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开题报告 >中国文化改革发展人学意义学年

中国文化改革发展人学意义学年

收藏本文 2024-01-11 点赞:33629 浏览:1570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何深刻理解《决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是进行文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人学视域理解“以人为本”,中国文化建设应该实施“四人”战略,即“知识武装战略——文化人”、“自觉塑造战略——道德人”、“现实审美战略——和谐人”、“终极理想战略——自由人”。这“四人”最终统一在现实的、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求真向善”,实现“生活和谐”的现实,通达“自由发展”的理想。
[关键词] 文化改革发展; 人学;文化;道德;和谐;自由
[]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4-0079-07

一、问题的提出——如何理解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真正的人的哲学”,是作为一种“关于人的创造的和革命的能动性的哲学”。[1]213
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来说,人的问题不是局部问题,而是中心问题,它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一切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之中,是理解它的结构和方法的关键。[1]21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人认识世界的产物,又是人改造世界的手段,更是人本身;人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了文化,文化同时促进了人的发展;文化既是人的目的又是人的手段。
文化是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积淀。一个民族要想永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不能搞“文化断根”,又不能搞“文化拿来”,只能是在“继承与吸收”中不断地进行文化批判、文化融合、文化创新,也就是要不断地进行文化建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

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udooo.com

新形势、人民生活的新需要,引领社会奔向新的辉煌。
中华民族近百年的社会动荡对文化承续性的消磨、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对文化重要性的漠视,这些历史原因与现实需要将文化建设推上了议事日程。如果再没有自觉的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将面临着“文化断根”与“文化侵蚀”的双重打击,不是自讨灭亡,就将全面依附。
中国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将给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当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将《决定》落到实处,不搞面子工程,“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深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真正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才能“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为此,必须遵循《决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五个重要方针”,尤其是其中的第三条。第三条的内容是: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李长春在《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有关问题向全会作说明》中指出:《决定》在总结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是“五个坚持”:一是……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这个“以人为本”恰恰是考量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关系文化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更是进行文化建设的根本。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探究、不断深化、不断反思这些问题:中国文化改革发展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如何让“人”成为文化的“本”?如何让文化成为“人”的“本”?用《决定》中的表述就是如何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将“以人为本”展开在现实的中国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中,从“以人为本”看,中国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什么。

二、从“以人为本”的“四有”到“四人”

