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流变1949~2012年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之流变封面

流变1949~2012年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之流变封面

收藏本文 2024-02-09 点赞:22539 浏览:970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源自于西方文化的入侵,1841—2012年在这漫长的160余年间,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经历了一个萌芽、起步至发展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及建筑和城市规划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介绍与分析,探究这160年间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的流变原因与特点。
关键词: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政治经济;城市规划
1006-723X(2012

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udooo.com

)12-0117-03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空间中所有开敞的、没有围合的开放空间,可供公众活动的场所。中国传统城市中历来以线型的街道为主而缺乏公共活动的场所,通常只在庙宇前的前庭和公共的水井空间旁以及码头和桥头下的集市空间中才会有公众的活动和参与;但是,这些又大相径庭于西方传统概念上的城市公共空间。(P9)战争后,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念与洋洋炮一起传入,中国近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已与西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逐步接轨,即本文讨论的公共空间的概念。

一、红色文化的影响:(1949~1977)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思想尚处于起步阶段。广场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类型,其中广场又以集会广场和交通广场为主要代表。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公共空间的设计思想和建筑与城市规划一样,均模仿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设计特色。这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体量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要反映出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优越性而忽略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公共空间的平面形态也多以几何形态出现,较少自由形式和复合形式,空间呆板缺乏变化。(P134)

1.恢复与新建阶段(1949~1952)

新中国成立最初三年的公共空间设计思想主要是保留原有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改良局部空间和局部内容,在满足原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基础性的修复工作;[3](P3)其次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城市中新建了许多空间形态较为单一的“大操场”式的公共集会广场。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的面貌由于战争的原因而千疮百孔,破坏严重,政府着手整治或改建大中型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大批解放前建成的遭到破坏的城市公共空间在这一阶段得到了初步的治理与恢复。例如,大连市政府成立后,将日本时期的主要广场进行了改名。大广场改名为中山广场;同时,整修了四个较大的广场,让他们基本恢复战争前的原貌。[4](P344)与此同时,一批城市公共空间得到了新建,例如上海人民广场、太原五一广场、南昌人民广场、成都人民南路广场和广州海珠广场等。这些新建的广场风格基本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方向:平面造型单一化和装饰手法粗糙化。

2.大发展阶段(1953~1957)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1953~1957年。在这五年中,经济建设迅猛发展,新政府也对城市建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化。城市公共空间在这个时期获得到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城市总体规划工作开始于“一五”期间,该期间许多城市公共空间也被提出来,如长春市规划方案上大大小小布置了56个广场。有些城市的公共空间作为该地区的重点项目,专门聘请苏联专家参与设计与指导工作。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
由于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上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这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带有明显的欧洲“古典形式主义”色彩。体现在城市规划上是着重构图和轴线,强调对称式轴线的布置,在城市街道轴线上布置众多广场,广场空间本身也表现为轴线化的布置。同时空间尺度也被尽可能地扩大。基本上每个城市的中心区都有城市广场,作为其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公共空间。[5](P405-406)。

3.动荡阶段(1958~1965)

(1)1958~1959年,“大跃进”下的全面发展。1958~1959年是我国的“大跃进”时期,举国上下都处于一种“大跃进”的思想洪流中。在城市规划领域政府提出“用城市建设的‘大跃进’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大跃进’”。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也在这股浪潮中也试图通过空间体量的大和空旷来盲目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1958年开始,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全国各地主要大中型城市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兴建和改建了一大批尺度宏大的城市公共空间。这股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发展的白热化在中国随后的近30年时间里再未出现过类似的建设。
(2)1960~1962年,困难时期的全面停滞。1960~1962年是我国的新中国成立后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时期,国家紧缩城市人口和基本战线,使城市规划难以实施。由于经济困难,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也随着1960年国家宣布3年之内不搞城市规划而全面停止。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率也随着该时期人民群众公共集会活动的减少而呈现出下降趋势。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思想在该时期处于一个完全停滞的状态。
(3)1963~1965年,调整时期的部分恢复。从1963年起,尽管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些城市的城市规划工作开始复苏,但中国国内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建设依然没有起色。在1963~1965年间,全国没有新建一个城市公共空间,仅有极个别的城市公共空间被恢复,供居民使用。

4.停滞阶段(1966~1977)

