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有关于主体作用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意义

有关于主体作用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意义

收藏本文 2024-03-11 点赞:6676 浏览:1926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全面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转变教师角色,提升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通过问题教学、情感教学、层次教学、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与素质。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学生主体性 以生为本
:A
学生主体性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尤其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学生能动性、主动性的发挥,对组建高效课堂有积极性作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关注于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力以及理论实践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定位于教师主宰地位,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因此,现代地理教学,要转变传统教学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模式,以学生为根本,展开“生本”教学。

1 转变教师角色,树立“生本”意识

地理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兴趣,选择教学方式,并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知识构成、心理走向,以实现师生互动教学。

1.1 重视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地理课程分值问题的影响,不单是学生将地理作为“副科”,而且很多地理老师并不关注地理教学方法,仅仅采用传统的“灌输”模式教学,不关注学生自主性激发,使得地理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与理想效果偏差越来越大,因此,地理教师要转变学科认识,以有效手段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如向学生讲述地理有用性;如在学习特别行政区时,和学生一起回顾香港回归的历史,并向学生展示与撒切尔夫人关于香港问题会晤的照片,让学生感受祖国是完整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信心;如在亚洲人文环境教学中,让学生说出中国的特色节日,并讲述自己家乡特色等,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独特性,提升学生的国家、家乡荣誉感。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情感与教学内容相统

一、并让学生进行情感阐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促使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1.2 面向学生主体,肯定学生价值

一方面,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基础能力、经验积累量出发,多多展开知识、技能教学,并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地势地形”教学中,教师借助图片、数据资料、黑板画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势等级、地形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将高低起伏、多彩多姿的中国环境呈现,在基础知识学习之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所处地势、地形特征等进行描述;通过地球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方向判断、根据气温分布让学生解释家乡气候等;关注学生的自我实践,让学生收集一周内日升日落信息,进行杆影试验等。这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情感评价。每一个孩子都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在“唯我独大”的初中阶段,地理教师要全面认识学生的这种心理,通过地理教学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提升。在教材选择上,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转变训教方式,对学生的表现多说“你真棒”、“试一试”、“加油”等;转变单一的应试评价方式,采用学习成绩、课堂表现、技能实践、道德素质等综合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促进学生表现力的提升等。

2 把握学生心理,坚持“人本”教学

2.1 利用学生好奇心

好奇引发兴趣,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总会被吸引到“为什么”,“怎么办”之中,并在好奇事物的推动下,进行积极主动化学习,如在“海陆变迁”教学中,教师通过呈现高山下沉、海平面上升、同一地域内部环境的变化等图片,吸引学生的目光,当学生看到这些变化现象后,不由得产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想法,此刻,教师抓住学生的疑问点,将学生引入知识理论学习中,大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2.2 创建高效课堂情境

灵动化的课堂情境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外界环境,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愉悦的表现环境,地理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言语、多变的教学手段、多元化的教学道具来促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将新疆的人文风貌、地理特征、特产等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画面、视频了解新疆的异域风情,并在观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不具备多媒体资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播放新疆音乐,讲述新疆小故事等方式,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3 利用问题引导

问题是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主要载体,传统的教学往往以“讲课—提问—回答—总结”方式展开,这容易促使学生产生依赖性,进而影响其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要转变“顺理成章”的教学方式,调整学生的思维,积极运用“提问—思考—讲课—解决—总结”的教学方式。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中,教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在一进课堂就说:“孩子们,这几天的天气怎么样?”——“变化无常”;“谁能表述一下,天气的具体变化情况”——学生跃跃欲试;“谁能解释天气变化的原因?”——学生满脸疑惑;“你们想不想知道原因呢?”——“想”——“那么就让我们的天气专家告诉我们原因”,进而将学生带入理论学习中。

2.4 进行分层教学

初中学生的个性特征较为明显,其具有不同的能力基础、思维特征、兴趣爱好,地理老师要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而提升学生主体性。如在“中国的地理差异”章节教学中,在讲述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后,教师这样设置问题:(1)分别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域特征,并比较两者的差异。(2),在(1)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形成不同地域特征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我们村庄的地域特征与其形成原因。(3),在(1)和(2)问题上,让学生制作地域特征差异表,并收集家乡人文、地理、经济等资料,做家乡“宣传小册子”。这就将问题难度一步步提升,且以基础知识、能力提升、素质培养等级性的问题,实现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3 结语
在促使学生主体性发挥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地理课程特征的结合点,从学生的实际能力、知识基础、思维走向出发,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模式,通过好奇引入、分层教学、问题引导、情境创设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张克霞.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1(1).
朱勇成.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2).
[3] 李卓民.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地理学科素质教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
[4] 王君.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辽宁教育研究,2011(7).
[5] 孔祥梅.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自育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2).
[6] 武昭年.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的特点及实施办法[J].新西部,2012(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