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生产管理 >天赋论与其历史演化查抄袭率

天赋论与其历史演化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2-29 点赞:18407 浏览:825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在简略考察天赋论及其研究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欧洲哲学史上天赋论演化的五种类型:回忆型、逻辑型、能力型、工具型、形式型或范畴型,尤其重点地分析了莱布尼茨“能力型”即“大理石花纹检测说”的内涵及独到之处。
关键词:天赋论 莱布尼茨 大理石花纹检测说
在观念或认识的来源问题上,从古希腊哲学起,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居于主导和统治地位的主流观点,即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都是从后天经验中获得的(如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而与之相对立的就是天赋论,认为认识是不依赖于后天经验,是人生来固有的(如柏拉图等)。那么,到底什么是天赋论?天赋论又是如何演化的?本文力图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做出简要地分析。

一、天赋论的主要问题

“天赋”(innate)一词来自于词根“nat”,意为“天生的”、“生来的”、“固有的”。对天赋的理解,一般有两种:一种认为是上天、上帝或神明赋予的东西;一种认为是自然获得的、先天的、自然固有的(比方由遗传而获得的),是人生来固有的,而不是从后天经验中获得的。正由于此,天赋论被看作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并长期受到唯物主义者的坚决反对和强烈批判。
天赋论所研究的问题,在古代主要围绕认识论问题.即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近代以后,天赋论除了进一步探讨认识中是否有天赋可能的问题,又提出能力从何而来的问题,以德国莱布尼茨的“大理石花纹检测说”最为典型;现代心理学研究带有科学性质的天赋观念问题即能力、知识的因果制约性问题,寻求事实形成的条件,将天赋观问题明确化;随着相关学科的参与探讨,天赋论问题成为跨学科的问题,其范围不再局限于认识论领域,不再关注能力问题,而是关注心理问题,追问是否有天赋心理?如果有,天赋心理是从何而来的?天赋心理的形成过程、形成原理又是什么?

二、天赋论的历史演化

欧洲哲学史上,主张天赋观念说(或天赋论)的思想体系大致有五种类型:第一.“回忆型”,把认识看成是对天赋观念(理念)的回忆;第二.“逻辑型”,主张认识是天赋观念的逻辑展开;第三.“工具型”,认为理性思维是物质实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是天赋的认识工具;第四.“能力型”,认为天赋观念是人天生的认识能力或禀赋或倾向;第五.“形式型”或“范畴型”,即提出认识是把感官材料或感性知识纳入天赋的形式或范畴中。

一、柏拉图的回忆型天赋论

在柏拉图看来,人类感官所经验到的一切具体事物都变动不居,处在永恒的生生灭灭之中。生灭变动的具体事物既不是“存在”、“有”,也不是“不存在”、“无”,而是既存在又不存在,介于有与无之间,可以叫做现象。那么,在相对的、不稳定的、暂时的现象界背后就存在着作为现象世界变化目标的存在世界,它是绝对的、稳定的、永恒的。这样,柏拉图就将合现象与本质为一体的世界分割为二重,把认识上的两个层次外化、对象化为两个世界,将苏格拉底所寻求的那些普遍本质独立出来,在可感世界之上构造另一个理念世界。然而二重世界的分离,柏拉图必然面临两个问题:⑴理念与可感世界如何联系?其回答是“分有”、“摹仿”。⑵如何认识理念?
柏拉图为解决第二个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学习就是回忆”学说,即回忆说,认为人的灵魂里被忘却的知识,是灵魂进入肉体之前作为自身纯粹的存在时获得的。由于进入肉体后,灵魂在被肉体所玷污(柏拉图认为肉体是灵魂的坟墓)而失去纯粹性的同时,那曾经知道的、在理念世界所获得的知识也就随之忘却了,既然灵魂原来就具有知识,那它就可以回忆起来,回忆某一件事情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由此可见,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都不过只是回忆而已。”[1]
柏拉图的回忆说除了涉及认识的对象(理念)问题之外,主要涉及到认识的来源问题,具有浓重的神秘色彩,是以古希腊传统的灵魂不朽的观念为基础的。另一方面,它把知识的源泉从对象转移到心灵自身,可以被看做是关于普遍必然知识来源问题的一次虽幼稚却不失为具有重大意义的尝试性解答,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结构的拓荒。回忆说所提出的问题及“返身内求”的探索方式对西方理性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正如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两千多年来的西方哲学都是对柏拉图哲学的注解”。[2]

