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探析新经济环境下财务风险管理对策探析

探析新经济环境下财务风险管理对策探析

收藏本文 2024-04-20 点赞:19244 浏览:839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新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财务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成因,提出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财务风险;原因;防范;控制
在不断发生变革的新经济环境下,日趋激烈的竞争和理财环境的不确定性使我国企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剧,其中包括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这将直接影响企业集团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有效地防范、控制和化解财务风险,使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是当前财务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客观性。即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降低风险。二是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三是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四是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从资产负债状况分析财务风险。

二、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既有外部环境影响,也有内部原因。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法律环境、社会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产生的巨大风险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所以作为企业最需关注的应该是内部原因,新的经济形势下,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管理层及财务人员风险意识缺乏

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把生产搞好了有生产订单,有经营利润,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不少中小企业往往将会计与财务职能划分不清,没有建立对财务活动进行风险预测、识别、分析与控制的专门机构,简单地要求会计部门承担财务预测、分析职责。甚至在许多中小企业中,一些对防范财务风险应该承担责任的财务人员由于长期以来在思想上受财务制度的束缚,很多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尚未树立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机会成本等科学概念。

(二)经营决策失误、资本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财务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主观臆测严重,重大事项不经集体决策审批而个人单独决策。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资金运动各阶段、各种形态的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不合理,导致了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甚至发生资不抵债。

(三)企业内部控制、监管体系不健全

我国不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部门的约束机制不到位,审计监督乏力,甚至缺少必要的内部监控体系及制度,在资金管理、使用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
一项对2009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小企业的调查表明,大凡企业风险管理好的,重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建设的企业遇到的风险就小,财务损失少,企业倒闭的也少。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使自身内部环境处于最佳状态,并且适应外部环境,坚持用财务核心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明确自身的财务优势与财务劣势,扬长避短,以充分实现企业目标,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

三、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方法

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各种管理中处于战略核心地位,对财务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无论人们的心态是稳健还是进取,都应该树立风险观念,研究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现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系统

面对各种各样的筹资方法,企业应当克服片面强调财务安全、过于依赖权益资本筹资的保守倾向和片面追求低成本、忽视财务风险而过度举债的倾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偿债机制,调整好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综合权衡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与风险,使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化,达到最优资本结构。比如对企业集团而言,一是培育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降低企业的间接融资(如银行)比重,扩大直接融资(如上市)比重,是解决企业“资金饥渴症”并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选择。二是应注重集团的内部资金融通。成员企业不得擅自向外筹措资金,做好内部资金的调剂,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的安全性。三是集团总部应确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在负债总额、期限结构和资本成本等方面应考虑实际支付能力,或通过预算方式协调流入与流出的匹配关系,科学规避融资风险。

(二)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流量预算

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是编制流量预算,流量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通过流量分析来完成。通过流量分析,可以将企业动态的流动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企业危机,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为能准确编制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流量、财务状

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udooo.com

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流量预算。

2.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往往由于举债等导致的,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从资产获利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表示每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从偿债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流动比率,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该比率越高,偿债能力就越强;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息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
从经济效率分析,监测的指标有:反映资产运营指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产销平衡率。
从发展潜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平均总资产;销售净现率;股东权益收益率。

(三)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控制财务风险

1.筹资决策管理

筹集资金,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筹措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不仅要看资金成本的高低,而且要看投资效果的大小,把握负债经营的度。为防范筹资风险:首先,筹集资金必须考虑资金成本的高低,以资金成本作为标准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其次,要把握负债经营的度,把资金成本与财务风险结合起来考虑,虽然银行借款的成本低,但财务风险大,只有在全部资金利润率高于负债资金成本率的时才能进行负债经营;再次,要优化资金结构,避免长、短期借款比例过大;最后,要多角度筹资(如吸收本企业职工入股),分散财务风险。

2.长期投资决策管理

投资风险是由于投资活动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使得实际投资结果与预期收益之间的不一致。
长期投资的特点是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投资报酬率高。由于长期投资涉及到大量资金的投入,并在较长时期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持续影响,所以在决策过程中,除了需要认真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以外,还应从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上着重评价投资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搞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对投资项目的评价必须考虑时间价值和资金利润率的变动;理智投资,防范投资风险;加强经营管理控制、减少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

3.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赊销的结果,保持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一方面可以增加销售减少存货,另一方面增加了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帐损失成本。因此,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控制财务风险。
第一,赊销时不仅只看用户的资本和抵押品有多少,更要看其变现能力和实际价值,减少坏帐损失。
第二,对有能力偿还,经数次催款仍以各种理由为借口长期拖欠的赖帐者,应提请诉讼,依法收帐。
第三,建立坏帐损失的责任追究制度。对盲目赊销,催收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要区别情况追究经济责任。
第四,企业在加大催款力度,奖励催款有功人员的同时,要权衡收帐费用和所减少的坏帐损失,调整催款方法。进行帐龄分析,制定收帐政策,控制坏帐损失。财务人员应定期编制帐龄分析表和收帐费用清单,为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udooo.com

领导提供收帐信息和决策依据。
第五,赊销时必须详细调查了解用户的品德、能力,只对那些守信用、有能力的用户赊销,而不能单纯地为增加销售减少存货而赊销,预防坏帐损失。
总之,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因此,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风险策略、提升管理水平,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对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汤谷良.高级财务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6,10.
中华财会网,http://.
[3]巨潮资讯网站.
[4]财政部会计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172-19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