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有关于货币政策影子银行进展对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影响查抄袭率

有关于货币政策影子银行进展对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影响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4-05 点赞:23748 浏览:10037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从次贷危机爆发的2007年至今,5年时间过去了,期间美国出台了新的金融监管法案,美联储多次实施QE以刺激经济增长,巴塞尔协议三得以问世,中国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政策,房地美、房利美被政府接管,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国际知名投行机构纷纷破产……在各种问题甚嚣尘上,世界知名学者见仁见智的同时,“影子银行体系”(shadow banking system)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金融危机;影子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关于影子银行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具体运作模式;二、影子银行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及蔓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三、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进行流动性创造的新形式;四、影子银行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金融监管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五、影子银行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挑战,等等方面。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对当前影子银行的整体发展趋势做概括性地阐述;其次,详细论述影子银行发展对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一、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势

王达(2012)指出,由于货币政策目标与金融监管框架的不一致引发的金融创新以及数量众多资产规模急剧扩张的机构投资者共同促进了美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为其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众多机构投资者的超额需求无法在货币市场得到满足对其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李扬(2011)认为,影子银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业的重大战略性转型,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若对其进行稍微严格的监管,代价将会是金融效率的丧失。
影子银行进行信用创造以及其他投融资活动的过程与传统商业银行相类似,不同的是它透明度低,杠杆率高,主要采取批发的业务模式,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发生挤兑时也没有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等。在传统的商业银行模式下,通过吸收存款,发放并持有贷款,实现了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之间的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和信用转换。而在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中,期限、流动性和信用转换的职能是由不同的机构分别行使的,

源于:论文网站www.udooo.com

影子银行主要通过批发各类融资工具(证券化产品、商业票据、拆借回购等)融入期限短、流动性高的资金,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信贷市场,比如通过直接购写商业银行的长期信用资产,或为商业银行提供规避信用违约风险工具等。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对影子银行实施密切的监管,从《多德—弗兰克法案》到巴塞尔协议Ⅲ,影子银行的会计和监管资本的处理方式、货币市场基金、回购市场等领域均开始进行改革以防范未来可能的恐慌和混乱状况。然而,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全实现、资本项目管制依旧存在、银行业同质化经营现象严重、资本市场规模及参与主体数量有待提高、直接融资渠道受限、高层次金融人才缺乏等,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金融产品以及制度创新尚处在起步阶段,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风险对我国金融业造成的危害有限,从我国各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因此次危机所遭受的损失数额中可以略窥一二。

二、影子银行发展对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影响

纵观此次金融危机的整个历程,随着美联储的多次加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被认定为危机的导火索,影子银行通过创新将泡沫破灭的危机层层掩饰,进一步推动了银行信贷的增长以及房价的继续上涨,是否应该将资产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讨论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房地产、股票等非货币资产的变化会体现在居民所拥有的财富水平高低上,进而通过托宾Q效应、财富效应等渠道对宏观经济总量产生影响,最终对物价水平、投资支出等产生影响。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将资产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可以将其作为衡量经济热度和货币政策效果的间接工具,但是正如刘刚、邹新月(2011)所说,如何识别资产泡沫并对其进行测度,如何判断信贷增长是否过快等问题依然是处理资产所必须面对的。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渠道、信贷渠道、汇率渠道和非货币资产渠道四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分析影子银行对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选择的影响,需要考察影子银行发展使上述四个渠道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结论与建议

针对影子银行独特的运作机制及其在经济中的重要影响,银行在制定和监测货币政策时应当将资产考虑在内,但不应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是将其作为调控的中间目标。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也使得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中间目标的效用锐减,经济系统中流动性的规模远非M2所能衡量,需要将影子银行创造的流动性纳入考核的范畴,但由于其信息公开的不透明及监管措施的不到位,对于影子银行流动性的计量面临很大的困难。中间目标的调整一定会带动操作目标的改变,正如M2难以衡量真实的流动性规模一样,仅仅依靠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也很难有效的调控市场资金供求。对影子银行业务计提备付金并根据业务风险规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费率结构,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对影子银行的监控力度。
参考文献
李扬.影子银行发展与金融创新.中国金融,2011(12):31-32.
李波、伍戈.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金融研究,2011(12):77-84.
[3]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国际金融研究,2012(1):35-43.
[4]肖崎.影子银行与流动性创造的新形式.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5):17-21.
作者简介:
杨瑞朋(1986—),男,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系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