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民族文化 >简析苗族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服饰文化产业

简析苗族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服饰文化产业

收藏本文 2024-01-26 点赞:6322 浏览:1960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雷公山为中心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苗族人口超过200万,定居时间可追溯至约2000年前。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有“苗族服饰博物馆之称”。本论文立足于黔东南苗族服饰产业的探讨,论文先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及产业进展的重要论述并阐述了进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重要量。接着浅析了黔东南进展苗族服饰文化产业资源和市场等优势条件,第三部分则阐述了黔东南苗族服饰行业进展近况,论文第四部分针对黔东南苗族服饰产业的进展提出若干深思。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入进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已被列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革新开放实验区,同时也是通往湖南、广西等地的重要通道,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之间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非常有利。由此,本论文旨在通过探讨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探讨如何抢救与保护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并保证其可持续进展的基础上,深思如何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黔东南地方旅游经济进展相结合,并进行适度开发。将普通苗族服饰等民族特点产品推向旅游品市场,可以丰富旅游品市场,形成相关文化产业,让苗族人民以中直接得到经济利益,增加经济收入,提升生活水平,脱贫致富,推动苗族地区的经济进展,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论文社会主义文化产业论文苗族服饰产业论文

    中文摘要5-6

    ABSTRACT6-7

    第一章 绪论7-13

    1.1 论文选题的立论依据7

    1.2 探讨目的和探讨作用7-9

    1.3 国内外探讨近况及探讨策略9-11

    1.3.1 国外探讨近况9

    1.3.2 国内探讨近况9-11

    1.3.3 探讨策略11

    1.4 本论文的革新之处11-13

    第二章 文化产业化的相关概念13-19

    2.1 文化产业的定义及特点13-15

    2.2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联系15-16

    2.3 进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作用16-19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文化产业进展的论述与策略19-29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及文化产业的重要论述19-22

    3.1.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进展的指导19-20

    3.1.2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20-22

    3.2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繁荣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论述22-24

    3.2.1 的社会主义文化观22

    3.2.2 的文化工作思想22-23

    3.2.3 的文化建设思想23-24

    3.2.4 :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进展24

    3.3 党和政府关于进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及民族文化产业的政策鼓励24-29

    3.3.1 党国务院关于进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及民族文化产业的政策24-26

    3.3.2 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进展的政策鼓励与引导26-27

    3.3.3 黔东南州关于进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及民族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27-29

    第四章 黔东南苗族服饰产业近况概述29-41

    4.1 黔东南苗族服饰文化的历史传承及文化特点29-32

    4.1.1 黔东南苗族服饰的文字语言载体功能30

    4.1.2 黔东南苗族服饰中的自然崇拜30-31

    4.1.3 黔东南苗族服饰中的图腾崇拜31-32

    4.2 黔东南苗族服饰产业进展态势32-35

    4.2.1 黔东南苗族服饰产业进展的基础32-33

    4.2.2 黔东南苗族服饰产业化进展的市场需求33-35

    4.2.3 黔东南苗族服饰产业进展历程中拥有的优势条件35

    4.3 黔东南苗族服饰产业进展历程中有着的不足35-41

    4.3.1 苗族传统服饰民族特点工艺近乎失传36-37

    4.3.2 对苗族传统服饰重要价值的认识不足37

    4.3.3 行业进展政策及法律引导不健全37-38

    4.3.4 进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人才缺乏38

    4.3.5 苗族文化产业进展理念有着错位不足38-41

    第五章 推动黔东南苗族服饰产业进展的若干深思41-45

    5.1 加大对苗族服饰文化进行宣传教育的力度41

    5.2 重视培养民族文化传承的人才41-42

    5.3 发挥产业优势,积极打造自主特点民族文化品牌42-43

    5.4 加速制订不断改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43-45

    结语45-47

    致谢47-4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