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教育社会学 >视域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中印边境经贸小结

视域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中印边境经贸小结

收藏本文 2024-01-28 点赞:14607 浏览:6056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边境不再是人为阻隔生产要素流动的非贸易壁垒,而是促进国际专业化分工和形成循环因果积累效应的天然地理因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印边境贸易的专业化模式和贸易模式以及边境贸易政策对中印边境贸易的影响,以论证中印两国经贸的比较优势在边境地区的空间整合,最终推动中印边境贸易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边境贸易;乃堆拉山口
0257—5833(2012)10—0051—09

作者简介:李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上海 200020);常亚青,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讲师 (上海 200237)
边境贸易是毗邻国家之间特有的一种经济贸易形式,它既是一种初始形式的国际贸易,又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①。世界贸易组织(WTO)把边境贸易定义为“两国边境地区居民和企业在距边境线15公里以内地带从事的贸易活动,其目的是便利边境线两边的人民互通有无”。
因此,在考察和分析边境贸易这类特殊形式的国际贸易时,必须将边境的地理因素考虑在内。由于存在“国界”,边境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动,一直以来被认为会受到各类非经济因素的限制。然而,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这种看法,使得边境贸易与地理条件之间的天然联系,成为国际专业化分工和循环因果积累效应生发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新经济地理学的视域下,尽管中印边境贸易在历史上饱受挫折,其当下交易规模也不大,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中印高层政治往来日益频繁,中印边境贸易的专业化模式和贸易模式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最终带来边境地区两国国民福祉的增进。

一、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的边境贸易

传统经济地理学认为,边境相当于一种非正式的贸易壁垒。边境人为地阻隔或增加了消费者或生产者的市场中心距离,导致运费和商品消费的升高,从而限制了市场规模和消费者数量,使得边境地区成为经济发展的荒漠地带。
然而,与传统经济地理理论不同,新经济地理学将边境视为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天然屏障,边境贸易是推进贸易合作与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认为,正是因为“国界”,在中心—模式中起关键作用的产

自考论文www.udooo.com

业关联效应,并不能导致世界人口向有限几个国家集聚,却能产生一种专业化过程,使特定产业向若干个国家集聚
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由此改变生产要素集聚的地理分布,以及地区间乃至国家间的资源分配结构,造成需求偏好、技术成本和要素禀赋的国别差异。边境贸易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上述差异累积的内生性结果。
一方面,边境贸易通过改善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以缩短贸易运输距离,从而引发消费者和生产者在边境地区集中,加强商品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一体化的集聚效益;另一方面,在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下,边境地区的竞争优势以及国家之间的分工与专业化模式也将得到自我强化,形成循环因果积累效应,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向边境地区集中。由此,新经济地理学解释和论证了比较优势在边境地区的空间整合。可见,同样是从对“边境”经济学含义的解读出发,新经济地理学从动态的和发展的视角得出了与传统经济地理学截然相反的结论。
我国地域辽阔,边境线绵长,接壤国家较多,所以边境贸易是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古代的丝绸之路、近代民间的马帮等都因边境贸易繁荣而形成。建国后边境贸易逐步恢复并发展起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一些延边地区的开放,边境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李光辉:《加快边境经济贸易发展 提升沿边开放水平》,《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由于延边地区多是相对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就对促进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增加边境地区就业、推动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的市场化、培育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李光辉、袁晓慧:《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边境贸易政策研究》,商务部课题报告,2008(11)。
中印边境贸易也是旨在改善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中印边境贸易的历史演进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境贸易往来古来有之,两国边民之间也经常互通有无,国内甚至还有少数民族跨境居住。中印边境贸易主要是以西藏、云南为主,其中西藏对中印边境贸到的作用更大。
首先,西藏的西南部由于与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四千多公里
杨平学、张增明:《乃堆拉开放影响及对策建议》,《南亚与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3期,第35页。
在中国与南亚之间的边境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建国后的1953年,按人民币计价的西藏边境进出口总额为1387万元,1956年增长到2950万元,1957年为2878万元,此后西藏边境进出口总额下降,1972年仅为124万元;1986年西藏边境进出口总额有所恢复,为2876万元,1989年增长至5205万元,1993年更是跃至7760万元,1994年竟然突破了亿元大关,到了上个世纪末,西藏边境进出口总额已接近10亿元
参见陈继东《西藏开拓南亚市场及其特殊性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44页。
进入新世纪后,西藏的边境小额贸易发展迅速。据拉萨海关和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的数据,2004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实现的进出口总额为9052万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0.5%;2005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12,220万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上升至59.5%;2006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达1.76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3.6%;到了2007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占西藏外贸总值的六成以上。在历史上,印度就是西藏的主要贸易对象,南亚各国商人往来于西藏者人数较多,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西藏就有八百多户印度和尼泊尔商人,约占西藏商户总数的四分之一
参见谷维恒《茶马古道历千年》,《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2月21日。
在乃堆拉山口重新开放之前,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很多尼泊尔商人利用尼印边境开放和零关税的优惠条件,将樟木口岸进口的中国货物“转口”到印度东北部,使得尼泊尔成为中国与印度的贸易中转通道。或者通过中印边境的里普列克山口和什普奇山口这两个相对重要些的贸易通道来进行边境贸易,但里普列克山口的道路是一种骡马道,车辆尚无法通过;而位于中国西藏与印度喜马偕尔邦的交界处的什普奇山口,其气候和交通的客观条件均比较恶劣,每年的交易额仅几十万美元。目前西藏的沿边地区已形成312条对外通道,44条常年性通道,268条季节性通道,其中有85条都是通往印度的
参见陈继东《西藏开拓南亚市场及其特殊性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7页。
其次,云南与印度的边境贸易主要经由缅甸来进行,印度的一些高层人士曾认为,云南是印度陆上沟通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最便捷的通道
《良好的开端,光明的未来——中印缅孟经济合作与发展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古道基础上修筑的重要军事要道——中缅公路(即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的南线,由印度的阿萨姆邦东北铁路终点雷多经缅甸西北欣贝延,从密支那南下至八莫、南坎到达碗町,最后沿滇缅公路至昆明,全长1731公里。),实现了中国和印度的连接,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中国抗击法西斯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中印边境乃堆拉山口的边境贸易

