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试议佛教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科技

试议佛教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科技

收藏本文 2024-02-19 点赞:4132 浏览:1019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对佛教的传入及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等进行介绍,阐述汉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演变,通过分析佛寺的建筑特点,展现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汉化佛教 中印 文化交流

一、佛教的基本概述

佛教是公元前五、六世纪时,释迦摩尼在南亚次大创立的。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世界认为是“无常”的,即迅速变化的和虚幻的。而现实人生则是“苦”的。“苦”的基本原因既不是神的安排,也不在于社会环境。而是由于个人自己造出的“惑”“业”所致。“惑”指贪、嗔、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及其造成的结果。根据个人善恶行为,今生之因在未来成果,如此“轮回报应”、生死循环变化不已。要摆脱“苦”就要皈依佛法,按佛教教义修持,完全克制自己的世俗,最后超出生死轮回,达到最高境界“涅槃”。
它的教义富于哲理、学术,吸收其他教派教义和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传承发展中派系繁多,而且形成了各自经典,集结成“三藏”及“大藏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多神教系统,有“佛”、“菩萨”、“罗汉”、“诸天”、“鬼神”等一系列庞大复杂的崇拜对象。在这一系统形成后,又用多层次的清规戒律严密的将信徒组织起来,分为“七众”,即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
佛教在发展中,由于对教义和戒律的认识产生分歧,产生了许多教派。大致地说,较原始的佛教教派,被称为小乘佛教,以自利修罗汉果为最终目的;一世纪左右兴起的大乘佛教,则以利他修菩萨形成佛为最终目的,小乘只承认释迦摩尼一人是佛,大乘则认为大千世界有无数佛。七世纪后,大乘佛教中一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混合,形成密教。小乘、大乘、密教,这就是南亚次大陆佛教流行中形成的三大派系。
佛教在许多国家与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教派。一般的说,在中国汉族地区形成,传入日本、朝鲜半岛等处的,称为北传佛教,又称汉化佛教。本文所介绍的重点就是汉化佛教形成,及其特点。

二、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最主要的道路就是通过中亚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东来和西行求法的高僧常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佛教大约在东汉时期已在中原和江南一带流行了。汉代的人很重视神仙方术,佛教初传,大约也被看作某种神仙方术,这点我们从鸠摩罗什的各种传奇故事中,大约可以猜得到当时人们对佛教的看法。为了争取在中国扎根,佛教徒开始用汉文翻译佛典,并且尽可能地把它和中国传统的、宗教观念相结合。可以说,佛教在传入中国开始,就朝着汉化的方向前进了。
南北朝中晚期,许多朝代的统治者都利用佛教来作为巩固通知的工具,强调佛教“逆来顺受”、“追求来世”等思想,以麻醉百姓。如,南朝的梁武帝把佛教当作“坐致太平”的手段。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在经过后秦的鸠摩罗什后,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此期间,名僧辈出,道安、慧远、道生等人,在发展中国佛教本身的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随着佛教理论的学术化和汉化,僧人间对理论的解释不一,于是产生了汉化佛教中若干宗派的雏形。在这一时期,儒、道三家争夺思想阵地的长时间大辩论。这三者又在长期的争论、斗争中互相渗透,使佛教接受更多汉族本身的思想,使其更加汉化。
隋唐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三教并用的方针,佛教进入了鼎盛时期,寺院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译经的规模和水平空前绝后,在此期间编订出了国定本的大藏经。同时,在这个时期多种独立的系统建立了起来,而适应中国情况的仪礼法规也基本完成,于是便形成了天台宗、律宗、净上宗、禅宗、密宗等汉化佛教中的大小宗派、并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越南。至今日本和韩国的各宗派佛教徒,仍把本宗派的中国创始寺院称为祖庭,参拜不绝。
从隋唐到宋代,佛教一方面向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深入民间,四大著名普赛巩固了五台、峨眉、普陀、九华四大名三道场,就是佛教信仰普及化、世俗化和进一步汉化的明显标志。另一方面,经过汉化的佛教思想也明显地在知识分子的头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主要通过知识分子影响到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宋代以后,一些主要的佛教宗派的基本观点与儒家相互交融,本身也更加汉化。寺院和寺院中的塑像、画像也逐步形成写作,汉化佛教至此基本成熟和定型化,已经把原始佛教的一切改变得面目全非。

