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后浇带设计在工程中应用

后浇带设计在工程中应用

收藏本文 2024-04-01 点赞:4019 浏览:128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煤巷在提高掘进速率,和保证矿井接续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加快综掘、炮掘进尺,提高支护工艺三方面着手,进行提高煤巷进尺。
【关键词】后浇带设计;工程实践;技术应用;温度应力
1.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紧张形势变化,城市高层、超高层和大跨建筑大规模投入设计建设,相应的技术难题也层出不穷。结构自身和外部环境因素决定着后浇带在设计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后浇带设计的多方面理论、分析方法及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某高层建筑项目设计实例中的应用实际加以全面剖析。
2.后浇带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
对于现浇整体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该类型结构在施工期间常常会发生混凝土自身的温度收缩、变化或者基础不均匀的沉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危害,主要表现就是在混凝土表面或者内部产生有危害的裂缝。通过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由于不同温度作用及环境影响下钢筋混凝土存在膨胀和收缩程度不尽相同的原因导致建筑出现裂缝的现象无法避免,后浇带是总结了众多的工程经验而被采用的用以防止裂缝出现的有效措施。考虑到工程设计要求而划分为多个施工块的,则后浇带采取梁、板及墙留设施工裂缝方式体现,等到各个部分混凝土构件完成物理膨胀或者收缩,也就是混凝土的内部应力完全释放后,对后浇带再填充混凝土,将几个分开的结构形式连接成为统一的整体。
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可以改善由于结构超长温度应力和基础沉降导致的裂缝问题,还需要明确相关的设计程序,科学合理操作。首先要确定选用后浇带类型,通常有温度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的差别,用途不同导致设计侧重点不同;接着计算并校核结构各个部分的结构及基础强度;然后依据计算沉降量来确定浇筑后浇带时间;第四步是计算连接成了整体之后的结构整体后期沉降所引发内部的应力;最后计算复核以确定后浇带的位置、数量、构造及封闭时间等相关控制措施。
3.设计后浇带必须重点注意事项
施工后浇带的设计使用通常是在建筑结构平面尺寸超出了混凝土规范所规定的最大伸缩缝间距的时候,用以适当的提高伸缩缝的间距。但是在工程中设计后浇带不能单纯的考虑规范因素,所设计的后浇带要适当,很多地上结构因为环境温度等变化影响非常大的情况,导致了伸缩缝的间距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限制过多,单单设计后浇带满足不了工程结构使用和安全需要,这就必须同时加强屋面的保温隔热,使用高效、可靠地外墙外保温,适当的提高重要部位纵向钢筋的配筋率。
由于建筑抗震性能的需要导致地上结构设置防震缝的时候,伸缩缝的宽度必须满足防震缝的宽度要求。最为常见的结构超长情况发生在地下室设计之中,一方面地下室的顶板同室外地面以上地下室的外墙受到相对较大的温度变化影响,另一方面地下室的内部同基础结构处于使用阶段时受到较小的室内外温度变化的影响,需要解决混凝土收缩应力影响结构的重要难题。设置施工阶段后浇带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地下室外墙和地下室顶板配筋,纵向钢筋建议最小配筋率大于0.15%,钢筋尽可能采用较小直径的,通常选择10至16,尽量选择较密的间距,宜小于150mm,为了保证结构抗裂性能需要细且密分布钢筋。对于超长过多的地下室结构,只是凭借后浇带的设置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温度及收缩引起的工程问题,常常对膨胀加强带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方式加以处理。
施工后浇带位置的设计需要结合工程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按照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布置具体情况加以确定。通常在结构受力较小的地方设置后浇带,一般是在梁和板的跨度内部三分之一的地方,结构的剪力和弯矩都比较小,并且应该从上到下保证对齐,竖向上避免出现错开,间距30m至50m设置一道后浇带。高层建筑主体同裙楼间设置后浇带的时候,宜将后浇带设置在裙楼的一侧,在进行结构的设计时重点加强高层建筑主体同裙楼的连接构造,适当提高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保证抵抗后浇带封闭之后由剩余的差异沉降差引起的结构内力。在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时,结构设计人员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的对比,考虑经济合理性等因素制定方案。对于后浇带处的钢筋适宜采取断开处理方式,对于梁钢筋可不断开。
4.应用于某工程项目中的后浇带设计实践

4.1 工程概况

某酒店办公综合楼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主楼部分为十六层,裙楼部分为四层,有一层地下室。工程位于II类

自考论文www.udooo.com

场地土的地区,基础持力层处于中风化的砂岩,上层为强风化砂岩层、淤泥质土层和素填土层,主楼下基础部分使用筏板基础,裙楼下是独立柱基础。该工程项目设计设置了沉降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后浇带的应用实例。

4.2 后浇带的设计方案

通过结合实例,笔者对后浇带的设计流程总结如下。设计后浇带时,第一步是充分的了解现行相关标准,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规范及设计构造图集中的相关规定全面掌握。结合本工程建筑物自身特性考虑,确定使用桩基础,按照地质资料数据分析,项目建设场地地基岩层平整,能够比较均匀的沉降且沉降量不大。因此,本项目设计后浇带主要使用设计软件广厦进行分析,经过计算主楼和塔楼之间的沉降差而考虑采取沉降后浇带设置以避免结构的不利影响。大跨度的楼板和地下室板块因自身体型和当地的气候原因,结构会产生非常大的温度应力,所示设置温度后浇带也非常必要。设计后浇带要注重两方面的重点问题思考,一方面是对建筑物主楼和地下室顶板间沉降缝或者后浇带的设置,以沉降后浇带取代变形缝,避免设计施工繁琐操作,另一方面设置温度后浇带可以起到防震设防的效果。

4.3 该项目后浇带设计的措施

项目后浇带的设计要同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进行协调,结合场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后浇带的设计措施。在地下室底板d-d、c-c、b-b三个地方设置2m宽的后浇膨胀加强带,三处的两侧铺设钢丝的网片,预防混凝土流入到加强带。主楼同裙楼施工完毕之后进行沉降量观测,待到其趋于稳定了之后再进行地下室部位后浇带的补充施工。铺设地下室顶板的温度后浇带,其封闭时间实地下室的顶板混凝土完成浇筑60天之后,后浇带的宽度设置为800,梁板上钢筋全部断开,将温度应力考虑进去进行加强设置配筋。补充完成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对后浇带两侧布置覆盖布,防护施工现场和钢筋保护的安全,浇筑完后浇带混凝土后,要加强早期的混凝土养护工作,避免微膨胀所造成的工程质量影响。
5.结语
从工程实践表明,在混凝土结构中通过合理地设计后浇带,可有效地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变形趋于稳定。设计后浇带时应当适当结合结构中的沉降缝、变形缝等综合设置;另外对于后浇带的设计应当遵守有关的设计构造及施工规范要求,以有效地简化结构设计、缩短施工工期等。
参考文献
刘涛.浅谈建筑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J].科技资讯,2011,28(12):118~119.
文会杰,牛春霞.后浇带的结构设计及构造要求[C].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2009,31~3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