中印边境贸易不得不被誉为“西藏至南亚陆上丝绸之路通道”的乃堆拉。海拔四千多米的乃堆拉(Nathula)山口,位于中国西藏日喀则地区东南部亚东县与印度的交界处,藏语意为“风雪最大的地方”,是连接西藏与南亚的经济枢纽,也是古老“丝绸之路”南线和茶马古道的重要口岸,对于中印之间的贸易来说至关重要。
西藏的亚东县地势较为开阔,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海拔不足三千米,气候温暖湿润,景色优美,自然条件在西藏境内算是比较优越的,与邻国传统的边境贸易通道也比较多。早在十九世纪末,亚东就被开辟为商埠,并一举成为西藏与印度、不丹、锡金之间的贸易枢纽,是当时西藏的三大商业市场之一。
坐落在亚东县的乃堆拉山口是中印边界若干个山口中海拔相对较低、通行条件最好的山口,它距离亚东县仅五十多公里,距离拉萨不过四百多公里
唐璐:《印度军界反对向中国开放贸易通道乃堆拉山口》,《国际先驱导报》2004年6月11日。
距离印度锡金邦的首府——甘托克仅四十多公里(印度锡金邦近年来着力发展从甘托克到乃堆拉山口的旅游怎么写作,从乃堆拉山口到甘托克底道路虽不宽阔,但路况不错
唐璐:《乃堆拉山口开放后对中印缅孟区域合作的几点思考》,《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第4期。
),而甘托克至噶伦堡也仅五十多公里,噶伦堡至印度阿萨姆走廊的铁路枢纽西里古里仅八十公里,西里古里至印度孟加拉湾的港口大城市——加尔各答不到四百公里,所以乃堆拉山口至加尔各答的距离总长仅为五百多公里,不比乃堆拉至西藏拉萨之间的距离远多少
杨平学、张增明:《乃堆拉开放影响及对策建议》,《南亚与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3期。
恰恰是由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乃堆拉目前依然是中国西藏通往南亚、进入印度洋的最便捷通道。
乃堆拉山口曾是发挥了西藏对南亚贸易通道作用的众多通道之一,其边境贸易状况的繁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印两国政治的影响。上个世纪初,乃堆拉山口边境贸易通道的年交易额最高时能达到上亿银元,占当时中印边境贸易总额的80%以上
杨雪婷:《中印边境贸易古道7月重启》,《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6月20日。
1947年印度独立后,乃堆拉山口的边境贸易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1954年中印签署《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后,两国的边境贸易进一步快速发展起来,到了1957年,每天就有700多人和1000多头骡子往返在乃堆拉山口。那时印度主要进口羊毛、动物皮革、牦牛尾巴等物品,通过出口服装、烟草、肥皂、劳力士手表甚至分解的汽车来换回成袋的中国银币。然而,这一切繁荣却在1962年中印短暂的边界战争爆发之后嘎然而止,当时中印两国相继撤销了原边贸市场的海关等