三、佛寺的汉化

1、佛寺
中国有佛寺之始,为汉明帝时在洛阳创立的白马寺,至今已经两千年了。“寺”本为汉代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中高级官署通称。如太常寺、鸿胪寺等。起初的白马寺,不过是个安置外国僧人的衙门,类似如北京饭店之类。中国传统的建筑思想,似乎是想在整齐划一中规定出等级。所以中国的佛寺也没有什么专用的设计,如西方基督教的大教堂那样专门性的建筑。而中国的佛寺则是把民宅改造成寺庙。伽蓝意为“众园”或“僧院”,后佛寺被称为“伽蓝”。《洛阳伽蓝记》中记载的许多王公“舍宅为寺”的实例,便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2、佛塔
塔在早期的南亚次大陆,塔并非佛寺专用,到了中国后才将它完全佛教化,称为佛教的象征性标志性建筑。在中国,寺前必造塔,形成以塔为中心、殿伟附属的成组宗教性建筑群。当时的寺院习称为“附图祠”,“附图”是“塔”的音译。

3、汉化佛寺的殿堂配置

中国的营造法则,一般是把主要建筑摆在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安在东西两侧,寺院的配置也是如此。由南往北看,主要建筑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东西配置则有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等。寺院的主要生活区常集中在中轴线左侧(东侧),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等。附加建筑则品种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较多:
(1)佛殿:常见为药师殿,内供药师佛。
(2)菩萨殿:常见的是观音殿和地藏殿。
观音殿中供观音大士,左右近侍为善财童子和龙女。地藏殿供的则是地藏王菩萨。常供的是他在中国传说中的化身——朝鲜王子金乔觉。
(3)罗汉堂:纯粹中国化的、最富人情味的殿堂。常建成“田”字形。中塑五百罗汉,可由艺术家自由发挥创造。如北京的碧云寺、上海的龙华寺等。(4)关帝庙:完全汉化的殿堂,中供关帝,关平和周仓侍立。
(5) 戒坛:一组独立建筑,自成格局。一般在戒坛前,另立一个小山门殿,以示从此进入即受戒得解脱入空门之意。中供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优波离,故称“优波离殿”。
(6)方丈:寺之主(住持)的寝室兼工作室。大寺院中常局中轴线上最后一进院中,以示深居简出之意。方丈室也不轻易让客人进出。
(7)茶堂:接待室。知客僧人在此

原创论文www.udooo.com

外来联系之事。常在前院东厢房,旁边常有供应经、像、香炉、香火等物的小卖部。
(8) 斋堂:僧众内部食堂。其厨房称“香积厨”。大寺另有供俗客进餐的素菜馆,不可与“香积厨”混为一谈。
(9)云会堂:寺院的招待所,常设于西跨院。
此外,一般僧人住僧房,打坐参禅在“禅房”。这些都常为靠墙打通铺。高级寺院的生活区,常在东跨院内,有花园。有的东西跨院都带花园。
纵观中国佛寺建筑,越来越趋向于四合院式定型化。衙署有大堂,寺院有大殿,建筑外形与工程做法基本相同。舍宅为寺固好,变寺为校、署也行,主要该换内部装饰与附件,用不着大兴土木改变建筑整体。
中国近代佛寺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总体布局也如一般民用建筑群那样,采用组合式。即以一个四合院为主体,在其前后左右可任意增减制式四合院或变式花园。主体是办公事用的,生活区在其后部与两侧。迎宾与保卫系统集中于前方。看一看故宫与各地大衙署的平面配置,就会恍然大悟于寺院建筑群的组合思想与它们是如何地高度一致。
至于朝向,汉族通行以面南背北为轴线的安排,特别在北方,出于取暖的需要,更是如此。但辽代契丹族人有“朝日”风俗,建寺取坐西朝东的轴线,如北京大觉寺便是如此。
四、总述
汉化佛教是汉化很深的佛教,它经过近两千年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与融合的长期过程,渗入中国文化的各个角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系统。这些特点有机地融合在汉化佛寺的建筑、造型艺术、图集、仪礼规制等具体的事物与行事之中。它作为中国中原地区成熟的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汉化佛寺建筑体现出了这一文化显著的特点,它有机地融合在汉族固有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M].北京出版社,2003
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M].北京出版社,2002.
[3]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轮[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06.
[4]梁思成.梁思成全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0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