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教育法学 >谈谈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谈谈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3-28 点赞:12580 浏览:4882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做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三步教学法”。
第一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育艺术的价值在于教师用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充满感情、满怀,搭架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千方百计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感,自觉地、能动地接受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使课堂效率再上一个新的水平。
1.要有的导语。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导入课题的前奏,巧妙的导语,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紧密结合课文内容的串联,能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为学生的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方式要灵活。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关键还在于教学方式的灵活。 在教学《茶馆》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品味作者的情感及文章的艺术性、趣味性和人文性。学生通过自己的品味,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秦仲义和庞太监的对话,通过朗读体会这些话语背后的潜台词,从中了解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也可以让学生朗读常四爷的台词,从中品味常四爷的性格特点。
3.图文并茂感染力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恰当应用简笔画,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除此之外,我在课堂教学中还运用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简洁明快的板书、课本剧表演以及电化教学等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
第二步:培养能力
培养能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针,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创新能力。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但要重视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更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创造方法去学习。使每一位听课者不仅为学生的大胆“质疑”和创新意识而鼓掌喝彩,而且为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友善的语气和学生讨论问题的精神所感动。
2.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多参与实践活动,比如,经常开展一些安全演炼活动比赛、体操表演赛、写字比赛、绘画比赛、歌咏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走出课堂,再生活中学习知识,如让学生收集好广告,并分析好在那里;让学生收集好店名,分析好在那里等,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首先是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段练,要重过程,不要过分计较实践结果。其次是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科学无禁区”,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再次是增强了学生竞争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力,使他们不怕失败,不怕挫折,能够经受各种磨练和考验,使他们争取早成为一名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3.阅读能力。在提高学生阅读效果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和积累,博采众长、扬长避短,教育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切实把学生带进浩如烟海的书的世界,把阅读当作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中吸取精神力量,使学生把广泛的阅读成为习惯,来增长学生的才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为了让学生广泛阅读我经常开展读书比赛、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此外我在课堂教学中还注意培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步:重视习惯
一个好习惯,能造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能毁掉一个人。对一个学生来说好习惯不是凭空形成的,要靠反复训练,所谓的养之有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法宝,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方法、行为坚持下去,以形成习惯。
1.耐心发动,逐渐加速。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比是会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udooo.com

开车的人,天冷时车打火后过一段时间才能快速行驶,一打着火就快速行驶,反而会灭火。一个人的学习习惯与之是一样的,要循序渐进。因此、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如学习了《我的母亲》一课后,我就让学生摘抄好词好句,或者仿写,或者谈读后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毅力,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2.稍有偏离,及时调整。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是自控能力差,在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容意出现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发现有偏离应立即作出调整,如,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历史故事、英雄人物,演一些情景剧、猜谜语、用自己情感去感染学生等形式来调整学生的偏离现象。其次,我还经常给学生讲爱迪生等科学家爱问为什么的故事,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在每讲完一课后总腾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质疑,因为,质疑也是一种调整情绪的好方法。每周我都安排一节讨论课,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某一个学生、老师、家长的看法,若发现思想有偏激者,及时加以指导并进行调整。
3.步入轨道,健康运行。就要按照良好学习习惯要求去努力,先是慢启动,继而是逐渐加速,在进行中不断调整,最后进入轨道,好习惯就像卫星一样,一旦进入轨道,就会沿着轨道不停地飞行。一学期下来,学生就养成了爱动脑筋、寻根求源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21世纪的希望。所以,实施素质教育,不能走形式,不能摆花架子,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这个神圣的使命:把素质教育深入、切实、持久地推行到工作中去。
对于1877~1879年曾留学英国,亲身感受过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和富强,并深受斯宾塞思想影响的严复而言,认同“进化就是进步”几乎没有太多的难度。在《天演论》中,他指出:斯宾塞“其为天演界说曰:‘翕以合质,辟以出力,始简易而终杂糅”。在斯宾塞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同自然界一样,有着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都是一个不断由简单到复杂,最终趋向善的过程。严复对此笃信不疑:“夫斯宾塞所谓民群任天演之自然,则必日进善,不日趋恶,则郅治必有时而臻者,其竖义至坚,殆难破也。……今合地体、动物、植物三学观之,天演之事,皆使生品日进,……此非一二人之言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严复在《天演论》中没有将上述赫胥黎在《进化论与学》中所述的那种“进化”也包含着“退步”的“悲观”的观点译出,而是忽略不计了,他一再强调“进步”的观念,充满信心地指出:“吾党生于今日,所可知者,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而已。”在将“天演”中“退步”的成分剔除后,严复的“天演”观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种单线“进步”的进化观。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udooo.com

以严复为例,如上所述,他曾对“人”的自由抱以无限的希望,然而,随着外在条件的改变,当欧洲不再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而陷入一战后浓重的思想危机时,他的态度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譬如平等、自由、民权诸主义,百年以往,真如第二福音;乃至与今,其弊日见,不变计者,且有乱亡之祸。”甚至起而抨击,转而维护中国传统的孔孟之道:“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此不独吾言为然,即泰西有思想人亦渐觉其为如此矣。”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类似于严复的这种“善变”并非只是一个个案,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每当中国社会大的政治变局发生之后,那些原先曾被人普遍接受与认同的思想(如人的自由),其“优”与“适”便常常被质疑和追问,虽然不能排除这种质疑和追问的合理性,但这种“善变”,毕竟对于国人更深入地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认识问题不利。从而给予国人以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与自身的方式进行的。可以说,正是因为国人对进化论思想的接受重点并不在于论证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界万物的演进过程,而在于获得一种看待世界与自身的全新方式,为改变中国社会现状获得一种合理的依据,最终使得进化论思想从一种自然科学理论升格成为了一种进化论世界观,进而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陈兼善说:“我们现在放开眼光看一看,现在的进化论,已经有了左右思想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宗教之精神、政治之设施,没有一种

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udooo.com

不受它的影响。”此语可谓名至实归,但诚如前所述,其中所造成的缺失也是我们必须看到的。
参考文献
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科恩,科学中的革命[M],鲁旭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M],何兆武,何冰,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5]赫胥黎,进化论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
[6]严复,天演论[A],王栻,严复集:第5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7]严复,原强[A],王栻,严复集:第1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8]周作人,人的文学[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9]严复,论世变之亟[A],王栻,严复集:第1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