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水利工程 >> 水工结构 >论通病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中心

论通病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中心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5585 浏览:149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提要】本章主要叙述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营运过程中质量通病的现象、原因与防治方法。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道路工程中经常发生、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对工程的使用品质与寿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工程质量通病受设计、施工、材料、以及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未严格按规范进行选料与施工是当前的主要原因。以下从路基、底基层和基层、沥青混合料面层三个部位分别介绍质量通病的现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以消除或延缓病害的发生。
1.路基压实度质量通病及防治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对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将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否则会出现早期破坏,缩短维修周期,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和社会效益的损失。
城市道路因地下敷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且同期交叉施工。因此,各种管线敷设后,其沟槽回填的压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分。

1.1管线回填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1.1现象:

管线开槽和回填时均不考虑如何保证压实度。胸腔窄,下不去夯实机具;虚填不分层或分层超厚,甚至一填到顶,表面夯成硬壳。即使分层夯实,不检验,无法掌握夯实效果。

1.2原因分析:

各种专业管线,分别由各相关专业主管单位主持施工,施工单位对管道结构的安全不重视,对道路路基的稳定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有意偷工、节约成本,亦无相应的法规进行管理。

1.3防治和治理方法:

加强图纸质量设计要求,对过路管线沟槽回填材料采用砂石、无机结合料、混凝土等。
向操作者做技术交底,严格操作要求,严格质量管理,惩戒有意偷工者。
应呼吁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立法,凡在道路建设范围内施工的管线沟槽,必须达至图纸设计压实度,规定有效的检测和验收办法、违规惩罚办法。

1.2路肩、边坡松软

路肩的作用是保护路基稳定和路面完整,对边坡进行防护和加固,可以保护路肩的稳定,防止水侵蚀路基。要求路肩碾压密实,横坡适度,边缘顺直平整。不允许出现积水、沉陷等问题。边坡要求坡面平整、紧实、稳定,不允许出现冲沟、缺口及坍陷等现象。

1.

2.1现象:

边坡呈现松散状态,稍触外力,边坡土下溜。

1.

2.2原因分析:

填方路基碾压不到位,使路肩和边坡未达至要求的密实度。 填方宽度不足,最后以松土贴坡,又未经压实。
路基填方材料为砂土或松散粒料,所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差。

1.2.3治理方法:

填方路堤分层碾压,两侧应分别有20-30cm超宽,最后路基修整时施以削坡,不得有贴坡现象,有个别严重亏坡,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后削坡。
填料如为砂性土或松散粒料,其边坡应护砌或栽种草皮、灌木丛以保护,或加大边坡坡率,一般为1:2。
采用石灰土或砾料稳定路肩。

1.3路床施工工序控制不严格

1.

3.1现象:

直接将路面结构层铺筑在未经碾压的土路床; 虽经压实,但压实度、弯沉值、纵、横断面高程、平整度和碾压宽度达不到要求。

1.3.2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忽视土路床压实度的重要性,有意或无意偷工减序,只图省工、省时、省机械;
填土不符合规范要求,未采取合理的改良措施。

1.3.3治理措施

加强路床工序质量控制:测量人员随时检查桩位是否变动,及时补桩或纠正桩位;
雨季施工时,掌握天气预报,分段施工,坚持当天挖完、填完、压完;
挖方路段及旧路改造,必须认真检测路床弯沉值,使其达标,以解决在表层压实度合格的前提下,也使较深层土达到设计承载力,保证路面结构的耐久性;
路床土层禁止填筑黏性较大的土,碾压时严格控制土的最佳含水量,对翻浆处,要彻底挖除,换填好土。

2.底基层和基层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基层的材料和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基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常用的基层材料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2.1灰土基层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2.

1.1现象

混合料经碾压养生一定时间后,仍较松散,未结成板体或表面起皮,呈松散状;
在碾压过程中,混合料出现弹簧现象;
在碾压或养护过程中出现局部或大面积龟裂;
结构层在上层铺筑前后出现横向裂缝;
灰土结构层施工完毕经过一定龄期后,进行平整度、弯沉检验,达不到规范或设计要求。
2.

1.2原因分析

1)翻松与拌和机具功率不足,齿深不够,路槽上未充分翻深、翻松;
2)土的塑性指数较大,容易结团,拌和困难;
3)石灰掺加量不足或质量未达到规范要求,或因存放时间过长,品质下降,造成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要求;
4)压实机具选用不当或碾压层太厚,碾压遍数不足,强度达不到要求。含水量过多或过少,下卧层软弱;
5)冬季(气温低5℃)施工,气温偏低,强度增长缓慢。
6)结构层由于干缩和温缩而产生裂缝;混合料碾压含水量越大,越易开裂。
7)碾压时为弥补厚度或标高不足,采用薄层贴补,未及时洒水养护即遇雨雪天气,表面受冰冻。
2.

1.3防治措施

1)合理选用机具进行路拌法施工,保证有足够的翻拌深度和打碎能力,在翻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务必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
2)检查工地实际配合比,检查投料、计算、计量是否有误,工地施工时实际采用的石灰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

1.0%。

3)施工前,应对石灰质量进行检验,避免使用存放时间过长的石灰或劣质石灰,消解石灰应在两周内用完。
4)按规范规定及现场情况合理选用压实机具、压实遍数、压实方法,并控制碾压时灰土层的最佳含水量。
5)养生期间,保持一定湿度,防止冰冻,并封闭交通。

2.2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2.1现象

(1)混合料配合比不稳定;(2)混合料含水量波动大;混合料离析;(3)混合料碾压时弹簧;(4)基层表面灰浆过厚;(5)基层压实度不足;(5)施工接缝不顺;(7)施工平整度不好;(8)表面起尘松散;(9)混合料不结硬和弯沉值达不到要求;(10)横向裂缝。

2.2原因分析

(1)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消解石灰含水量过大、粉煤灰含水量、碎石级配不准确,导致现场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不准,混合料拌和时含水率控制不好,混合料机拌时间不足,过干或过湿。
(2)出厂混合料不均匀,或者运输与倾卸过程中产生离析;摊铺机的摊铺过程中,大粒径石料被搅到两侧而二灰集中在中间。
(3)土基或下卧层弹簧,基础承载力不足;
(4)混合料含水量偏大,细料过多;
(5)碾压时,压路机吨位与碾压遍数不够;碾压厚度过厚,超过施工规范规定的碾压厚度。
(6)摊铺机摊铺时,纵向拼缝未搭接好。先铺段边缘的成型密度较低;后铺段搭接时抛高又未控制好,碾压后形成接缝不顺直,或高或低。

源于:期刊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