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历史教学 >高校就业问题要求

高校就业问题要求

收藏本文 2023-12-22 点赞:17470 浏览:808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关心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几个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高校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空间迅速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真的是由于高校的扩招造成现在的局面吗?我认为扩招不是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应该从总体上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

(1)大学毕业就是精英。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但广大学生及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就是“精英”,一定的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家长过分在意单位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起点待遇等。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应届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的价值都是很有限的,因此更应该理性的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2)高学历就有高就业能力。
这是目前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二、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三、大学生自身的不良就业心态。

现在毕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心理问题:(1)盲目攀高心理,一些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是由于就业期望偏高、对已有工作机会不满。过分追求高薪金,追求城市工作,追求办公室或机关所谓的“体面”和“轻松”的工作,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不现实的;(2)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依赖心理,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和进取精神,不敢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不愿独立进行求职活动,而是希望同学、家长或朋友相联甚至由他们出面与单位洽谈,如此当然难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少学生因此产生精神不振、沮丧、失望、脆弱等心理现象;(3)自卑导致的焦虑和失望心理,有些毕业生由于性格较内向

中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名校的学生有优势,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稍有失败就会情绪一落千丈,对就业悲观失望。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注重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要求他们在课本知识上的加强,而是全面的综合能力。中国的教育历来重知识,轻技能;重书本,轻实践;重智商,轻情商,高校不能以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及时调整。在培养方式上为每个学生提供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职业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识别与自我选择。在教学管理上要充分体现灵活性,要实行真正的学分制,落实弹性学业制,加大选修课比例,允许跨学科、跨系选课;推行双学位、双专业及辅修制度;组织特长班或联合班,培养各类尖子生及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中要体现生动性,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励和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给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提供实施渠道,使毕业生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所长。

二、发展职业培训机构。

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在校期间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到工厂和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先从感性上认识社会,使所学的职业技能得到应用的机会。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在校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三、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针对目前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的不健康的就业心理问题适时的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对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能力倾向等进行心理分析,帮助他们正确判断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减少就业的盲目性。作为教师应尽量收集并向大学生公开每年不同专业毕业生流向、就业率、薪酬水平;近年前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笔试和面试内容;全球性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各行业的现状、龙头企业的相关情况,以及需求等资料,以便大学生参考,更好地调整自己,争取找到合适的工作。
传统的就业指导是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环节,从属于教学活动,作为教学的最后环节。然而,在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气候下,就业指导完全可以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可以满足学生对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高校、社会、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朱大鹏(1980-),男,助教,学历:本科,籍贯:辽宁铁岭。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