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工子女文化适应性教育策略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工子女文化适应性教育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3-02 点赞:9755 浏览:3516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工子女早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由于文化适应性教育不到位所导致的心理与行为偏差问题愈来愈严重。本文首先对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工子女文化适应性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介入策略展开探讨。
【关 键 词】学校社会工作;外来工子女;文化适应性教育;策略研究
1005-5843(2012)05-0062-03

一、研究缘起

当前,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结构已由最初的以青壮年单身外出为主逐步发展到举家迁移。有些人在城市结婚生子,有些人把在家乡的妻儿接到城市共同生活,有些人第一次外出时就举家迁移。外来工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多正处于身心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面临着成长环境和文化的改变。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从文化的区域上分,因地理区域中文化构成因素与结构关系上的差异,不同地理区域有时会呈现出文化上的差异。” 从诸多学者对外来工子女适应性教育问题的已有研究结论来看,无论是城市市民对外来人口的“排斥”、“歧视”,还是城市中外来人口的“边缘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文化差异和由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冲突的表现。当面临文化差异或文化冲突时,文化适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文化适应,本文侧重于个体的文化适应,是指文化发生转变后,个体所发生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的变化。对于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工子女来讲,要融入城市,文化适应是关键。如果不能解决他们的城市适应与融入问题,那么他们面临的将是既不属于城市又不属于农村的严重的社会归属问题。如果这些矛盾与冲突不能得到有效的调适,就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仅危及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顺利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从目前已有实践来看,单纯依靠学校与家庭的传统文化适应性教育支持体系显然力不从心。而学校社会工作作为针对有特殊困难、特殊问题学生给予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怎么写作,帮助学生成长的一支专业力量,却很少被提及。学校社会工作有没有必要介入外来工子女文化适应性教育的必要性,它有哪些优势,如何介入?目前无论是政界、学界还是社会工作界对上述问题都缺乏深入的分析。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工子女文化适应性教育的必要性

(一)外来工子女文化适应性问题的复杂性与多元化

据调查研究发现,第一代城市打工移民是以家乡为参照物的,是一种纵向比较。他们能够在比农村生活条件好的城市生存下来,就满足了,但他们的子女作为第二代城市移民,长年在城市生活,甚至在城市出生,是以有城市户口的同龄人为参照物的,是一种横向比较。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意义上的融入城市,更试图在价值观等方面融入这座城市。但由于种种因素,他们在社会认同、语言适应性、行为规范、学习适应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缺少归属感。没有城市户口,他们还是被看作农村人,尤其是对于那些一出生就生活在城市的孩子而言,他们无法判定自己是城市市民还是漂泊在异乡的“外乡人”,无论是对城市还是对农村都缺少一种“社会认同”,“边缘人”抑或“局外人”的自卑心理经常让他们无所适从。二是遭遇“语言障碍”。当人们从一个地方移居到另一个地方生活,如果能听得懂当地的语言,那么就会相对比较容易地适应当地生活。但由于我国“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实际情况,语言成为外来工子女融入当地生活的一个“门槛”。三是行为上不习惯。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有不同的要求。行为习惯上的差异,导致外来工子女受到来自城市人的“排斥”。四是学习跟不上。与城市的孩子相比,外来工子女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家庭教育等方面明显存在差距,这些往往成为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因素。

(二)现有文化适应性教育支持体系功能的有限性

针对外来工子女融入城市、融入“本地人”生活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学校、家庭这两大传统支持模式普遍缺位。就学校一方而言:首先,学校老师尚不具备足够关注意识,加之教学繁忙,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比较困难,没有投入一定的精力对这一群体学生开展特别辅导教育,外来工子女感受到的关怀较少;其次,学校的班主任及辅导员老师大多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不了解外来工子女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行为规律,无法进行专业辅导;第三,学校老师往往受“老师”这一传统角色的限制,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囿于传统的师生关系,而不能建立专业的辅导关系,无法保证辅导的效果。
就家庭一方而言,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无疑,家庭在外来工子女的适应性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作用。但从目前外来家长的情况看,家长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一方面,这些家长大多生活压力大,平时忙于赚钱,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子女的生活、学习、社交、情感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移民”身份,自身在融入本地人生活中就遇有障碍,人际交往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么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任其发展,要么就一味地埋怨、批评,这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鉴于上述支持体系功能的不足,外来工子女的文化适应教育问题亟需其他支持源的介入。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分支之一。目前,学界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界定虽然表述略有不同,但均强调以学校为工作场域,以学生为对象,以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地位不同于学校的教师,也不同于一般心理咨询人员,他们以平等的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udooo.com