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udooo.com

机构,两国的边境贸易也陷入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冰封期。
1988年12月,印度总理拉·甘地访华,成为中印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印两国签署了《关于恢复边境贸易协定书》,一度中断的中印边境贸易开始慢慢解冻。中印两国的领导人在此次会晤期间就中印两国的边界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双方均表示边界问题不应成为中印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障碍,并在此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重申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公然表示不允许流亡藏人在印度从事政治活动。拉·甘地的这次访华极大地改善了中印双边关系的紧张氛围,之后两国部长级以上的高级互访和交流开始明显增多。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主题,中印两国的政府都为谋求经济发展而采取积极的态度调整外交政策,中印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1991年底,李鹏总理访问了印度,中印双方签署了《关于恢复边境贸易的备忘录》,1992年,中印两国又签订了相关文件,中印的边境贸易终于开始恢复。2003年6月,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访华,中印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和《关于扩大两国边境贸易的备忘录》,强调经贸合作是中印发展双边关系的重点,并决定开放乃堆拉山口。但这一举措遭到印度军方的反对,2004年瓦杰帕依在印度大选中落败,印度政府在军方“国家安全比经济重要”的论调压力下,只得推迟乃堆拉山口的开放时间,派出由国防、内政、情报和海关等部门高官组成的联合小组到乃堆拉山口视察。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中印两国签署《中印联合声明》,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到了2006年,乃堆拉山口中方一侧的仁青冈和印方一侧的昌古边贸市场的正式建成,开放乃堆拉山口的集贸条件已经具备。就在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仅仅5天之后的2006年7月6日,中印两国政府终于达成协议,重新开放中断了长达44年的乃堆拉山口边境贸易通道,中印之间的边境贸易开始进入新时期。由于印度的昌古市场并未建在昌古,而是建在离乃堆拉山口仅约七公里的锡拉塘,按照对等原则,中国把新的仁青冈市场建在了半山腰的洞青冈。占地面积约六千多平方米的仁青冈市场建在一个平坦的山坡上,整个市场的主体是一个长方形的室内交易大厅,此外还配有停车场、仓库、办公区、招待所、餐厅、银行、电信、邮政、联检等。现在中印双方交易的主要商品有办公用品、床上用品、丝绸、瓷器、日用小商品、中药材、服装、羊毛、布料、糖、大米、面粉、糖果、印度香、饼干、化妆品、大米、漆器等。
当时,政界和学界都认为乃堆拉山口的重新开放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性举措,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时任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的郝鹏表示,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将成为改变边境地区经济封闭状态、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并带动交通、建筑、怎么写作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孙仕海研究员认为,“这条道路的重新启用,对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扩大双边贸易,还能配合国家的西部开发,具有战略上的意义。因为一旦青藏铁路开通,受益的不仅是西藏,还能惠及四川内陆省份,同时中国和南亚的边境贸易也将由此兴盛”。中国驻印度使馆商务处的经济商务参赞刘如宁认为,乃堆拉山口的重新开放具有三个重要意义,即大大缩短了中印两国的贸易距离、促进了拥有23亿人口的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潜在商品市场的陆路连接、恢复了中印丝绸之路、大大减轻了中印航海运输的负担。
学者们对乃堆拉山口的边贸贸易额的预期也很乐观。例如,印度锡金邦政府的相关调查显示:如果乃堆拉口岸贸易发展顺利,2007年该口岸贸易额将达到20.6亿卢比(约合4700万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35.3亿卢比(约合8023万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57.4亿卢比(约合

