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计算机 >> 计算机毕业题目 >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和实践

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和实践

收藏本文 2024-01-30 点赞:24043 浏览:10871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论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方案,为师范类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其它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打下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16727800(2012)007021402
作者简介:任燕(1972-),女,贵州遵义人,硕士,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
0引言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程序设计和课件制作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良好品质和教书育人所需的信息素养、能在中等学校进行相应课程教学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师范类高校都会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多门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通常这些公共选修课都具有相同的特点:①都在机房上课;②都是考查课;③学时都是32;④一个教学班包含很多个专业的学生;⑤期末考核的形式多为做一个综合性的作业。因此本文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课程为例,探讨此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1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技术作为一种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来说,CAI技术的掌握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基本技能。《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这门课程在我校是第一批面向全院本科生开设的计算机公共选修课之一。此课程从2006年9月开课至今整整4年,已经面向2003-2008届6个年级的学生开设了8次课共22个班的选修课程,培训了共2 395名学生。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次达689人,由此可看出这门课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我们也发现,在每次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因为以下原因而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1)《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讲解理论知识时学生深感枯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上这一类课程的教师们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
(2)教室里人数太多,基础相差很大,在集体授课的情况下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一个班里学习的学生既有计算机基础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理科专业的学生,还有计算机基础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文科专业的学生。并且他们已有的计算机技能相差甚远,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掌握的技能目标也不同。
(3)学生上机操作时,平均一个机房里有学生108人,但教师只有1人,一次上机课对每个学生的辅导时间平均不到1分钟,实践操作过程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辅导而造成问题的积累,导致无法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最后丧失了学习信心。导致学生上理论课听不进去,甚至干脆逃课,上机操作课不是上网聊天,就是玩游戏。
(4)一周只有一次课,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上,隔一周后才在机房上机,导致学生听课时听得明白,到自己上机操作时则毫无头绪。
为了发现更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在最后一次实验报告中写上“对本课程的总结和建议”,并对这些建议进行收集和整理,为后面的教学改革打下了基础。
基于以上在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教学实施现状,在教学设计及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及手段上的改革。
2教学改革措施

2.1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引入了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
2.

1.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是确立项目。为了检查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整门课程的掌握情况,设计了一个综合项目:“每个学生根据所学专业设计一个综合性课件,采用所学的Flash等各种制作技术将课件制作完成,在期末提交相应格式的文件。”这个课件将作为期末考试内容。这个综合项目在上第一次课的时候就把它布置下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带着目的去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项目教学法的第二步就是“项目实施前的理论讲解”。为帮助学生独立完成这个项目,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对Flash制作课件的各种技术分章节进行讲解。
项目教学法的第三步是“项目实施时的指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的深度有所不同。
最后是“项目总结”。学生将项目做完后,还要写一个设计报告来进行总结说明,说明整个课件的制作思路、制作技巧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这样,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udooo.com

学工作中去。 
2.

1.2案例教学法

在项目实施前的理论讲解部分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在讲解时将各个知识点融入到实例中,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按章节又设计了一些案例: 比如在第三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 “多边形面积计算”课件的制作。此课件取材于小学数学,因此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容易理解。讲解前先让学生看看课件制作好后的效果。学生看了这样一个效果后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然其它章节也按教学内容设计了类似的案例。
通过每个章节案例的学习、制作, 不但掌握了Flash制作课件的各种技术,而且还对制作课件的流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来制作最后提交的综合课件,思路就会比较清晰,对完成最终的项目有很大帮助。
总之,通过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解决了前面所说的第一个问题。

2.2教学手段上的改革

教学改革的第一个方面是为提高教学效果,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此课件中包含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课后利用此课件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手段改革的第二个方面是因材施教。首先,将大班分成小班,比如某学期有156人选修,分成两个班,一个班79人,一个班77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108︰1”的状况;其次,在某些章节设计示范项目时根据文理科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案例,比如在第六章,相同的制作技术既设计了文科的案例“引导技术应用课件”,又设计了理科的案例“引导技术应用课件”,从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文理兼顾。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解决了前面所说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教学手段改革的第三个方面是加强了实验课教学。因每周只有一次课,以前是在多媒体教室上理论课,隔一周后在机房上上机课,为方便学生学习,将上课地点都改在了机房,这样每次课前一节使用机房多媒体教学软件“极域电子教室”的“屏幕广播”进行理论课讲授,后一节趁热打铁安排学生上机。将教学内容分块教学,让学生“少吃多餐”,容易消化吸收。学生上机时利用“极域”软件的“文件分发”将上机所需素材和作业发给每一个学生,并且利用“极域”软件的“监控”功能监视学生上机时的情况。充分利用机房现有条件,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实验报告也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改后大纲的特点是“精讲多练、加强实践”,把原来理论课占2/3、实验课占1/3,改为理论课和实验课各占1/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机理论。并且在总共只有32个学时的条件下,单独安排6个学时让学生完成综合实验,也就是完成前面确立的综合项目的制作。 
总之,通过加强实验课教学,为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也解决了前面所说的第四个问题。
3结语
通过以上改革,《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课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基础课知识,弱化计算机及各专业学科界限,赋予计算机选修课程新的教学价值。同时,可以整合与优化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大大改善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水强,伍雁鹏.试论高校网络工程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2\]张利桃,温红羽,高强.信息技术与教育学二学位课程整合的应用模式探究——以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
\[3\]任燕.浅谈师范类院校《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1).
(责任编辑:孙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