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谈谈风景名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体制革新与对策

谈谈风景名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体制革新与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1-30 点赞:5403 浏览:141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国目前景区管理体制概况
我国从1979年开始建立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自1982年我国正式建立风景名胜区制度以来,截止2012年底国务院共批准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5处,面积约10.36万平方公里。国家重要风景名胜资源没有统一的具有排他性管理权的管理机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城建司下属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管理,且只是“业务指导”没有响应的管理职责。根据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2006年颁布实施了《风景名胜区条例》相关规定,各地方相继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立了景区管理机构。目前我国景区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两种:设立风景区人民政府,如张家界的武陵源区人民政府;设立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局)。
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实情况与当年制定国家和地方法规的经济体制背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而导致景区开发、建设和管理的利益驱动机制完全变化。尽管《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条例》都对地方政府管理作出授权,但是授权模糊,地方对风景名胜资源的管理没有明确的使命,没有直接负责人,地方政府对具体风景名胜资源的管理没有完善的立法依据。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主要靠行政命令,往往存在“政绩工程”的影子。风景名胜区主要由地方政府管理和经营,由于管理者的任期和政绩受地方政府政策目标的影响,缺乏长期保护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机制。
同时,国家对风景名胜资源合理利用的监督手段和方法还不能完全到位,管理信息不对称也较为严重,用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资金没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有效保障,地方政府对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投入没有明确具体的责任。地方管理者可以测量的经济产出和旅游收入是政绩,不可测量的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成绩缺乏有形展示,不到一定程度,不会对管理者有负面影响。在有些管理者看来,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国家资金投入不够。体制问题加大了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即使国家投入再多的保护资金也很可能起不到保护资源的作用,甚至有限的国家资源保护投入也未必用于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更多的可能是用于商业性开发。到目前为止,在政府经营的景区,保护资金由谁来投入,还是一个“真空”问题。国家财政拨款对于众多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再加上国家和地方所制定的法规的不完备、不配套,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各地景区管理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体制不顺、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问题,给景区的保护、开发和建设带来了困难,并使新景区的开发建设难以按市场经济运作。面对迅速增长的旅游需求,在风景名胜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包括黄山、桂林山水等10余处著名风景名胜区部分景点的30%或50%经营权已经由当地政府转移给企业。其出发点很可能是寄希望于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对于这种做法存在相当大的争论。支持景区经营权转移给企业的一方认为这样可以解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资金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快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过程,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反对者认为,风景名胜资源不具有再生性,一旦破坏,无法挽回。如果把风景名胜资源,尤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资源的经营权交给企业,旅游资源成为“公用地”,企业在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进行过度开发和利用,会加快风景名胜资源的“折旧”速度,从而使风景名胜资源成为少数人发家致富的工具。要使国家风景名胜区更加深入、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国家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udooo.com

和地方的景区管理法规都应适应保护和发展的需要有一个改变。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兴起,风景名胜资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管理陷入了严重的混乱状态。对旅游业来说,客源市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游客就是景区的上帝。由于景区管理体制不顺导致景区建设和管理跟不上旅游的发展的趋向越来越严重。在旅游旺季,尤其是五·一、国庆等公休大检测,全国各地景区都发生过游人拥挤、交通堵塞、进不去出不来的恶性事件,造成游客之间、旅行社之间相互抢房抢餐,宾馆、餐饮提价“宰客”,景区环境、治安、管理和游览活动陷入混乱被动的局面,损害了旅游消费者的利益,导致旅游投诉大幅上升,给旅游经营者和景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难以弥补的损失。
因此要实现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改革现行景区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机制,包括立法、资金来源保证和组织机构的建立。
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景区旅游方面的问题
景区管理的综合性及社会联系的广泛性特征决定了景区发展对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既有广泛的带动功能,又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广,牵涉的利益主体多,必须要有全面的考虑。旅游商品如索道座位、宾馆床位、汽车运输、餐饮等均是非库存商品,具有不可转移性、不可贮存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质量评定滞后性等特点。而旅游的淡旺季之分又使得这些特点更加突出,淡季时这些非库存商品因无人购写而白白浪费,还得照样花费人力财力来进行营运和维护;旺季时供不应求,需求量再大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商品供应量。因此,建立一个能适应竞争、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监督怎么写作质量的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十分必要。应该看到,旅游休闲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大多数居民的普遍消费行为,这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庞大的市场基础。
景区管理方面的问题
《风景名胜条例》需要完善的问题。现在,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经达到225个,其中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的已达40多处。这些景区在国家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对这样一个现象,没有国家立法的肯定、说明和规范,显然是不协调的,并已经由于立法滞后,影响了其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化是旅游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景区开发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必须面临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规范化、法制化、没有国家立法,就无法国际化。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