任何有计划的行为都指向“将成为什么”,同样,《决定》也指出了中国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使人成为什么人”的问题,或者说,如何通过文化建设把人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进一步说,中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最终都是为了那个“应然意义上的人”。正如苏联哲学家鲍?季?格里戈里扬在《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中写到的:
哲学不仅向人说明他在世界上的现实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要说明他的生活的使命,不仅说明他现在是怎样的人,而且要说明他应该成为怎样的人。[1]216
《决定》提出了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决定》还提出要“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因此,必须思考人民的“精神需求”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人民的“精神世界”将是什么样子?人民的“精神力量”又体现在哪里?这“四有”能不能全面体现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这“四有”是不是“应然意义上的人”的全部本质表现?
第一,作为个体的人一出生就被“抛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能自由选择;就生长在人类历史实践的产物——文化之中,必须沐浴其中,接受熏陶方能生存下去。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生存经验的储存,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记录,是人类生存下去的秘密。对个体而言,接受身在其中的文化同样是提升个体生存能力的基础。因此,为了人类继续生存、更好地发展下去,每个人都有责任去自觉学习、传播、创新人类文化;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生物机能以接受尽可能多的优秀文化,为人类发展怎么写作。因此,必须进一步用知识武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头脑,进一步“延长”人类改造世界的“双手”,真正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把每个人武装成为现代“文化人”。这就是说,不管是站在个体角度还是站在人类角度,人人都应该从“有文化”转变为“文化人”,其不同之处在于“文化人”不是仅停留在“有文化”层面,而是要充分发挥其生物机能,用知识、文化包装个体、成全个体,使个体文化含量最大化、个性化、丰富化。
第二,每个人都是人类的一分子,都是社会成员。人类要发展下去就要靠共同秩序,而道德是最普遍的一种共同行为规则,虽然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毕竟为了人类的生存,道德是不可能缺少的。知道道德是一回事,按照道德自觉行事是另一回事。因此,不能停留在人人“有道德”的地步,而应该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优良道德内化为个体的自觉心理,从而做到“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自己给自己的行为立法。这也就是要从“有道德”发展为“道德人”,后者更加强调的是“自觉塑造性”。
道德与价值问题不能像法制那样可以让人严格遵守、严格执行甚至“一刀切”,它必须靠各种软的方法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人们逐渐接受理想信念、慢慢形成行为习惯、不断在头脑中固化并指导日常行为。实践证明,靠简单的道德说教收效甚微。就像《决定》中提到的,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引领社会思潮”等。因此,中国文化建设主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使人“自觉塑造成道德人”。
第三,人是“活在一个‘与他人共存’的‘世界’里”[2]243,这是人过“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 (Wittgenstein)或everyday ness (Heidegger)”[2]243需要“‘人情味’(人际关怀)和‘家园感’的形上根源”[2]246。人需要活在一个有“人情味”的现实生活中,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族类的一个显著特点,而文化就萦绕在人类现实生活中;人只能从“日常生活”中寻求到这种“家园感”与“人情味”,这就需要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美的生活”。
《决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三贴近”归根到底就是“贴近群众的实际生活”。《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个“社会文化生活”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仅是单个人的文化与道德的问题,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文化问题,也就是“人如何生活在社会文化”中,或者说,文化建设如何充实、如何引领人的现实生活,人的现实的社会文化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
但在《决定》中提到“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由此看来,“促进社会和谐”可以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目的。而且“和谐”二字在《决定》出现七次,这与中国文化建设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密不可分的。
每个人都活生生地生活在社会现实中,“和谐社会”就是人民现实生活的美,就是个人能够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实际感受到的生活审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人”的塑造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和谐的人,就不可能有和谐的社会;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绝不能忽略“和谐人”的塑造。因此,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目标可以是为了人的生活审美,或者说塑造“和谐人”。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目的是“既要实现受压迫的现实人的解放,又要促进未来理想人的成长”[3]5。它的一根主线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科学观,这里的人是活生生的、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个体的人。高放在给薛德震的专著《人的哲学论纲》作的序言中写到:
从人学上谈‘以人为本’就是要大力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大力提高人的素质,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3]7
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是“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
我们提倡的“四有”中的“有理想”可以作为积极自由(马克思的最高理想为“自由王国”),“有纪律”可以作为消极自由(广义的纪律为人的各种“活动尺度”)。而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成为自由人”的必要前提。因此,中国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可以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或者说塑造“自由人”。
文化建设决不是就文化本身而建设,更不应仅仅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是如何使人更有文化,如何使人从文化中得到精神提升,如何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使人在文化中获得自由全面发展,如何使人真正生活在文化中,如何使人在文化中成为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中国文化建设的目标“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提升为“四人”即“文化人、道德人、和谐人、自由人”。这就是我们从人学视域提出的中国文化建设的总体意义。下面对这“四人”战略进行简要分析。

三、中国文化建设的“四人”战略

(一)中国文化建设的知识武装战略:文化人

薛德震把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社会发展的“动能”因素,可以看出它对促进社会发展的持续有效性,具体如下所言:
把我国社会的发展动力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进而又细分为动因、动能、动力三个子系统。动因是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动能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文化素质和促进人的思维方式现代化。动力是各种体制改革。[3]7\|8
如何在文化建设中培养“文化人”,至少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两点:

1.健全各级教育体系,加大教育支持力度,提高科技转化水平

获得充足的、完全的、高质量的教育是每个人能够成功地生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上的第一需要,同时也是人类能够不断延续下去的关键。因此,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也就是在一代代的各式教育中进行的。教育必须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每个人发展的需要。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虽然中国早在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截至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达到3.48%,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没有达到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4%。中国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不但低于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也远低于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①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②2012年,中国有望首次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总量4%的目标。③
希望中国借文化改革大发展大繁荣之际,进一步拓宽教育投入渠道,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教育经费,大力支持基础素质教育、高等研究性创新教育,加大科技创新转化力度,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各条战线的需要。

