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性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性学习方法

收藏本文 2024-03-23 点赞:16397 浏览:7105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11-1.5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学生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教学过程中“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让研究性学习走入初中语文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它可以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传输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积极主动的现代学习方式。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让学生在语文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就会多一些主动思考发问,少一些单纯被动的接受,就更能自主的运用知识、理解领悟、分析概括,以积极的思维获取真正的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采用研究性学习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由于反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语文课中重视了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但不少语文课中出现了只有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却很少见学生提问质疑,主动发现问题,学生还是被动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是在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计划怎么写作,不是为自己学习怎么写作,只不过由被动地“听”变成了被动地“答”,没有真正取得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权力,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得到充分尊重。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可以真正体现这种主导主体的有机结合。
第三,研究性学习是语文教育复归人文性的重要途径。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是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精神境界的主阵地。教学中要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从当前的课堂教学看,注重了学生的认知活动,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使语文教育形成了在学生道德、审美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人文精神缺失。而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的产生引入,给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复归带来了福音。一方面,因为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是一个积极的学习的过程——学生去做想做的事,而不是做为他们安排好的事。这样就给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既然研究性学习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呢?
第一,教师要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转变角色。吕叔湘说过:“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老师的问题。”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因此,要真正把“研究性学习”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要从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换为学生研究的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探索、研究的问题各不相同,教师不可能作统一的授业解惑,因而教师应该着重指导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如何收集信息,教会学生会学。例如我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我先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添改讲义”这一事件(第11—15段)为例指导学生如何圈点批注,理解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形象,再让学生自由选择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其他事件,进行理解阅读,学生对藤野先生这一形象的理解评析比以往教师的讲解分析要丰富得多,对本文的学习也比用传统的教法轻松得多。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自主的,学生的自控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的差异会导致各组活动组织管理、活动质量的差异,研究的问题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我在教《白兔和月亮》一课时,先让学生根据我出示的要求自由评析课文(有对词语感彩的评析、有对描写方法的评析、有对某些段落作用的评析等),让个人依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问题研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最后,总结寓意。学生的学习活跃而有序,教师教得也轻松。由于语文学科有其多元性、多义性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体现本学科的特点。
第二,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要有科学性、计划性。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有限,不同的学生又各有差异,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要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定,现行的新教材(人教版)中一些思考题、资料已给我们指导学生研究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切入口,如五律《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两种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等文章主题的多种理解,都是学生尝试研究性学习的好课题。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可以先从一词一句入手,再到某一作家作品的专题研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丰富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书本以外的生活,既是人生的教科书,也是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要关注课本知识,更要关注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生活实践、相关学科的联系。初中学生的阅读量有限,生活积累少,在研究性学习中,视野就不开阔,探究也就不会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可以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使语文学习的研究能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延伸,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变得生动活泼。如本学期在学习居里夫人的《我的的信念》一文时,我们让学生课外再阅读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梁衡的《跨跃百年的美丽》、居里夫人女儿的《母亲》,丰富了学生对居里夫人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新课题,科学的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可以达到学生好学、会学、乐学;教师会教、乐教的境界。这既减轻了学生的听课的负担,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简介]楚霞(1977-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十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