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计算机教学 >思想运用党十八大精神指导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系统概论课程教学

思想运用党十八大精神指导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系统概论课程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4-04 点赞:36976 浏览:16376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运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须遵循联系和发展规律,把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课程教材结合起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规律,把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课程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遵循和而不同规律,把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学生专业特色结合起来。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精神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教学
0450-9889(2013)04C-0025-0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的核心课程,“概论”课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即“三进”工作中,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在此,笔者探讨十八大精神进“概论”课须遵循的几条规律,以期对“概论”课教学中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有所帮助。

一、遵循联系和发展规律,把党的十八大精神与“概论”课教材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同时,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因此,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适应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了体现知识体系的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带进课堂,让学生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概论”课教师应该在教材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相关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融合到教材中,对原有教学内容作相应补充与更新。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历史定位。在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二章第三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教学中,要把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历史定位的这一新论断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及时了解党的理论创新和指导思想。
二是对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阐述。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八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第九章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三章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等章节的教学要分别对应融入上述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理论。
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作出新拓展。在第六章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中要加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作出的新拓展,全面认识党的工作与时俱进。
四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提出新要求。在第六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教学中,要把党的十八大关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具体详细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五是转变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新的关键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应融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转变发展方式”重要性的强调,加深对党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的认识。
六是对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新思路。在第九章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政治”教学中,要融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让学生真切了解党推进政治改革的决心。
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概括。在第十章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中要融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括,让学生在党的新理论引领下树立其核心价值观,紧跟党的步伐。
八是对创新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作出新表述。在讲述第八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要融入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两同步、两提高”新表述,让学生在新的目标中更有前进的动力,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九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出新部署。在讲述第八章第四节“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要把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融入课堂,让学生在理念和行动上跟上党的建设步伐。
十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突破。在讲述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时,要把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认识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指导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转变观念,成长为学习型、怎么写作型、创新型的党员。

二、遵循理论联系实际规律,把党的十八大精神与“概论”课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循着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路线进行的。而且,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掌握人类历史上积累起来的书本知识为主的认识过程。这就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成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的核心课程,提高实践教学实施的质量对于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积极性,“概论”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十八大精神传达给学生。从“概论”课课程的特点及可操作性和效果性等方面考虑,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的实践性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基本方法。第一,参观考察。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怎么写作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总体要求,“概论”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到党建工作较为突出的其他党支部进行参观交流活动,分享建设党组织的经验,探索提高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第二,社会调查。为了使学生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精神,“概论”课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走进人才市场”的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调查用人单位、求职者和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并撰写调查报告,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若干举措。
第三,观看视频。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党的十大大的内容,“概论”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观看党的十八大开幕式、十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公告、十八届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简历等视频。在观看之前,教师先进行宣讲,讲解本次观看内容要强化对哪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解,阐明要达到的目的。
第四,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召开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交流会,要求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新修改的《党章》,结合各自实际进行充分交流研讨,结合高等教育、文化建设、就业等和大学生息息相关的议题纷纷发言,最后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小组观点。
第五,比赛。“概论”课教师配合团委、学工部门,组织学生开展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的党团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或者辩论赛。“概论”课教师作为评委, 更易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肯定正确观点,澄清模糊观点,纠正错误观点。
第六,志愿怎么写作。组织学生以“美丽中国”、“生态建设”、“创新意识”等党的十八大关键词开展一系列的志愿活动。例如,建议学生将收集起来的塑料瓶做成形式各样的小模型,并在学校发起环保签名活动,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生态环保这个行列中来,更好地保护大自然。或者组织学生开展控烟宣传活动,向同学们发放控烟宣传册,主动给行人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烟草的巨大危害,并发自内心的支持控烟,主动戒烟,共创无烟校园。

三、遵循和而不同规律,把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学生专业特色结合起来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本是一条道德箴言,指导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对待不同意见。在《在美国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中,曾指出:“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是心灵的沟通和感化,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思想情感互相交流的过程,必须允许差别。
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科技和生态等方面。教学内容较多,而“概论”课课时相对较少,为了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在全面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别关注又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因此,在“概论”课中对专业不同的大学生进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宣讲时,必须遵循和而不同的规律。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教学内容各有取舍,并考虑开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党的十八大专题讲座。比如,“概论”课教师可以给食品专业的学生开设以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提及的“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

源于:论文查抄袭率www.udooo.com

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为主题的讲座;可以给生物系学生开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讲座;可以给国防生开设“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专题讲座,等等。
当然,要想保证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实施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概论”课教师就必须先熟悉学生的专业。而各学院(系)由于专业不同,生源不同,历史不同,各有各的情况,各学院(系)的学生因为同样的原因也各具专业特征。因此,“概论”课教师应该尽量长期固定在同一学院(系)教学,便于与该院(系)的领导、教师、辅导员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专业和特点,为教学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本书编写组.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潘翠兰(1981-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