2.健全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畅通人民自主学习渠道,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决定》提出的6个“工作部署、重大举措”的第三条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载体不断丰富,知识需求日益多样化,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正统的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获取各种知识的需求。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创造更加宽松自由的覆盖所有人群的社会学习环境,持续性地扩大知识传播通道,建设更多的知识集聚、传播、创新场所,鼓励人们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相互学习,真正形成创新性的学习型社会,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培养自己。政府要更好地怎么写作、监督与规范公益性文化事业,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以上两点说明,社会要建立起立体的文化传播、教育、创新体系,使每个人都能机会均等地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文化知识,并能够将自己“武装”起来,能够持续不断地适应自己在社会中生存、竞争与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真正的“文化人”。

(二)中国文化建设的自觉塑造战略:道德人

《决定》提出的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的第一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人“自觉塑造成道德人”,目前至少要做好以下两点:

1.中国文化建设要坚决抵制西方消费主义思潮

英国学者汤林森曾指出:“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实质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张扬,而这样一种文化,会使所有文化体验都卷入到商品化的漩涡之中。”[4]以商品文化为核心的消费主义,已经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渐主宰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实践领域和日常活动。它通过反映特定意识形态的意志

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udooo.com

在人们日常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中行使着对道德、理想、观念的控制与主宰,是一种文化霸权。
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特定含义的生活方式绝不仅仅是消费本身,而是一种价值观念。它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巨大挑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5]。因此,中国文化监管部门必须正确规范引导各类媒体,使其选择更理性、更高尚、更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文化产品,坚决抵制提倡物欲生活、腐化思想的“文化垃圾”,这样既有利于中国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推广与深化。

2.中国文化建设要高度注重培养人的精神涵养

在时下“后现代”社会,一些人精神空虚,两眼只盯着“钱”,满脑子塞满了“物质”,肉身成了沉重的负担。“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成了广大群众挂在嘴边的日常用语。心理、精神问题成了世界性难题。据统计,中国心理、精神疾病人数已经超过1亿,这方面疾病已经成为第一大疾病。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精神抑郁症将成为全球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导致死亡的病因。仔细“品味” 国际知名的韩国顶尖模特金多郁(Daul Kim)在前的博客留言将会使人们更好地反思现在人的精神状况:
我需要学会如何停止摧毁自己,停止为难自己,需要学会善待自己。……我需要一些美好的东西,需要比皮衣更温暖的东西。……抑郁及工作过劳到发疯。……我愈赚得多愈感到寂寞……我就像鬼魂一样……我隐藏了我的眼泪。④
每个人都在苦苦追求幸福,然而多数人却在“物质力量”面前失去了幸福的权利,因为他们的心灵非常脆弱,精神涵养非常缺乏。正如英国著名学家休谟在其名著《道德原则研究》中写道的:
人们承认所有人都同等地欲求幸福,但是在对幸福的追求中成功者寥寥;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心灵的力量,心灵的力量可以使他们有能力抵御当前的舒适或快乐的诱惑,推动他们寻求更长远利益和享受。[6]
休谟这段话恰好说明,目前恰当地抵制消费主义浪潮与培育人的心灵涵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要两者都把握住了,人也就容易获得幸福,人也就成为普遍的“道德人”,也就真正实现了“福德一致”。

