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小水电站对香溪河底栖动物影响

小水电站对香溪河底栖动物影响

收藏本文 2024-01-29 点赞:4026 浏览:113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对香溪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长期监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小水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的影响,包括:1)分析了小水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尺度;2)分析了小水电站空间分布的差异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3)分析了小水电站在不同时间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4)利用基于河流底栖动物的生物完整性指数分析了小水电站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5)研究了小水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生境的影响并初步估算了香溪河的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具体结果如下:于2005年9月对香溪河干流3个小水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的影响调查研究,每个水电站按影响情况设4个样点,各样点采样3次。共采集到2121条底栖动物,分属14目38科64属,平均密度为655ind/m2,其中蜉蝣目(Ephemeroptera)为主要类群。蜉蝣目的四节蜉属(Baetis spp.)出现频率达97.2%,密度占总密度的50.8%,是香溪河流域的优势分类单元。优势功能摄食类群为刮食者,相对丰度达56.0%。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动用EPT物种数、总个体数、香农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种百分比五个指标来衡量,并用裂区实验设计(Sppt Plot Experiment Design)方差分析研究差异的来源及大小。结果,样点间差异最大,电站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影响,而微生境的差异不。应用MRPP法(Multi-Response Permutation Procedures)对样点性分析,样点间差异,而不同电站间差异并不。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png, NMDS)分析也同样了不同样点间的分化比不同电站间的分化。同时,NMDS还了分化与流速、溶解氧和水温的变化是分不开的。因此,上述分析结果,有必要对小电站的修建管理控制。另外,结果还,改善电站影响区的水流,可以减轻小水电站对河流的不利影响。于2005年10月对香溪河干流5个小水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的影响调查研究,按影响情况,各电站设5个采样点。应用底栖动物物种组成、现存量、优势类群、功能摄食类群等参数,衡量小水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研究区域共采集到底栖动物4656条,平均密度为658ind/m2,蜉蝣目的四节蜉属(Baetis spp.)是该区域的优势分类单元。研究结果:电站的修建对河流水化学指标影响,但河流生境的物理因子(如流速和水深)都发生了的改变;对河流底栖动物的各均有一定的影响,是密度在5个样点间差异,而功能摄食类群中滤食者和捕食者的百分含量也有差异。另外,各项指标在5个样点间均有一致的变动趋势。性分析,坝下3号样点的群落组成差异最大,这意味着完全阻隔的坝不利于河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对香溪河一典型电站——苍坪河电站上的5个样点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时间动态影响的研究。整个调查采集到12756条底栖动物,分属于13目45科85属。其中水生昆虫是绝对优势类群。蜉蝣目的四节蜉属(Baetis spp.)、毛翅目的舌石蛾属(Glossosoma sp.)和蜉蝣目的高翔蜉属(Epeorus spp.)为优势分类单元,相对丰度分别为48.6%、8.2%和6.5%。从时间动态上看,这三种优势类群代表了三种时间分布方式,既四节蜉属(Baetis spp.)在1月份出现峰值,舌石蛾属(Glossosoma sp.)则在整个冬季都有较为的优势,而高翔蜉属(Epeorus sp.)在各月之间分布稳定。总密度与生物量在1月份最大,然后逐渐降低,5月份最小。者(GC)是香溪河主要的功能摄食类群,在各月间一直保持较为的优势,而滤食者(FC)和捕食者(PR)具有一定的季节稳定性,在维持整个生态系统营养、能量流通稳定中起着关键作用。群落差异的效应分析,样点与时间的差异对群落的变化都起了作用,人为干扰与自然的变动都影响着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而自然变动的影响更为。从群落指标的变异系数上看,多数指标从1月到5月有逐渐变小的趋势。理化因子、流量与降雨量在一定上反映了香溪河的季节动态,并影响着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上的变化。是群落指标的变异系数有随河道流量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选择香溪河底栖动物的丰富度指数(Richness measures)、群落组成指数(Composition measures)、耐污指数(Tolerance measures)、营养指数(Trophic measures)、生态型指数(Habitat measures)等共28个参数作为构建香溪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电站影响指数的候选参数。对候选参数的分布范围分析、判别能力分析、各参数间的Pearson分析,及参数与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由10个参数构成的基于香溪河底栖生物完整性的电站影响指数,包括EPT分类单元数、毛翅目百分数、摇蚊科幼虫相对百分数、BI值、滤食者百分数、刮食者百分数、者百分数、捕食者百分数、粘附者百分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各核心参数的赋分,计算香溪河各采样点的电站影响指数值。利用四分法对各采样点的健康评估,结果,电站对香溪河健康影响不大,大样点健康为“良”(共计49个样点),占样点总数的81.7%,“优秀”的样点7个,占样点总数的11.7%,“差”的样点4个,占样点总数的6.6%。B-IBI指数在5个样点间的差异,样点1与样点4的健康要好于其它3个样点。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对香溪河干流一典型引水型电站——苍坪河电站取水对坝下河段底栖动物栖息地的影响及河道的最小生态需水量调查研究,利用加权可利用宽度法(Weighted Usable Width)分别计算了香溪河底栖动物三个主要的目(蜉蝣目、襀翅目和毛翅目)的各断面加权可利用宽度,并对各断面结果比较。结果,电站引水坝的取水使下游河段地出现干涸,三个目的加权可利用宽度减小。底栖动物加权可利用宽度与流量的回归关系,计算出香溪河底栖动物主要类群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3.8m3/s。关键词:香溪河论文大型底栖动物论文小水电站论文群落动态论文空间尺度论文空间变动论文生物完整性参数论文生态需水量论文

    中文摘要7-10

    英文摘要10-14

    章 绪论14-25

    1.1 前言14-15

    1.2 小水电站影响的研究现状15-17

    1.3 河流底栖动物研究概况17-19

    1.4 应用底栖动物的生物完整性对小水电站影响的评价19-21

    1.5 河流生态需水量的研究及水资源管理21-24

    1.6 本研究的目的24-25

    章 小水电站对香溪河底栖动物影响的空间尺度分析25-35

    2.1 前言25

    2.2 与方法25-28

    2.3 结果与分析28-32

    2.4 讨论32-34

    2.5 34-35

    章 引水型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35-44

    3.1 前言35

    3.2 与方法35-37

    3.3 结果与讨论37-42

    3.4 42-44

    章 小水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影响44-58

    4.1 前言44

    4.2 与方法44-46

    4.3 结果与分析46-56

    4.4 讨论56-58

    第五章 利用河流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小水电站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58-74

    5.1 前言58-59

    5.2 与方法59-62

    5.3 结果与分析62-71

    5.4 讨论71-74

    第六章 引水型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栖息地的影响及生态需水量初探74-83

    6.1 前言74

    6.2 与方法74-77

    6.3 结果与分析77-81

    6.4 讨论81-8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