1.3亿美元)

商务部:《印度称乃堆拉口岸的再开通将有助于中印边境贸易发展》,http://in.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0607/20060702593558.html。
中国的一些专家甚至估计,乃堆拉山口第一年的贸易额就将超过2亿美元,而印度专家的估计数字则是达到每年5亿美元。
但事实却同预计相去甚远。来自亚东县商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仁青岗市场进出口贸易额为人民币158.01万元,2007年是613.74万元,2008年是848.41万元,2009年截至9月28日的统计数字是447.51万元。四年的总贸易额仅有2067.67万元。2010年之后,情势略有好转。一是双方边民经过几年的相互熟悉后,开始逐渐取得信任,对边境贸易的各项优惠政策也有所了解,逐步加大了贸易量;二是在经过初期的资本积累后,边民用于边贸互市的资金逐渐充裕;三是乃堆拉边境互市贸易开放时间从以前的3个月增加到现在的7个月,即从每年5月1日起至11月30日止。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亚东乃堆拉边境互市贸易总值达到5434.3万元,创下6年最高纪录,比2010年增长49%,其中进口4237.6万元,同比增长61.5%;出口1196.7万元,同比增长5.2%,6年边境贸易累计超过1万亿元。尽管如此,但是从在双边贸易中的占比看,中印边境贸易规模仍然较小,2011年仅为0.114‰(见图1)。

四、中印边境贸易政策对边境贸易的影响

中印边境贸易的发展状况除了受中印两国政治状况的严重影响外,还与中国和印度的边境贸易政策息息相关。
在中国方面,中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并将继续支持中印双方的边境贸易。中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大举支援西藏地区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在交通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员和技术,努力发展西藏的地区经济。上个世纪末,中国开始在边疆地区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并以此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修建公路和铁路设施。交通的便利化使得商品可以很快地进入西藏的边境地区,活跃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并提高了边境人民的生活水平,民族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和发展,为实现边疆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还对中印的边境贸易实行优惠政策,比如在乃堆拉山口的仁青冈市场,2007年至今中方的市场管理部门对前来交易的印度商人给予免征税的优惠,并且在仁青冈市场的交易大厅中特意为印度商户保留若干个摊位。
而在印度方面,很多边境贸易政策还可以向更有利于中印双方边境贸易的方向改革。由于中印之间的边界问题长期存在,印度在发展边境贸易的同时总过分考量其国家的领土安全,一直习惯从军事安全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在边境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印的边境贸易活动。1988年,印度开始推行新的边境政策,即始于印度第七个五年计划(1988至1993年)时期的“边境地区发展计划”(BADP),其重点是兴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并优先发展贸易和

