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研究方向 >阐述薄纸轻笺薄纸间窥一代名伶

阐述薄纸轻笺薄纸间窥一代名伶

收藏本文 2024-03-11 点赞:5422 浏览:1809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梅兰芳》在2008年的文艺片中算是扛鼎之作了,从发行前的宣传到公映后的时评,各种评价都不绝于耳。且不谈此片优劣如何,但影片中的确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梅兰芳作为一代名伶的人格魅力。
虽是人物传记电影,但梅兰芳一生传奇经历,可讲内容太多,不可能全都顾及到,所以影片截取其人生三个阶段的三段故事分别冠以“死别”、“生离”、“聚散”之名管斑窥豹。第一部分以梅兰芳初露锋芒和老艺人十三燕梨园争霸的故事为主;第二部分主要是梅兰芳邂逅红颜知己孟小冬,但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分开的情节;第三部分则讲述了本片的线索人物邱如白在抗战时期直至梅逝世前与梅兰芳恩怨纠葛。
影片中,多次出现“纸”的意象,包括遗书、纸枷锁、信笺、契约、戏单、纸燕、报纸等。“纸”,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作为电影表现手法中形式上、内容上的针线,将梅兰芳生命中每个传奇串联起来,展现出其生活中的喜悲。

一、作为符号的“纸”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影片中的有意无意点缀,作为一种符码,它的能指是明显的,即道具。所指有两个方面,其一反应了导演或编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影片所处时代纸虽不再是贵重的物品,但依旧象征着文化和知识,它的现身暗暗隐射出影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其二,纸是用来承载文字、传承文化、促进交流的工具,它的频繁出现也反应了电影主人公内心的隐逸和内敛,不直接用语言符号来表达心绪而是转向别的媒介,间接地、含蓄地、闪回地昭示着主人公的情感。

二、影片中“纸”的意象

(一)遗书和纸枷锁

作为影片的“序”,少年梅兰芳读大伯的遗书,以“闪回”的镜像,一副似有若无的“纸枷锁”便突兀而出,藉此一层层渗透进梅兰芳光彩人生背后的诸多隐痛、惶恐、欢喜及悲楚,将戏梦纠缠的凄然诗意如歌如诉地再现于银幕。观者会发现,这个“纸枷锁”若实若虚、首尾呼应,是贯通全局的,它曲折地隐喻了一个形而上的人文意象,或是来自旧的梨园传统,或是来自旧的礼教纲常,甚或是来自数十年与他亲如手足其后竟突然变节、反目为敌的邱如白。形形色色的压抑和悲怆,无端而来却又如影随形。正是透过它,才呈现出梅兰芳被囚禁的心,幽深而沉重。
影片英文名叫做“forever entralled”(永远的奴役),尽管梅兰芳自己有选择的自由,但终究因世事、人事、梨园事而不能选择,从而“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大伯梅雨田在紫禁城里双肩架着“纸枷锁”被押解而行的画面以及他留给梅兰芳的那封遗书,烙印在少年梅兰芳的心上。大伯告诫他要挣脱那副“纸枷锁”,并要为唱戏的伶人争一点做人的地位。事实上,他的话,与梨园前辈十三燕对少年梅兰芳的临终托付竟然是其心同炽、其语同切的。梅兰芳深铭于心,并以他一生的实践兑现了老一辈人的嘱托。全剧的“诗之魂”,便寄寓在梅兰芳兑现这一嘱托的过程中,他通过与这个幽灵般的“纸枷锁”的不断抗衡,不断搏击,一步步为自己也为梨园界争得了做人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更为梅派艺术赢得了彪炳史册的文化荣耀。
马旭:轻笺薄纸间窥一代名伶 ——浅析《梅兰芳》中“纸”的意象(二)信
影片中“信”一直贯穿于梅兰芳生活的始终,从年幼时大伯的遗书、少年梅兰芳和邱如白的通信到中年“梅孟恋”之孟小冬给梅兰芳的诀别信,信作为一个载体,用闪回和重复的手法,将梅之心路历程展现于众。
信件对整部电影以及梅兰芳的这个形象形成了一种控制,从序中的遗书开始,信对幼年梅兰芳产生一种“震惊感”,大伯的死和对“纸枷锁”的恐惧造成他心灵的创伤。但是,梅兰芳没有选择退缩,他还是脚踏实地地唱,名声随之而来,但束缚,贯其一生。
渐入少年,邱如白出场。他第一次看梅兰芳的戏,完全被其征服,写信谓之云:“梅兰芳先生”,信中他说:“只有心里最干净的人,才能把演得这么到家、这么美”。这是邱某对梅兰芳的赞叹也是对自己剖白。这封信打开了青涩的年少梅兰芳的视野,从此,邱如白,一个亦师亦友亦“迷”的人走进了梅兰芳的世界。和邱如白通信,梅兰芳开始接触新思想、新挑战,在日益磨砺中,梅派走向成熟,而邱如白的一句“你的时代到了”将梅兰芳少年段落推向。
中年梅兰芳则多了一些隐忍和被动。偶然茶聚,巧遇冬皇,一个是旦角之王(梅),一个是须生之室(孟),王皇同场,双双反串,由是酿就了一则梨园佳话。孰料戏梦纠缠、人戏难分,由此俏然便拨动了梅兰芳内心深处那根脆弱的情感之弦。
但是,礼教压人、人言可畏,无处不见那副挣不脱的“纸枷锁”的阴影。当时作为新派角色的邱如白与梅的家人,正为梅筹划赴美国巡演之盛举。对于此行,梅心既有惶恐,更兼有对孟之牵挂而踌躇不决。先是梅妻福芝芳叩门求告孟,检测大义以压人:“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儿(观众)的。”继而,邱如白则以经纪人的专断,地当面警告孟不要毁了梅的“孤单”(所谓“谁要毁了梅兰芳的孤单,谁就是毁了梅兰芳!”),甚至不惜花重金设下“击案”之陷阱。终令梅孟霎时间各自勒步而自闭。他俩竟连一起去看一场电影的“约会”也遭到阻挠而破灭,其有悖人情人性之荒谬昭然于世。送梅赴美演出的“断魂”永诀,孟第一次与梅含痛拥抱,凄然一笑,却淡然若水地只吐出“不怕”二字,勉励梅赴美西行,盈盈之情言辞难载,只留下一脉悲怆深锁心头。
临别,孟小冬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给梅兰芳。寥寥数语,梅孟二人之情也宛若这信中内容一般,清浅如水,不沾纤尘,有的只是一段美丽的回忆和抓不住的爱情。

