金流的封闭控制,可将借款人自身信用状况与信贷资金安全进行有效隔离,但银行风险管理链条仍会显著增加,多风险控制细节使其操作复杂性远高于传统授信业务。因此,供应链融资业务实际上将部分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转移。根据有关调查,导致供应链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的原因可大致归纳成人为、流程和外部事件三大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既包括欺诈,越权等主观行为,也包括由于业务人员经验和能力不足导致的客观问题。

3.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在供应链融资中法律风险主要针对动产担保物权相关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将质押资产同授信主体充分隔离的过程中涉及较多法律问题。总的看来,供应链融资风险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式:(1)银行或其员工、写作技巧机构在法律上的无效行为;(2)法律规定和结果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3)法律规范的相对无效性。银行及其写作技巧机构的无效法律行为可能直接导致动产担保物权得不到法律保护,比如抵押权、质押权因没有登记而无效或抵押物、质押物不合格而本身违法,都会产生法律无效行为的风险,而在整个供应链融资业务中,此类法律风险危害最大。

4.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风险

我国的供应链发展并不是很完善,所以供应链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整体,因为处于供应链上的每个节点企业都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属于独立的经济实体,供应链实质上是一种未签订协议的、松散的企业联盟。因此,处于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企业之间容易发生错误或延迟信息传递,而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沟通不充分,对产品的生产以及客户的需求在理解上存在分歧,也可能给商业银行传递不正确或有偏差的信息,影响商业银行的判断,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

三、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对于一个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业务,安全是先决条件。供应链融资作为一个高收益高回报的行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风险的问题,关键要看如何去合理的规避和控制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过程中必须进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主要包括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等。但是,目前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如授信准入的把握未体现业务特性、过程管理缺乏有效的支持、业务管理和支持系统有待搭建等。针对上述供应链融资业务过程中的风险,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1.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信用风险的根源在于供应链企业管理不规范、对自身信用的管理与资信不足等信用缺失问题。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开展综合授信,银行的信用风险控制从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转变为供应链风险管理,因此,银行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信用评价体系,将融资方主体信用评价和单项业务评价进行结合,突出对交易进行评估。此外,商业银行可以运用信用风险屏蔽技术,通过全方位的考察,切实掌握交易可信任程度、交易风险的大小、企业进行交易的能力、交易对方信用度、交易过程等方面的完全信息,做出科学的评估

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udooo.com

,一旦发现某重要供应商可能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关联企业进行预防和改进,从而将风险化于无形。

2.操作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商业银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防范与控制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完善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流程和环节来防范与控制操作风险。供应链融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业务,它对产品设计、营销推广、风险管理、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业务环节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流程设计完善可以从文件/合同、产品设计、错误监控、结算/支付等环节进行,比如:商业银行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通过绘制操作流程图等途径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检查各个业务流程的设计是否科学有效。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组建高素质的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操作队伍。银行要通过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供应链融资业务操作人员的素质,打造出一支覆盖前、中、后台的专业化队伍,降低人员因素造成的操作风险。

3.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修订、法律环境等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对供应链运作产生负面效应,从而危及商业银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跟踪法规调整动态,是规避法律风险的良好措施。此外,要加强对产生应收账款合同的全面审查,以判断其合同背后交易的真实性及由此所产生的债权的可转让性。通过对用作质押的应收账款是否存在瑕疵进行全面的审查,来避免银行因基础合同的无效而产生信贷风险。最后,银行应当选择具有较齐全的分支网络、实力雄厚的物流公司合作,与其就双方权利、义务做出明确的约定。

4.信息传递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首先,建立信息技术平台。商业银行与供应链都需要借助信息化平台,将商业银行怎么写作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组织在一起,最终实现供应链上各个合作伙伴在运作成本和运作效率上的共赢。其次,银行可以通过跟其他商业银行、外界信息怎么写作商、大型交易市场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方式,与这些企业实施信息共享,保障信息流的畅通。通过这种合作,实现多方优势的互补,为供应链融资业务提供金融、物流、行业咨询等全面信息,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与供应链融资的不确定性,有效防范外部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刘永胜等著.供应链风险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P190,P191-193
杨晏忠.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7(10).
[3]何山.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长春: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杨国华.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年.
[5]刘占领.论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法律规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赵晓菊.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的控制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1999(5).
[7]裴瑾,尹玲.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2009(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