(三)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审美战略:和谐人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人的异化”也更加突出。在“原子个人”、“单向度的人”、“人生虚无”、“人也死了”的人生现状下,人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生活哪里去了”、“我们能否获得美的人生”、“人与人之间还有没有‘情’”?
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把单个人塑造为“文化人”、“道德人”,而且还要注重所有人共同的现实生活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要通过文化建设将每个人塑造为“和谐人”,因此,《决定》提出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个“家园”就是每个人生活在现实的美中,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人生之美。“和谐”就是“美”,“和谐人”就是在现实“有意义的生活”中显示出美的人,“和谐社会”就是在“乐感文化”下的普遍“有情世界”。
1.中国文化建设要重塑“有意义的生活”、全面建设“有情世界”“人活着”是活生生的直观的现象与事件,也即是现实的“生活——人生”。或许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在“活着”,不会深刻反思许多有关“人活着”的问题,但“人如何有意义地生活”、“人如何更好地活下去”却是平常人经常挂在嘴边的问题。现实的每一个人都应在“活着”中寻找自己的“意义”所在,创造自己“有意义的生活”。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才是美的人生,才是美的人的追求。正如孙正聿教授在《探索真善美》中写道的:
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命活动创造了有意义的生活。生活的意义照亮了人的世界,人的世界辉耀着美的光芒。……有意义的生活涵养了人的性、情、品、格,由此便构成和显示出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和人格之美。人的性、情、品、格“对象化”为人的生活世界,美就是人的生活,美就是人的世界。[7]213
以上这段话说明,人们只能在生活之中寻求生活的意义,并从中体验到生活之美,“有意义的生活”才真正涵养了人的美,美就是人的世界。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的:“生活意义就在生活本身,而不在他处。”但这里的“生活(命)是个体,生活(命)意义则可以不是个体而是在个体生命、生活之上、之外的神或集体或人类总体”[8]101。这就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人类总体的生命意义究竟何在?二是个体生命如何在人类生活中确立自己的“生活意义”?
为了解决人类到底如何活下去、如何对待自己的命运的问题,李泽厚先生提出了以中国传统为基础(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是一种世界性视角(人类本体)的“情本体”,以应对后现代哲学遭遇的“人生无意义”的种种困境。这个作为人生根基、实在和归宿的“情”肩负着为悲观无望的现代人重新确立秩序、重新创建家园的重任。方用强调指出:“李泽厚的确是对‘情’、对‘美’寄予了极高的厚望,在他看来,人生正是以情在世,以美立命的。”[9]。

2.中国文化建设要正确引导“大众文化”、全面建设“和谐文化”

大众文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最先产生于西方社会,兴盛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10]它的普及和影响的深入,使越来越多的人卷入世俗化的文化浪潮,把主流意识形态加以稀释和筛选,从而造成崇高与理想的失落。因此,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在“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作出恰当的选择、规范与构建,自觉抵制“低俗文化”及其变体异化形式的大量出现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失去美的享受,失去自己生活的真正意义;自觉重视“高雅文化”对提升人民精神、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通过大量“适应人民需要的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实现人民的“自我教育”。
《决定》指出要“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怎么写作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全面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都是使人生活在“美”的现实中,享受着“美”的文化,成为“和谐人”。

(四)中国文化建设的终极理想战略:自由人

人通过社会实践创造了自己,并将永远创造着自己,人永远是超越自己存在的未完成的存在。人在“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不断探求下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最后实现人的全面解放。“这个解放就是人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就是达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造就理想的‘自由人’,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世界大同和社区高度自治,过着美满幸福生活。”[3]6这就是中国文化建设的“终极理想战略——自由人”。

1.中国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问题

自由主义在肯定“个人自由”、“个体价值”、“个人权利”等方面的理性主张,在促进社会较快发展、个体权益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甚至走向了它的反面。例如,自由主义倡导的个体自主,结果变成了个体全面被异化、被商品化,成了对个人从心灵到生活的枷锁和奴役;原子化的社会使人情淡漠、精神空虚;不加干预的经济自由贸易,使贫富分化加剧,因经济造成的社会生活的紧张和冲突不断。社群主义反对以个人为本体单位的自由主义,强调社会优先。认为个人不能脱离社会,社会之外不可能有真正的个人;个人享有的权利是以某种具体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条件为前提的。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争论的焦点也就是关于整体与个人的关系。李泽厚先生认为,“人是从‘个人为整体而存在’,发展而成为‘整体为个体而存在’的。强调后者而否定前者是非历史的,强调前者而否定后者是反历史的。”[8]69
总之,不管是自由主义还是社群主义,不管我们侧重哪一

源于:论文大纲怎么写www.udooo.com

个,都不能走向极端,而应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既充分发挥个体的价值、注重个人的权利,又避免走向集权主义、愚昧主义。