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udooo.com

旅游业,提高当地民众的安全意识,实现该地区的均衡发展。但“边境地区发展计划”在中印边境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邵育群:《关于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推行新边境政策的个案研究》,《南亚研究》2009年第3期。
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地区经济融合的考虑,印度政府于1999年针对中印边境将新边境政策推行至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印度政府于1987年2月20日单方面在同时与中国、缅甸、不丹相邻的印度东北部宣布成立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但中国政府从未予以承认。根据印度2001年的统计资料,83743平方公里的“阿鲁纳恰尔邦”设有16个县,拥有1091117人口)。这样就使得印度的新边境政策覆盖了包括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在内的共17个邦的94个区的362个街区,拥有长达15106公里的边境线
印度政府对“边境地区发展计划”投入了大量资金,仅在2006至2007年就提供了52亿卢比的资金。在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与中国相邻的地区,“边境地区发展计划”的具体项目数量和资金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我们明显地看出,印度政府实施的“边境地区发展计划”在印中边界的拨付资金数和项目个数大致上呈现出递增趋势,且印度政府实施的“边境地区发展计划”在印中边界拨付的资金数和项目个数历年来基本都能占到全部边界拨付资金数和项目个数的半数以上,足见中印边境贸易对印度边贸的重要性。2006年5月,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CCEA)决定在“阿鲁纳恰尔邦”对七条战略道路(其中有两条为盆地内干线)进行修建,所以2006—2007年“边境地区发展计划”的拨付资金数大幅增加。印度政府还计划沿印度与中国西藏地区之间所谓的“实际控制线”(The Line of Actual Control)修建二十条道路,目的是改变“阿鲁纳恰尔邦”对基础交通设施与印度其他邦相比较为落后的状况,并将这项政策视为印度“东向政策”的一部分,着重加强印度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融合。虽然印度政府的“边境地区发展计划”所拨付的资金和项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印边境贸易的发展,但与中国相比,印度的支持力度明显小很多。与西藏相比,印度“阿鲁纳恰尔邦”的基础设施与经济水平和西藏相比都相差甚远,致使印度政府认为“阿鲁纳恰尔邦”远远比不上西藏的事实已经影响到了印度边境地区的安全甚至国家利益,所以开始将兴盛“阿鲁纳恰尔邦”提到日程上来。
2008年,印度对“边境地区发展计划”的成效进行了调查研究,然后调整了新的指导原则,让边境各邦政府更多地参与“边境地区发展计划”的具体制订,并强调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为边区人民提供更多的谋生机会
“Empowered Committee Discusses Revised Guidelines for BADP, ”Thaindian News, May 13,2008.
另外,印度政府虽鼓励发展边境贸易,但却单方面地提出了以上世纪中叶双方交易的商品为蓝本的15种进口商品(包括纺织品、毛毯、农具、酒、、茶叶、大麦、大米、植物油和草药等)和29种出口商品(包括纺织品、毛毯、农具、酒、、茶叶、大麦、大米、植物油和草药等)清单,不允许印度商人进口清单外的产品,而且查验非常严格,稍有关的产品就会予以没收,严重影响了印度商人在中印边境贸易中的收益,也影响了乃堆拉山口的边境贸易活动。所以“阿鲁纳恰尔邦”负责人认为“边境地区发展计划”对“阿鲁纳恰尔邦”的支持与印中边境急剧增长的边境贸易需求不相符
Ashok Sharma, “Arunachal Asks Centre to Facilitate Border Trade, ”The Financial Express, January 21, 2008. http://.
并极力要求扩大边境贸易的范围,比如增加口岸、扩充贸易商品的种类等。仁青冈边贸市场上的管理人员和商家门也经常抱怨印度政府对双方交易品种的限制过于严格,那被许可的商品清单中的商品主要以原材料为主,随着两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倾向于购写经过深加工后的商品,而许多对现代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商品又未被列入清单,从而导致中印边境贸易的标的物难以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

五、进一步加快中印边境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印边境贸易作为中印双边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重点发展。虽然中印边境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两国政治的影响以及印度对中印边境贸易的态度,但我国依然可以从本国角度来进一步采取一些切实的对策来促进中印边界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1、开辟新的中印边境贸易通道

前文分析指出,与高等级公路对接的乃堆拉通道的开放,无疑对促进西藏的对外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也已经成为带动西藏对外贸易的龙头之一。所以笔者认为,应该迅速开辟新的中印边境贸易通道,加强口岸贸易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适度引入民间资本的参与。乃堆拉山口边境贸易的开通在中印经贸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因青藏高原在地势、气候等自然因素方面的制约,乃堆拉山口的贸易活动至今

学位论文www.udooo.com

仍不太活跃,交易的运输成本与时间成本也相对较高。为此,选择另一条在地势、气候与道路建设方面条件更为优越、运输成本更低的边境陆路贸易通道势在必行,这条通道可能就蕴藏在“云南—缅甸—孟加拉国—印度”之中。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提出关于建设滇缅孟印陆路贸易通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陈继东:《中国—缅甸—印度陆上贸易通道建设初探》,《南亚研究季刊》1998年第2期。
可惜并未引起关注。2007年中印两国在自由贸易区联合可行性研究中,再度将云南迅速提升到中国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地位,云南正日益成为中印经贸合作与交流的活跃地区。比如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好地处我国320国道﹑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的结合部的姐告边境贸易区,让它作为中国通向缅甸乃至泰国、孟加拉、印度等国的重要陆地桥梁和纽带之一,促进中印边境贸易的开展。为此,中国政府要加大对云南国际通道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还要鼓励民间资金积极介入中印边境贸易。

