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师 >> 教师师德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认识学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认识学

收藏本文 2024-02-11 点赞:4332 浏览:1234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以来,给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理念进行不断的实践探索,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
高生物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广大生物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因此,作为生物教师,一定要遵循正确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切实落实生物教学计划和相应的教学标准,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机会,争取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不仅要尊重努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要尊重个性突出、成绩较差的学生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udooo.com

。因为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具备同样的学习起点和智力思维。所以,教师要学会接近学生、理解学生、体谅学生,充分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背景及心理特征,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容易将注意力集中于优秀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了全班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我们要彻底打破这一现状,将提高所有学生的生物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从而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即重视逻辑思维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适时给予他们充分发挥的时间与空间,为进一步培养专业化人才奠定基础。现行的生物教材为多元化教学提供了发展空间,为学生学习更多、更感兴趣的知识提供了学习素材,以便于他们充分展示个性、发挥特长。

二、关注思维火花的捕捉与问题的生成,构建生态生成性课堂

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因学生的认知与智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相互之间会不断碰撞产生新的思维火花,从而使教学设计因为与原本设想的差异,而出现新的教学内容,这就体现了课堂教学问题生成的动态性。这个环节在课堂提问中也会经常出现。没有教师能在课前预设好所有的问题,很多问题都是伴随新的教学环境产生的,即便是相同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得出的结论也大不相同,一个答案,就会刺激其他同学的思维碰撞出新的想法,这些想法会更进一步的刺激学生的思维,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所以,教师要使课堂活跃起来,就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疑问”“错误”“争辩”等随时都会出现在课堂上的一系列的“状况”,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才智,加以融合和引导,促进问题的生成。
例如,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中,为了达成“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利用对照原则进行实验。”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讲解完实验后让学生思考詹生的实验设计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如有,应该怎样改进。“怎样改进”是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教学活动中,同学们开动大脑积极思考,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改进方案,而每种改进方案都可以有新问题生成。教师请几位同学作为代表讲述各自的方案,并让其他同学对其方案进行提问,这样一来,产生的新问题通过共同的思考而得以解决,同学也对“对照原则”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是集声、光、电于一体,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特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同时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如:讲授“减数分裂”时,这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精子的形成过程和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难点是要求辨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的图。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精子形成过程的分步动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情况。然后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主动获取大量的、有效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3]王仁君.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2(11).
[4]肖有明.新课改形式下生物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探讨[J].中学生物学,2005(7).
(作者单位 重庆市城口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