(三)戏单和纸燕

戏单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是少年梅兰芳和十三燕打打擂的第二场,邱如白吩咐帮工要“满四九城的贴戏单,不到天亮不许睡”。由此可见,戏单,作为广告的一种在当时已经开始起到很大的传播作用了,代表着一种革新的力量。接下来,邱如白又拿着戏单对冯子光说,要请北大清华的学生过来,因为梅郎和他们是一条心,什么心?革命的心,新式的心。这里,戏单——海报的雏形彰显了梅兰芳的新潮和聪慧。
戏单第二次比较正式的出现是在梅兰芳和孟小冬之间。两人合作的最后一场戏结束,心中都有些遣眷不舍,梅兰芳提出要送孟小冬一只纸燕,并说它一扔能飞老高。小冬率性,接到纸燕便欣然扔出去,纸燕斜飞。梅解释说,这是他用戏单折的,戏单上有他俩的名字。戏谑间,两人心意自明了。
这样平凡的礼物实在不是梅兰芳阔绰出手的表现,但是在这里,这样亲手折叠的礼物,却好似他们心心叶叶的欣赏和尊重,和金钱无关,和权力无关。
然而纸燕,注定是飞不高、飞不远的,不管梅兰芳怎样一厢情愿地相信它可以“一扔能飞老高”,事实很明显,他们终究不能在一起,他们的爱情像纸燕一般,注定要散落在天涯。
从另一方面看来戏单上名贯四海的孟小冬和梅兰芳在台下也会玩纸燕的游戏,也体现了梅孟二人对虚名的不屑和洒脱。用来折纸燕的材料是为其表演宣传的戏单,戏单再华美绚丽在梅孟看来,不过是一种符号、

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udooo.com

一种形式。他们之间,无需繁华,只求厮守,何奈缘太深、分太浅,情比海深、分似纸薄。
三、总结
《梅兰芳》中关于“纸”的意象还有很多,以上选取的是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能体现影片主旨的物件。它们的能指和所指让影片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也更加有韵味。本片用光影语言诗化地展现了梅的一生,同样也是对人性毫不避讳的呈现,既有俗世的美,也有雅致背后的虚伪,展现给观众以中国传统戏曲隔帘顾盼的蕴蓄。
在影片中点染、呼应的恰到好处的“纸”的意象,也正好将主人公纤微细致的情感表达出来,让观众去揣摩,去回味。象征或隐喻的手法,加深故事的文化内涵,批判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别有一番风韵,和中华传统文化中虚虚实实、欲说还休的韵致暗香相应,显得温和、绵长而有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