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简述小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法制知识教学要求

简述小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法制知识教学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3-10 点赞:5540 浏览:147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7-0745(2013)08-0387-01
摘要:法制教育是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小学时期,由于学生的身体发育还没有完成,此时的他们相对于成人而言还比较弱小,更需要我们的保护与爱护,也更需要法律的保护。所以在小学时期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对于他们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丰富日常学习生活、增加社会知识以及拓展社会视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案例、知识的讲解,以便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工作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我的一些见解,旨在为实现学生法制意识的逐步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 品德 法制 教育 策略

一、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想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教学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法制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自主对于学习有一个倾向性。比如教师就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用案例的的形式向学生进行讲授,例如小明和小红是邻居,也是同学,每天上学、放学都一起回家,但是小明大大咧咧的,不注重细节,也不太注意规则,小红的相反,对于事情比较认真,有一天放学在过马路的时候,小明不管交通灯还是红的,便要冲过去,小红赶紧拦着也无济于事,就在小明冲过去的时候,一辆摩托车冲了过来,一下子就将小明撞到了,小明也因为自己的不守规则受到了惩罚……根据这样的故事情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多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活动课的时候通过学生之间的讲座、演讲等形式进行,以便实现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重视。

二、其次要充分利用课本知识

现行的小学课本都有是由知名的专家、学者根据大纲的要求以及新的教学理念制定的,各科的课本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也涉及到很多对于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法律教育的内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根据课本知识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其中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将品德课教好。比如在对于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本知识的相关内容。例如在教学内容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学校以及生活的社区,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于他们的重要性,让他们养成爱家、爱父母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学校的重要性,让他们体会到在学校期间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结交到更多的朋友、还能参与更多的集体活动,这个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另外也要让他们根据课本知识学习相关的社区知识,比如邻里团结、互敬互爱等等,另外也要让他们对于不熟悉的人不要随便开门、交谈,以免出现意外……让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个理性的了解,以便他们能够在这些环境里面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

三、再次要充分联系实际生活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生的知识教育源于生活,同时对于知识的教学、学习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在生活中予以运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的联系实际生活,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有要学的知识,同时学习的知识也能够运用到生活中,进而实现他们对于科目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比如在教学某个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练习自身的实际去进行讨论、评价,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办等等,从生活中的实际场景来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比如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例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讲一些自己对于责任的看法,哪些事情是自己该做的,并且必须做好的,在家里哪些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在学校班级里哪些是自己的责任、在社会上哪些是自己的责任等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践来进行知识的讨论、学习,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便能够实现他们对于知识的真实掌握、切实掌握。特别是法律知识,比如在家里应该孝敬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就应该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按规定完成自己的任务等等,在社会上就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尊老爱幼等等。只有充分的联系实际生活,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轻松,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另外要重视学生学习体验

新课改以来特别重视学生的“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笔者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只有学生对于知识有一个切实的体会,才能够对于知识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也会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情感积累都会有一个新的提升。笔者就曾经在班上组织了一次“讨论会”,例如平时大家都比较讨厌谁?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就应该进行相关的整改,比如有学生就说讨厌扫大街的阿姨,因为他乱扔纸屑被教训了,此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是自己的错误,如果没有人清扫大街,那么我们的大街会变成什么样子,根据这些知识来让学生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习惯。

五、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生活,能够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的学习能够及时的得以运用,在巩固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礼貌用语,比如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他们对于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说声“谢谢”,简单的一句话,表现的是一个的修养,同时也是对于别人帮助的一种回应,让人家的付出能够得到一定的认可。通过这样的活动来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及时的运用,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这些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实现他们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是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胡亚珍.浅谈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福建教育》2004第09A期.
何祖顺.优化各个环节提高教育实效——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例谈《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第20期.

源于:论文封面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