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探究做好职业信息采集对推动就业工作重要量科研方法和

探究做好职业信息采集对推动就业工作重要量科研方法和

收藏本文 2024-02-21 点赞:12931 浏览:4901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方面,职业信息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大因素。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及时掌握信息,也就把握了机遇;能够有效的分析和利用信息,就拥有了制胜点。文章以一所高职院校为例,对学校以往在职业信息收集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论述做好职业信息采集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职业信息采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重要
1006-0278(2013)03-177-02
教育最终要怎么写作国家、怎么写作社会、怎么写作群众。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如果不能胜任工作,那么教育是失败。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谁第一时间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了机遇;谁能够有效的分析和利用信息,谁就拥有了胜出的制高点。因此,做好职业信息采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职业信息采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主要是通过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会、实习实训基地等途径进行职业信息采集。常见的职业信息采集方式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及就业机会,促进了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人才市场信息量大且复杂,难以筛选

人才市场主要是给供求双方实现匹配的具体场所,通过市场就业已经成为劳动者就业的主导方式。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市场化程度大大的提高,绝大部分的人才市场以提供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来获得盈利,只有极少部分的劳动力市场会对用人单位、应聘者进行职业指导,解读政策。
人才市场收集了大量的企业招聘信息,求职者信息。信息的丰富也就意味着信息的极大泛滥,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筛选,疲于应付,而且会存在鱼目混珠,难辨真检测的情况。高校直接从人才市场里采集信息,也会存在同样的情况,并且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主要由辅导员兼顾,相关的职业培训也极少。因此,面对大量的信息难以筛选,更别提对职业信息进行归类、分析。

(二)高校采集职业信息意识不够

目前各大高校都会举办校园招聘会,通过筹办招聘会,可以获取大量供求信息,既给大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也给企业带来便利,使学校、企业、大学生三方都有赢利。但是在筹办前后,各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都只是进行用人单位的信息登记以及后勤协助工作,并未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目前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情况,未对企业进行跟踪反馈,未能及时把握住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变化。
高校采集职业信息的渠道单

一、针对性不强

高校除了通过人力市场、校园招聘会收集职业信息外,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也是获取职业信息的一个途径。高校通过实习实训基地,不仅能够获得有效的职业信息,更能与企业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从而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受社会真欢迎的人才。但是,受到专业的局限性,高校很难找到能够接收大量实习生的企业,因此,各大高校的实习实训基地相对较少。由于实习基地的建设受到专业特色的影响,因此,在采集职业信息的时候,只能够收集到特定专业的职业信息,比较单一。如果不加以分类整理、分析,会造成以偏概全的情况,不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职业信息渠道不畅通、采集难的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职业信息采集的途径多样,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体系不完善、职业信息采集方法单

一、信息不畅通、职业指导人员意识不强等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体系不完善

社会上的许多大型招聘网站之所以能够拥有海量的职业信息,其主要原因是有大量的专工作人员在不停的开拓市场,提高知名度,主动与企业联系,获取相应的就业信息;同时也在各大媒体,校园里进行宣传,吸引大量的大学生注册,并通过该网站实现就业。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及其就业信息平台并非以盈利为目的,就业工作人员也很少走访企业或者主动联系企业获取相关的信息。学校获取的就业信息多数是用人单位在有用工需求的时候提供的。学校缺少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未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另一方面,学校的就业管理部门主要是宣传各类就业政策、法规;发布就业动态、就业流程、招聘信息等。缺乏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了解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就业心态、职业目标,未能建立大学生就业意向信息库。就业信息体系不完善是造成大学生摩擦性失业的一大因素。

(二)缺乏与用人单位、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信息不畅通

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udooo.com

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相互沟通和了解不够。学校教师、毕业生不了解企业,更不了解企业的文化与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毕业生进公司之前也不了解毕业生。信息渠道不畅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缺乏沟通了解,这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三)职业信息采集方法单一

高校采集职业信息的途径虽然多样,但是方式比较单一,一般是通过电话取得联系,收集相关的职业信息。现今这个信息时代,速度、效率才是金钱。大学生就业工作亦是如此,单纯通过电话,而不借助现代化信息渠道(如传真、电子邮件、网络媒体等),不能够很好的把握职业信息,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工作滞后。

(四)职业指导人员采集职业信息的意识不强

职业指导人员一般是由辅导员、部分专职教师兼任,数量有限。由于职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又缺少系统的职业指导培训,对职业指导的认识不清,采集职业信息的意识不强。因此高校的职业指导通常局限于就业指导(如:就业形势与就业动态分析、就业流程与政策的讲解、职业生涯设计),而未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如:自我认识、求职意向、能力取向、价值取向、职业取向等等)。
三、职业信息采集科学化,促进大学生就业高职院校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将采集职业信息纳入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长期规划,主要是拓宽信息搜寻渠道,采集大学生所在用人单位对人才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大学生毕业后对母校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职业信息数据的收集有利于分析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客观的掌握供求双方的实际需求,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拓宽信息搜寻渠道,优化就业平台,强化就业怎么写作

为拓宽信息搜寻渠道,所在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及二级学院组织教师主动联系企业,走访企业,与企业面对面交流,获取相关的用人需求,并有针对性的组织小型招聘会,邀请企业进校招聘,同时也通过邀请企业参会等渠道来拓宽就业信息源。如外国语学院召开就业工作党政联席会,发动教师力量,充分挖掘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计算机学院邀请10余家IT企业来校举办小型招聘会;机电学院邀请部分产学研基地单位来校参加专业建设讨论会。不断收集校友所在单位的用人信息,为毕业生赢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

(二)采集大学生,把握大学生的求职意向、价值取向

采集大学生,有利于学校分析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价值取向,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学校每年都对在校大学生及已毕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主要进行择业偏好、择业因素、个人自我评价、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调查;已毕业大学生主要是调查专业对口率、薪资水平、获取职业信息的途径、择业因素、知识实用性、对母校教学管理的客观评价等内容。下图为该校对500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中择业考虑因素的统计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在择业时主要考虑的是工作地点与薪酬待遇,对于个人发展空间及行业发展比较不看重。由于该校大学生均为广东生源,在择业时倾向于广州、深圳、东莞等经济高度发展的城市;回生源地就业的学生不多,没有大学生愿意到外省工作。广州、深圳、东莞是劳动密集型城市,人才流动性也大,但不缺乏普通劳动者,缺乏的是高端技术人员。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选择这三座城市就业,没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广东的二、三线城市,缺乏的恰恰是高职院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长三角地区也是缺乏这类人才。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该校在就业指导的时候,着重分析广东省就业形势、人才需求结构,鼓励大学生出省工作或者回生源地就业。

(三)采集企业用工信息,有助于调整教育教学思路

学校每年都定期对已毕业大学生所在单位进行问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udooo.com

卷调查,通过电话、网络、传真、走访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后,有助于学校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思路。
图1所示为高职院校在2009年-2011年间,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的评价情况表。从图表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还是比较满意的。走访过程中,企业也普遍反映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可为其带来实实在在的得益,高职院校应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方案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
总之,通过多种方式、渠道及时把握企业实际需求,给大学生传递最新信息,是大学生择业的基本前提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及顺利就业的可靠保证。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社会就业现状、职位发展动态、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保持信息互动,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依据,也为企业节省时间和金钱损耗,真正怎么写作与企业和大学生。因此,做好职业信息采集工作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