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研究方向 >对策我国物流信息化进展状况和对策网

对策我国物流信息化进展状况和对策网

收藏本文 2024-02-10 点赞:21493 浏览:9565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物流行业在经济产业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是一条有效途径。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和关键。本文探讨了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及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管理
自人类从事生产活动起,就有了储存和搬运活动,可以说物流是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然而,直至上世纪60年代,尽管生产工具的进步彻底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但物流仍局限于表面的“储平余缺、运通有无”的低水平状态,显然,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自工业革命以来,延续了数百年的疏忽。那么是什么一直在阻碍着现代物流理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呢?鲍尔索克斯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中清晰地指出,在计算机技术可以广泛使用之前,没有理由认为物流的各种功能能够被综合,或者这种交叉功能的综合会提高整体性能。可见,物流的发展与信息及其技术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
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分业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对企业供产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完成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将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某种角度上讲,现代物流就是传统物流的信息化,即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怎么写作水平之目的。

一、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目前距离物流信息化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从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结果看,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这种现状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竞争,但是追赶的脚步却从未停歇过。进入21世纪后,我国物流市场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发展,物流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呈现出以下特点:

1.需求仍以作业控制为主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物流信息化的需求仍以作业控制为主,即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的机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处于较低的需求层面,即要用较少量的投资,解决业务各流程的信息化问题,建立决策要依赖信息的机制,其中特别是将财务核算深入到各业务环节中去。此类需求是市场的主体,占80%以上。少部分基础较好的企业已经进入了较高层面的需求,即优化流程设计和运行操作。这样的企业应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机制,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可以为流程再造提供制度保证和数据基础。此类需求占有的市场份额虽然还不大,但增长比较快。而真正进入供应链管理这种最高需求层面的企业目前还是凤毛麟角。

2.信息化意识提高,整体规划能力较低

近年来,我国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信息是物流的灵魂”已得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广泛认同,各类企业呈现出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综合性或专业化物流信息系统的态势。2004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铁道部、交通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将发展物流信息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也已经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之中,并进一步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力度。但是,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能力较低,对信息化的理解不深。我国在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战略上尚未形成体系,标准化工作发展缓慢;同时,物流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未来发展也缺乏规划,缺乏覆盖整个企业的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统,目前真正去搞信息化整体规划的企业寥寥无几。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达94.3%的物流企业内部使用了管理软件,81.4%的物流企业拥有自己的外部网站,企业大部分已应用相关的“物流管理软件”,但这些软件相对简单,大部分只是整个物流环节的一小部分,如车辆管理软件、库存管理软件、票据管理软件等,很少有企业实现了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管理,仅有14.3%的用户对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这说明物流企业由于本身不成熟等原因,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用户对自己的信息化需求并不了解,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结果导致“信息孤岛”现象非常严重。

3.建设步伐加快,整体应用水平较低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物流行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而物流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也相应提高,建设步伐持续加快。但是不得不承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很低。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应用范围有限,如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的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GPS/GIS和EDI技术在我国物流企业的应用不够理想。同时,立体仓库、自动导向车系统等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另一方面,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生产环节的渗入层次较低,如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其网站的功能仍以企业形象宣传等基础应用为主,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事实上,目前较低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物流业迫切需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4.缺乏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现代物流作业过程环节多而复杂,物流信息量大,还具有不确定性、难以捕捉的特点,因而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因此现代物流企业应属于人才密集型企业。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物流企业缺乏这种既

源于:查抄袭率本科www.udooo.com

熟悉现代物流信息化运作规律,又懂得生产管理的专业人才。

二、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1.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物流信息化首先要对物流活动中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信息共享将超越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边界、企业的边界,使得供应链上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根据充分的信息来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市场定位,进行规范化的运作。

2.流资源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物流的很多技术手段是停留在设施能力和设施水平的提高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特别是供应链形成以后,更重要的不是单一的设施水平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资源整合到一起,来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也就是说,信息处理的能力和信