二、笛卡尔的逻辑型天赋论

笛卡尔在《形而上学的沉思》中提出我思的问题,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完全是自明的,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我怎么也不能怀疑,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是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说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怀疑、我在思想是无可怀疑的,那么作为怀疑活动主体的“自我”的存在也就是确实可靠的。于是他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结论和原则,并把它作为“研求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3]他把“自我”看作一个正在思想的东西,只是一个心灵、一个灵魂、一个理智、一个理性。在此,笛卡尔就把心灵与肉体、精神与物质割裂开来,必然陷入心物二元论。从此二元论出发,笛卡尔必然陷入天赋观念论。
笛卡尔在解释“天赋观念”的含义时说,这种观念“既不是来自外部对象,也不是来自我们的意志的规定,而完全是来自我内部的思想能力”。[4]他认为天赋知识来源于直觉,由直觉而来的第一原则作为逻辑推理的大前提,再由演绎推出结论。在笛卡尔看来,正因为直观是直接的、简单的、明白清晰的认识,因而具有最大的确实性。他认为直观和演绎是获得知识的最可靠的途径,人们正是凭借理性直观和演绎推论的方法建立起人类科学知识的大厦。
与柏拉图认为只有某些观念是天赋的一样,笛卡尔也承认只有小部分,如数学公理、哲学的第一原则、上帝、灵魂等都是“与生俱来的”、“天赋的”。

三、斯宾诺莎的“工具型”天赋论

斯宾诺莎继承和发挥笛卡尔关于实体的思想,但又有显著的区别,他坚持实体就是神、也就是自然,并且实体、自然、神是唯一的。这样,斯宾诺莎就用自然实体的一元论代替了笛卡尔的二元论。但其心物平行论又明显包含有笛卡尔二元论的残余。
与此同时,斯宾诺莎认为思想是自然实体的永恒无限的属性之一。认识论上,他坚持由理性认识所得到的真观念是具有客观真理的内容的,其标志在于观念本身的明白清晰。然而,斯宾诺莎并不像笛卡尔那样直接肯定天赋观念。但既然真观念不来源于感性经验,而是心灵自明地发现的,因此归根结底他只得认为它在心灵中是与生俱来的、天赋的,“真观念存在于我们心中,作为天赋的工具”[5]

四、莱布尼茨的能力型天赋论

笛卡尔认为天赋观念是直接呈现的,是现成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因而遭到以洛克为首的经验论者的激烈驳斥。为了有力地反对洛克的“白板说”,莱布尼茨着重发挥了天赋观念论的潜能说。
莱布尼茨提出了“大理石花纹检测说”,认为人的心灵是能动的,不可能是白板,而是象有花纹的大理石,在未经雕琢时并未现成的人物形象,但其特定的花纹却是它适合于雕成什么雕像的内在根据。
与此相应,莱布尼茨指出,天赋观念不是现成地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或现实地呈现于每个人的心智之前;“我们不能想象,在灵魂中我们可以象读一本