身份介入,这种独特的角色和地位会在解决外来工子女文化适应教育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其他支持源替代不了的。
第一,价值理念与外来工子女适应性教育相契合。传统的适应性教育模式单纯以应对问题为目的,而学校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价值理念为支撑的专业助人怎么写作,它承认生命的价值、尊严和权利,对生命的成长抱有信心,认为每一个青少年都有成长向上的能力和动力。他们把学生看作是平等的和应该受到尊重的个体,重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以及“整体人”的成长。这样的价值理念可以促进外来工子化心理素质,增加主动交流的意愿,容易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发掘自身的潜能。第二,工作方式与外来工子女适应性教育相契合。传统的适应性教育模式强调“训导式”的工作方法,家长、老师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的关系是自上而下,呈现单向性。而学校社会工作对外来学生的关怀不仅仅是表现为单向性的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预防问题的发生以及注重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工作者以平等的身份通过面谈或小纸条的形式开展个案工作,或采用角色扮演、小组游戏等富有意义的活动开展小组工作,给予学生启发和开导,实现助人自助。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分析

(一)个案工作方法与小组工作方法相结合

所谓个案工作法,是指结合外来工子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适应问题,针对其中城市适应障碍较大的案主采取“一对一”方式进行辅导怎么写作。其基本目标是通过探究案主适应障碍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帮助这些孩子摆脱心理困扰和社会适应不良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其介入的一般步骤具体如下:社会工作者首先通过感同身受法、制造气氛法等技巧积极主动地与案主建立良好专业关系;对案主提供心理疏导,协助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点,改变自卑的不良情况心态;走访案主的班主任,让老师及学校了解其本人的具体隋况,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和案主的父母沟通,教授其亲子沟通技巧,帮助案主加强与家庭成员的沟通;最后,可以为案主提供必要的课业辅导和注意力集中训练,提高其参与学习竞争的积极性。
而小组工作法,则具有团体共同参与和成员面对面互动等特征。它的理念是小组成员共同应对相同的困扰,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组建不同类型的成长小组。在工作者的带领下,它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安排和小组动力,运用榜样示范法、情景模拟、竞赛激励、角色模仿等技巧引导外来工子女宣泄不满情绪、表达真实需要、形成正确的认知,获得归属感和社会支持。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团体中了解同伴的共性,并在互动交往的过程中提高人际交往意愿和能力。
可以说,小组工作法协同个案工作法可以整合更多的适应教育力量,群策群力,以最好的方式帮助外来工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二)治疗性工作模式与发展性工作模式相结合

治疗性工作模式着眼于个别外来工子女现阶段面临的心理问题与实际需求。在实践层面上,学校社会工作者针对这些心理与行为有明显偏差的外来工子女,可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协调可供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直接的,面对面的针对性怎么写作。它可以促使案主调整心理、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开发案主的心理潜能,强化案主个人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能力,帮助案主达到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
在采用这种补救性工作模式的同时,还应面向全体外来工子女采用发展性工作模式,着眼于促进这些孩子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在实践上,发展性工作模式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帮助不同年龄段的外来工子女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妥善解决心

摘自:学年论文www.udooo.com

理矛盾,开发潜能并促进个性的发展与人格完善。社会工作者可采用小组或团体辅导的工作方式,灵活运用鼓励、认可、启发、挑战、表扬、幽默、同意等专业技巧,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家庭、社区多方力量相结合

外来工子女文化适应性教育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要素,各要素须协调配合,有机融合成一张立体的监护关爱教育网络。
其中,学校是外来工子女文化适应性教育的主阵地,要开展以“平等、融人、互助、成才”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多组织一些适合本地学生与外来学生共同感兴趣的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助。
家长是孩子最早的启蒙教师,家庭亦是孩子最早的学校。学生在家庭中度过大部分时间,与家长的互动最为长久和亲密。外来家长们要挤出更多时间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及时与老师联系,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
学校和家庭均处在社区中。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大环境,是决定外来学生文化适应性教育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案主的过程中,可以与社区工作者密切合作,充分调动利用社区多种资源,帮助外来工子女尽快熟悉、适应周边环境。
四、结语
在未来数十年内,农民工,尤其是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的“流动——适应——融合”问题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移民适应移入地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城市居民发挥主体性,接纳和接受移民,达到两者和谐的过程。因此,外来工子女适应性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外来工子女适应性教育在学校、家庭等传统教育支持体系的努力下虽获得一定成效,但事实表明,仍不尽如人意。本文采用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倡导引进专业化怎么写作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构建一个矛盾的缓冲机制,协同学校、家庭及社区等多方力量帮助这些孩子改进心理与行为模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解决潜在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侯童,玉禾.优势视角的学校社会工作辅导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许莉娅.青少年生命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
[3]张林,李玉婵,吴彬彬.外来工子女在城市融合中的归属感与学校适应[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