原创论文www.udooo.com

息管理的能力决定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决定了对顾客提供高效率高水平怎么写作的能力。

3.多重价值的实现

(1)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与普通的制造类企业不同,物流企业的业务承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体现出很强的非计划性。在项目接单后,又体现出极强的计划性,即整个项目必须遵循作业规范,一丝不苟地按规范执行,信息管理能力最直接地体现着一个现代物流企业的项目实施水平。任何一个物流企业随着业务的发展,一方面信息流涉及的领域和地域不断扩大,而另一方面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对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信息化建设是解决企业落后的信息管理手段与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
(2)体现在物流企业的经营需要。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逐渐开始注重怎么写作和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要素就是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客户需求信息获取、支持、反馈和交易的电子化;实现售后怎么写作的自动化和长期化,从而保证长期而稳定的客户资源和利润空间。现代物流企业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向客户提供及时快速的仓储、配送等专业怎么写作和实时的货物跟踪怎么写作等个性化信息咨询怎么写作,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3)体现在物流企业物流合理化、物流效率的提高。物流信息化使物流企业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更为省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并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使库存适量化,提高了资金利用率;缩短了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提高订单处理的精度,提高搬运作业效率和运输效率;使物流合理化——物流一体化系统成为可能,而物流一体化系统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

三、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积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快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应该相互衔接;其次,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及行业法规,协助行业制定物流的标准化工作,如物品编码的标准化,物流作业中使用的设备、包装、运输、装卸工具、托盘等的标准化,特别是物流信息标准化,都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督促;再次,需要政府多渠道地调动各方面的资金,提供资金、税收方面的扶持,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尽快实现高速信息网与企业的互联互通。

2.构建多功能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具有跨行业、跨地域、开发性好等诸多特点,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构成了有力支撑。我国要发展现代物流,抓住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必须加强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企业使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利用其庞大的资料库以及开放性的商务功能实现企业自身的信息交流、发布、业务交易等信息化管理。可以说使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的捷径。

3.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的精髓是以信息代替库存,以供应链作为库房,实现物流的敏捷配送。信息化库存是依靠供应链一体化优势使产品开发、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寻找供应商和生产商、融资、制造控制、包装、运输等在同一时间并行运作,从而使原材料能够准时送到加工厂,产品能够准时送到销售点,顾客能够便捷地购写到所需要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虽没有建立庞大的库存体系,但是信息化库存却使物流更具敏捷性,从而节约物流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4.实施ERP项目

ERP是英文Enterp 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其功能核心是将企业人力、资金、信息、物料、设备、时间、方法等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和平衡。ERP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一种供应链的管理思想。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将企业的管理与信息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为指导、以信息化网络为支撑、以实施ERP为基础的管理体系。ERP是实现企业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必经之路,只有实施信息化管理,才可以杜绝企业管理中的随意性和过多的长官意识。

5.打破传统运行模式,开发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它利用各种信息进行实时、集中、统一的管理,实现信息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与协调。其总体目标就在于从企业的商流和由商流引发的物流中提取与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存储、处理、汇总、分析和流程控制,从而得到提炼的、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信息,一方面怎么写作于物流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需要;另一方面怎么写作于客户的需要。因此,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能够打破传统的运行模式,实现对企业资源的管理,实现对企业内外业务的支持,并能提供部分决策支持。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多种方式,如购写成熟的操作软件、委托开发、与开发单位合作或独立开发,企业可根据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开发方式。

6.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普及信息化知识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专业的物流信息人才,因此必须加快物流信息人才的培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对优秀人才的奖励机制,增强内部人员物流信息技术的培训。同时,应积极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加大对物流信息人才培养的投入,通过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信息管理人员。如果需要,也可以从国外引进高质量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现代企业发展离不开物流信息化的支持。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物流活动贯穿于企业的采购、生产、运输、仓储、分配等各个领域,是企业最重要的一个流程。通过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可以减少物流成本,使在物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司得以生存发展。
作者简介:郭智忠(1957—),男,陕西汉中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供职于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