2.中国文化建设要通过劳动实践发展人的自由

马克思的理论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最高目的的理论,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自主活动和自由个性,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由此实现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贯穿于马克思全部理论的主题、根本思想和始终如一的目标。[11]
这里的自由是指马克思的“实践的自由”,它把人视为实践的存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出发点”[1]211。自由就是人在实践中所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本身具有三重意义:
劳动作为生存的手段,它具有谋生的意义;劳动作为生命的表现,它是一种个人的乐趣;劳动作为社会的需要,它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实现。[7]209
中国文化建设就是通过把人不断塑造为“文化人”、“道德人”、“和谐人”,从而在社会实践中、在社会生活中使人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各种需要得以满足,各种价值得以实现。在这种种超越中,人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是人的实践自由,这就是通向“自由人”的实践之路。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不仅包括我靠什么生活,而且也包括我怎样生活,不仅包括我做自由的事,而且也包括我自由地做这些事”[12]。人类争取自由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发挥主体力量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人生的过程。
四、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从人学视域看,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的知识需要,从落后知识中跳跃出来,使其成为知识完备的人;不断满足人的道德需要,从功利道德中脱离出来,发展成具备崇高理想的人;不断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从低俗审美中解放出来,造就体验和谐生活的人;不断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从物质文化中超越出来,最终成为自由发展的人。
“文化人”是基础,是提高物质文明的手段,是个人生存竞争的根本,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前提;“道德人”是根本,是提高精神文明的重点,是社会关系维系的关键,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体现;“和谐人”是现实,是文化与道德的完美结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个人美好社会生活的体验;“自由人”是理想,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灯塔,是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这“四人”最终统一在现实的、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求真向善”,实现“生活和谐”的现实,通达“自由发展”的理想。
只有做到这“四人”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也就是说,文化建设的“知识武装战略——文化人”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文化建设的“自觉塑造战略——道德人”和“终极理想战略——自由人”为政治建设提供标杆;文化建设的“现实审美战略——和谐人”为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
文化人是基础,道德人是根本,和谐人是现实,自由人是理想。
注释:
① 2003年,美国教育经费占GDP 7.5%;韩国占7.5%,其中政府投入4.6%,社会和私人投入2.9%;以色列占8.5%,其中政府投入7.0%,社会和私人投入1.5%;马来西亚占8.1%;泰国占6.8%,其中政府投入4.6%,社会和私人投入2.2%。资料来源于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7\|11/01/content-6986916.htm。
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资料来源于http://news.cntv.cn/20110305/107909.shtml。
③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显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984.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预算内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达到7%左右。资料来源于news.sohu.com/20120305/n336688434.shtml。
④韩国名模金多郁上吊身亡,资料来源于news.sina.com.cn/o/2009\|11\|22/101616648626s.shtml。
[参考文献]
[1] 鲍?季?格里戈里扬.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M].汤侠声,李昭时,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2]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 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

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6.

[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5.
[6] 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0.
[7] 孙正聿.探索真善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8]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 己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9] 方用.20世纪中国哲学建构中的“情”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252.
[10] 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6-53.
[11] 周为民.以人为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代序)[M]//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自:毕业论文题目www.udooo.com

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
[12] 马克思.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1.
[责任编辑:赵 玲]
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Cult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Study
ZHAO Jingyang1,2
(1.School of Political & Public Management,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China; 
2.Business School, Taishan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21, China)
Abstract: The Resolution on Boosting Chinas Cultural System Reform and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proposed by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key point of promoting cultur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s how to comprehend deeply the People Foremost is the first purpose of Chinas cultural syste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our strategic objectives are proposed based on grasping the People Foremost from the human study perspective; those are "knowledge equipment strategy literate\|people", "consciously shaping strategy moral\|people", "reality aesthetic strategy harmony\|people", "ultimate ideal strategy freedom\|people". These objectives eventual unify in the reality life practice, constantly seeking truth and goodness, achieving the harmonious reality, leading to the ideal of development freely.
Key words: cultur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uman study; culture; moral; harmony; freed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