源于:论文网站www.udooo.com

打开的书那样读到理性的永恒法则,就像在布告牌上读到审判官的法令那样毫无困难、毫不用探求”。[6]观念和真理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天赋在我们心中,而不是作为现实天赋在我们心中”。[7]因此,莱布尼茨把天赋观念看作是知识当中的一种构成要素,而不是知识本身。
莱布尼茨认为,天赋观念的作用常常是感觉不到的,必须要经过心灵“加工”作用才能使潜存于心中的原理、原则显现出来。因此,莱布尼茨将心灵中的“细微知觉”比作构成大海波涛的每一朵浪花的声音。其意义在于:细微知觉虽然是细小、混乱、杂多的,但作用却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他说“(细微)知觉之于精神学的作用,犹如分子之于物理学的作用”,[8]公正地说,莱布尼茨对意识的潜在功能的肯定是符合现代心理学关于下意识的理论的。
同时,莱布尼茨既批判经验论的消极被动性,另一方面又承认经验的“机缘”、“诱因”作用。他认为经验的作用是提供了发现天赋观念所需要的注意力,即“凭感觉所提供的机缘,集中注意力,就能在我们心中发现这些法则”。[9]
由此可以看出:莱布尼茨认为,任何真理都是一个逐步显现的过程,天赋观念(好比大理石的花纹)只是内在根据,可能性条件,要想变成现实的真理(好比雕像),还必须有感觉经验的“机缘”、“诱因”作用,即外在条件、必要条件,可能的真理的种子才得以变成现实的真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莱布尼茨的能力型天赋论有许多独到之处,具有科学意义与价值:⑴天赋观念不是现成的,而是潜存的。⑵天赋观念不是直接呈现于心灵面前,而是以“能力”、“禀赋”、“倾向”潜存于心中。{3}天赋观念不是现成的知识,而是获得知识的内在根据或可能条件。⑷天赋观念由潜在变成现实,不仅要借助于柏拉图的回忆说式的回忆,或叫做“回想”,[10]而且还需要感觉经验提供“机缘”。
总之,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说,总结了他之前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在此问题上的各自的合理性,同时克服了各自的局限性,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天赋观念学说影响了康德及其后来的哲学家。康德受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的启发,试图解决如何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派矛盾的难题,康德把经验论和唯理论一直争论不休的普遍必然性知识的获得途径问题转化为“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着重考察主体的认识能力问题,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在经验论和唯理论穷途末路之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五、康德的“形式型”或“范畴型”天赋论

受柏拉图及其后继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者笛卡尔、莱布尼茨天赋观念论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试图通过批判、分析人的认识能力来建立其批判哲学体系。他认为认识的获得过程既是将感官所提供的材料纳入天赋形式或范畴中,从而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而一切科学知识都是由先天综合判断命题构成。他认为在感性阶段,主体通过先验的时空形式将各种接受物自体的刺激而形成的杂乱零散的感性质料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感性直观知识。在知性阶段,主体则通过先验图式建立先验的范畴与感性材料之间的联系,再通过先验统觉的作用:直观中把握的综合,想象力再生的综合,概念中认知的综合,将感性材料综合整理成系统的科学知识。
由上观之,天赋论并非一派胡言,它向我们提出的认识论中主体的内在认识结构与认识能力的问题,含有很多的合理因素。近现代科学表明了,人类的知识虽然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先天就正确的。但是,在主体进行认识时,必须有心理学和遗传学上先天的因素起作用,并且在认识问题上,知识学的先天因素和心理学、遗传学的先天因素是相互作用的。正是由于它们的作用,认识主体选择、规范、构造着客体,从而构造我们的知识。知识的发展,部分地是人类认识能力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科学知识的发展,人类认识活动、操作活动的发展,又大大扩展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范围,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这种能力又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强化,又转变成心理的和遗传的先天因素,如此往复,使整个人类的先天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当然,天赋论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其缺陷,如片面夸大主体的天赋观念的作用,否定感觉经验的作用等。因此,对于天赋论,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而是要辩证地分析看待,这样才能“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苗力田.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
2.宋希仁.西方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3.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8)
4.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45)
5.[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6)
6.[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6)
7.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45)
8.[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6)
9.[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4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