2、设立中印边境贸易合作特区或自由贸易区

边境贸易应该改变单一边境贸易的旧格局,构建外贸、边贸、外资相互交叉、相互支撑的立体多元化的边境贸易合作特区。边境贸易合作特区可根据沿边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和毗邻国家的产业特点来制定边境经济合作区优势产业目录,凭借自身独特的生物、矿产、环境资源优势,通过体制创新来逐步开展国际合作、承接中东部地区甚至国际产业转移,并吸纳先进生产技术。应赋予边境贸易合作特区“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努力使中印边境贸易合作特区成为新时期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重要载体,集贸易、加工、仓储、旅游为一体,并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让特区的管理委员会享有省级外商投资、进出口贸易、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加工贸易审批和管理权限,允许特区开展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边境贸易、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业务,并允许外商用人民币投资兴办企业来从事边境贸易,切不限制外商在特区内设立企业的条件、持股比例、投资方式、产品内外销比例。笔者认为,亚东是一个比较适合做中印边境贸易合作特区的地区。亚东口岸从帕里镇直到阿桑村,中间以县所在地下司马镇为核心。下司马镇向西可以直接到乃堆拉山口,向东则可以到里拉山口,向北通至上亚东,可以直到帕里镇。由于这一带的山口通道较多,公路交通也比较便利,并且拥有非常重要的乃堆拉山口,所以亚东具备全方位边境贸易的良好条件
肖怀远:《西藏边贸市场建设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7页。

3、优化边境地区的市场和法制环境

中印两国边境地区由于历史和宗教文化的影响,边民往往受以往依赖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和政府帮扶的思维禁锢,缺乏竞争和参与意识,以至于边境地区未能充分地市场化。西藏边贸企业的自营进出口权还主要集中在一些国有企业,民营、私企甚至个体经商者通过购写进出口许可等方式已经间接地成为西藏开展边境贸易的主体,而边境地区又恰恰缺乏对这种中小企业及个人的信贷支持和信用担保,使得它们难以很好地壮大起来。另外,边贸市场的管理水平不够高,法制建设也比较滞后,局等维护法律和市场秩序的机构较少。应根据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来深入贯彻落实《外贸法》、WTO的法律制度和国际通行规则,并完善相关的配套法规和措施,规范好边境贸易活动。还应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整顿边地贸易经营秩序制止检测冒伪劣商品出境的通知》,严厉打击检测冒伪劣,充分发挥好海关、商检、工商、对外经贸及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监督职能,净化和优化边境贸易的法律环境。

4、通过政治手段要求印度降低贸易壁垒

目前影响中印边境贸易的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通道问题,而是印度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壁垒问题,尤其是非关税壁垒。印度更鼓励向中国出口商品而不是从中国进口商品,印度在乃堆拉山口所许可的商品清单上,出口商品的种类远大于进口商品的种类。另外,印度出于维护其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常把中国作为其反倾销的目标,印度的反倾销调查主要集中在化工、轻工、纺织、钢铁、金属领域,而这些都是印度与中国的技术水平、产品结构都比较接近的领域,从而容易与印度本国的相关行业形成竞争,所以容易使中国的出口企业的利益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贸易壁垒不降低,即使开通更多的

学术论文下载www.udooo.com

山口,对我国的边境贸易活动也难以带来多大利益。

5、对边境贸易给予更大幅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各类资本进入边贸市场。比如可以对中印边境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项下以实物支付的进口商品以及作为劳务人员报酬的商品予以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还可以对减半征收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由财政全部返还给地方,并将这些返还款项全部用于支持边境地区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

(责任编辑:晓 亮)

A Study on the Past, Present and Prospect of Sino—Indian Trade Relation

Li ling Chang Yaqing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 the border is no longer the artificial barrier to stop factor flowing from one side to another. In fact, border is nothing but natural geography factor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and cycle accumulation cause and effect law. 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nfluences of specialization patterns, trade patterns and border trade policies to the Sino—India border trade are studied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trad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wo countries in the border region, and ultimatel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ino—India border trade.
Keywords:
New Economic Geography; Border Trade; Nathula Path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