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开题报告 >用工“用工荒”背景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用工“用工荒”背景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收藏本文 2023-12-21 点赞:4171 浏览:98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通过对目前人力资源供给方面存在的“用工荒”的特点及原因分析,指出“用工荒”对人力资源供给产生的各种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产业调整、加速职业教育、增加工人福利待遇等具体措施来应对目前的“用工荒”。

关键词:用工荒;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性失衡

1000-8772(2012)17-0131-02

一、目前“用工荒”的特点

“用工荒”是指用工短缺现象,即人力资源“供小于求”,体现为劳动力资源局部紧缺的现象,这种现象从2004年的珠三角就已出现,当时被称之为“民工荒”。2006年,“民工荒”现象进一步蔓延,福建、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称为 “缺工”。到了2008年和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出口严重受阻,对农民工就业的需求急剧下降,一度掩盖了“民工荒”问题。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转暧,用工短缺问题再次凸现,到2012年春节后,不少企业又开始为新一轮的“招工”而头痛不已,而此时, “民工荒”已变成了“用工荒”。主要有以下特点:

1.地区蔓延至全国,但一线中心城市尤为突出。用工荒最早主要出现在沿海、经济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但自2006年以来,用工荒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逐步蔓延至内陆城市,甚至安徽、河南、四川等传统劳务输出大省也面临不同程度的“招工难”。但总体来看,仍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缺工现象较突出,仅以广州为例,2012年春节后一个月,广州急需补充11.38万人,虽然比去年的15万人略有减少,但2011年广州人力资源的求人倍率仍保持在1.34,即平均1.34个岗位对应1个求职者。

2.紧缺类型以技工为主,表现为结构性失衡。从各大人力资源市场报道的招工情况和对企业的采访情况来看,目前企业主要缺少的工种都是集中在一线生产线上,一些体力活和一些需要专业技术较强的工种,如怎么写作行业的怎么写作员、生产制造业的熟练技工等。

3.“民工荒”转化为“用工荒”、“技工荒”。从2004年,最早出现“民工荒”到现在已悄然转化为“用工荒”,因为,总体农民工数量并没有出现短缺,但是缺乏由民工转变为用工的动力,而且真正缺少的是具备一定技

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能的专业性较强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从事简单劳动的生产工人。因此,现在的“用工荒”甚至可以称为“技工荒”。

二、“用工荒”产生的原因分析

1.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用工结构失衡。由于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针对“两高一资”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转型,特别是沿海城市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加快传统技术改造,低利润、低端制造业将被淘汰或向内部城市转移,沿海城市发展重点转向金融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怎么写作业等。产业升级必然会导致用工结构性发生变化,譬如纺织服装业对从业者的学历要求相对较低,而机械、生物制药、LED等行业对文化技术的要求则更高一些。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客观上要求农民工在技能上作出相应提升,但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及职业技能不能完全满足这种要求,所以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业。

2.经济回暖,劳动力需求增加。由于全球经济回暖,各国企业恢复发展以及国内经济刺激计划作用的发挥,使得中国经济形势已经稳步回升,并向好的方面发展。其中外贸短期回升、内需强劲是经济回暖最直接的体现,特别是一些加工制造业订单增多,而这些企业又是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订单的集中需求,短时期内使企业出现了大量的用工需求。

3.工资偏低,缺乏社会保障。一方面,劳动密集性企业通过雇佣大量的农民工生产廉价、简单的产品,并成规模地出口,但这类高度可替代的产品到了国外,只会将压得越来越低。而这种传导效应导致农民工劳动力成本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也使这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微利生存;而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让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作为企业工人的外来民工在无法享受到与本地一样的各种社会福利和保障同时,却同等地承受和本地人相同的生活成本,这样一来,民工对工资预期也会随之有所提高,企业如果继续靠低廉的工资招工,显然难以吸引到所需要的工人。

4.国家产业转移,中西部劳动力当地就业。国家大力倡导的产业转移初具成效,一些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发展迅速,这些在中西部如春笋般崛起的企业,给当地的就业人员提供了很多岗位,这些人不需要远程到其他省市,而就近在家乡就业,工资待遇不会低多少,消费水平低,住宿、回家交通等开支减少,又可兼顾父母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沿海地区的劳动力资源。

5.外来工在一线城市找不到归属感,流失率高。外来工在城市的生活被边缘化,他们大多数住在简陋的宿舍,身着过时的服装,生活在城市的底层,使得他们与城市产生距离,缺乏认同感。特别是80后、90后已成为外来打工的主体,而这些他们与 “不管多苦多累,只要能多挣点钱就行”的60后、70后相比,不仅追求工作条件同时注重生活品质,他们的生活观、择业观发生很大变化。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掌握了一定文化,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诉求提高,不再满足于“为赚钱三点一线”的生活,转而寻求劳动强度适中、业余生活丰富且不受歧视的工作岗位。而这些要求与实际工作环境有一定差距,就会导致他们总是在不断地跳槽、返乡、外出打工中徘徊。

6.部分企业不重长远,缺乏用工储备。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错误地认为中国劳动力资源充沛,企业用人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在用工方面仍然固守临时观念,缺少长远打算,对劳工缺乏应有的尊重,不注重建立自己的劳动力储备,从而导致一旦用工需求急剧增加时就变得手足无措、无法应对。

三、“用工荒”背景下对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影响

1.电子、制造等行业将出现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现在的用工荒严重,尤其是技术工种,技术类人才本来就比较稀缺,有技术的外来工人由于城乡差距缩小,在老家附件就能找到工资水平待遇差不多的工作,不愿离乡背井到大城市生存;而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怕苦怕累,不愿到生产第一线,致使电子、制造行业缺少大量技术工人。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