1966~197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随着城市规划的全面停滞与混乱也陷入了史无前例的严重破坏甚至是停滞和倒退。许多城市广场上的装饰物、雕塑等被拆除或毁坏,如广州海珠广场的广州解放纪念像于1969年被毁;南京鼓楼广场拆除了喷水池、栏柱、华表等装饰物。而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小游园”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20年内新建的城市小游园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被各地造反派彻底毁坏,城市绿化受到重创,城市环境异常恶劣。然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中国的部分地区仍然出现了一些城市公共空间改建的特例。其中天安门广场上纪念堂的建造是当时国内最大规模的建设,这一工程的完工也标志着天安门广场空间的基本定型。同时为改善交通问题,政府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也新建了火车站站前广场,例如广州火车站广场等。该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在动荡中依然注重空间的本质即功能的重要性,尤其可以从“”后期的少数城市公共空间实例中看出该阶段的设计思想延续了以往阶段的设计特征,受时代政治经济的局限性,设计思想依然停留在以满足公共空间的基本功能为出发点,缺乏空间环境的宜人性和对场所人性化的关注。

二、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尝试:1978~2012年

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在空间中进行的。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存在于社会这个大容器中,因而,人的活动必然对空间产生影响;不同的时期,人的活动也不尽相同,对空间的影响也就自然不同;人作为空间中的人,作用于空间,空间也同时反映出人的需求。兰州东方红广场就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发展起来的。东方红广场最初为全市性集会广场;1986年4月定性为文化休憩、建筑为主的多功能(交通、集会)综合性广场;1994年更是兴建地下商业,在广场南部建下沉式广场。东方红广场由单一的广场形态发展到文化娱乐的立体广场正是建立在满足人的不同需求这一基础上的。1978~2012年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的三次转变正是根据上述人的不同心理需求而产生的:

1.稳步发展与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1)

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及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20世纪80年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逐步恢复展开。这一阶段,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受到生态学理论的影响比较大,表现为大量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以及广场(集会性质的广场)的公园化改造。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1978年至1991年间,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得到了稳步发展,但总体来说其设计的出发点仍停留在满足人最基本的社会需求,恢复和新建了一批城市公共空间,但其设计出发点仍未能跳离传统美学的束缚,其形式和功能相对来说较为单一和僵化,未能找到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的明确目标。

2.模仿与反思阶段(1992~1999)

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城市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空间的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
20世纪90年代前期,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随着建筑界盛行一时的“欧陆风”也进入了一个极度追求视觉“美”的阶段。这种视觉“美”的追求直接导致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量不合时宜、风格突兀城市公共空间的出现。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但却过于追求平面形态的视觉效果,忽视了空间中人们对使用功能的需求,缺乏交流的场所和停留的空间,往往是“中看不中用”。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上述类型的公共空间累积到一定量时,人们便开始对此产生“审美疲劳”。于是国内的专家学者们才开始重新审视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那些华丽的外表和空旷的场地并不能吸引人们在空间中停留。
总体来说,满足人的视觉、生理等感官需求成为这一阶段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出发点。

3.整体性与多元化阶段(2000~2012)

经过20世纪90年代“混乱的城市化”阶段,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逐步步入有序的发展轨道,同时也更加多样化。
21世纪,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进入了一个整体性与多元化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过去单纯为了展现国富民强政绩工程理念的逐步弱化,人们开始日益注重城市与环境的关系,人在城市中活动与休息的需要。过去传统的城市集会广场、绿地游园等公共空间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人的多元化需求就迫使城市公共空间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上海延中绿地便是以此为目标设计建造起来的。它以“蓝”、“绿”为主题,为了满足人们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和心理感觉的多元化需求而采用空间功能的复合性和多维度的空间形态思想来指导设计。
从解放后苏联城市公共空间思想的影响再到改革开放后与西方接轨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思想的影响,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走过了一条从单一照搬国外到结合东方文化的发展之路。设计思想也从过去仅仅满足空间功能的需求发展到今天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为目标。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发展,开始找到了公共空间发展的真谛:为人怎么写作!任何空间的产生都离不开使用它的人,只有从人的角度出发才能设计出适用于人的公共空间,才能使这个城市空间真正的公共化、真正的赋有人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柳尚华.中国风景园林当代五十年(1949~199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

源于:论文网www.udooo.com

9.
[4]大连市史志办公室.大连市志?城市建设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5]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Philosophy of Urban
Public Space in China from 1949 to 2012
WEI Na, GUO Wei-min
(School of Design,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Jiangsu, China)
Abstract:The design of urban public spaces in China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invasion of western culture. During the more than 160 years from 1841 to 2012, the urban public space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the bud, to the start and then to th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social culture, the ideology and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city,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philosophy of urban public spaces in China during the 160 years.
Keywords:urban public spaces in China, design philosophy, political economy, city planning〔
责任编辑:李官〕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