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赏识教育 >关于高职试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业规划教育结合实施途径

关于高职试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业规划教育结合实施途径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26095 浏览:1124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业规划教育具有培养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共同目标。通过课程融入、活动切入、辅导介入等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业规划教育结合实施,有利于高职院校整合资源、提高教育收益,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业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动态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规划教育
1672-5727(2013)08-0083-03
学业规划是一种新的人才成长观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职业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国内高校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学业规划教育,可以准确引导学生明确成才目标,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生活效率和质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认清自我、了解就业形势,促进其积极向上和自我完善,增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张莹对部分本、专科学校学生进行了学业规划教育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学生认为实施学业规划有利于明确学习目的、提高综合素质,但缺乏学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大多数学校没有开展学业规划教育,即使开展也不够重视。尤其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软硬件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导致学业规划教育的实施进度缓慢。因此,笔者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业规划教育结合实施,探索实施学业规划教育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学业规划教育的操作性,并在学业规划教育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入,
夯实学业规划基础
学业规划是求学者在对自身特点和未来社会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确定其人生阶段性的事业(职业)目标、确定学业路线,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以确保用最小的求学成本获得阶段性职业目标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制定学业规划的必要前提是:学业规划认知、自我认知、环境认知。
学业规划认知 郑昌辉等人曾对高职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50%的学生从来没听说过学业规划,或者不了解学业规划的涵义;15%的学生认为学业规划与就业相联系;55.8%的学生认为学业规划对自身没有任何影响,认为职业规划才会影响就业。据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通过介绍典型案例、社会调查结果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高职阶段进行学业规划的意义:(1)有助于适应高职院校的新生活。在普遍存在的“大一迷茫期”中,学生若能客观分析个人兴趣与潜能、树立现实可行的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将会比较顺利地渡过适应期,以最短的时间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行动方向。(2)有利于提升综合素质。招聘单位十分注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学生有必要通过学业规划正确处理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学业争先的同时完善人格、修养品德、培养和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3)有利于学业深造。高职学生若准备升学,必须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只有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研究问题、探求理论前沿的敏锐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才能获取继续深入学习的机会。(4)有利于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的对接。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若能按照本专业的市场需求对学业进行统筹安排,把未来的职业选择纳入学业规划中,学其所爱、学其所长、学以致用,将会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产生制定学业规划的需求后,可进一步介绍“目标设定的原则”、“SWOT分析法”等,帮助学生了解制定学业规划的维度、方法和步骤。学生初步制定学业规划后,可通过“今日清单”、“本周任务”等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将学业规划目标细化分解并与当前任务相联系,指导学生制定具体、限时、可量的学业规划。
自我认知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是通过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在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基础上调控自我,完善人格。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系统获得关于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的方法和策略,了解意志在成才中的作用和自身意志品质的弱点。教师可通过开展“自我知觉窗”、“理想我、现实我、镜像我的比较”等活动,引导学生从生理、心理、社会多个角度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探索自我、分析自我,厘清“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如何成为那样的人”等问题,为学生制定与自身实际相符的学业规划奠定基础。另外,教师可结合案例分析、行为训练等方式协助学生着意培养自觉、果断、坚持、自制的优良品质,提高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和意志力水平,从而坚定地执行学业规划、实现理想目标。
环境认知 目前,我国民众对高职教育的社会认知还存在偏差,很多学生是以“无可奈何”、“得过且过”的心态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对自身和学校的悲观情绪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目标和动力。另外,学生都希望所学专业能与个人需要相吻合,在入学前对学校、专业进行了种种想象,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部分学生感到想象与现实有很大差距,因此情绪低落、不安心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分若干主题帮助学生对环境形成全面、客观、积极的认知:(1)结合“情绪调控”主题帮助学生理解情绪产生的机制——事件→评价→情绪,即情绪的产生是由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鼓励学生理性认识现实,开阔心胸、减少烦恼、积极行动。(2)结合“学习适应”主题向学生讲解高职院校学习的特点——自主性、专业性、选择性、多途性和探索性,帮助学生认清职业教育的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在外松内紧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在学业完成、能力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鼓励学生积极转换角色、明确定位,有所侧重地进行自我设计。(3)结合“能力发展”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优化能力结构的重点——专业需要,协助学生判断能力要素中哪些是必备的、哪些是需要精通的、哪些是当前急需的、哪些是可以长远培养的,指导学生制定适应社会需要又独具特色的学业规划。(4)结合“就业准备”主题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区别——社会责任不同、社会规范不同、社会权利不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时机体验职业角色,缩小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的差距,调整学

摘自:毕业论文如何写www.udooo.com

业规划。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入,
抓实学业规划载体
高职学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广泛,包括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升学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等。笔者所在学校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业规划教育相结合,根据学业阶段分层次开展职业定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年级学生的活动围绕“引导适应”开展,旨在帮助学生适应高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认识自己,开发潜能,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培养职业兴趣;帮助学生融入集体,在集体的建设中培养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帮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心理现象,学会调控情绪,正确对待异往;帮助学生确立就业目标或学习深造的发展方向,初步制定学业规划。
二年级学生的活动围绕“巩固定型”开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勤工助学、担任干部等实践活动培养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性格和能力特征,提高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当前学业与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不断完善人格;帮助学生根据阶段目标完成情况调整学业规划。
三年级学生的活动围绕“总结优化”开展,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实习、实训、顶岗等实践机会熟悉社会、体验社会、体验职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指导学生客观评估学业规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整职业发展目标,设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定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包括:利用广播、心理网站等媒体营造舆论氛围,增进学生对“学业—就业”心理知识的了解;提供标准化量表指导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素质特点,为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提供依据;组织专家报告、知名校友交流、参观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行业发展的趋势,增强其学业规划的现实性和前瞻性;依托心理社团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该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既可开拓高职学生自我认知与环境认知的视野,使学业规划处于“制定—评估—反馈—调整”动态变化的良性循环中,又可在实践中增强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介入,
落实学业规划行动
学业规划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执行力。书面制定的规划无论多么周密,若不付诸行动,目标终将只是梦想。在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一些有学业规划的高职学生也不是都能实现既定的学业目标,他们或者将规划束之高阁,或者在执行中虎头蛇尾,处于有规划却不实施或实施不持久的境况,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主动介入,帮助学生化言语为行动。
一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强化执行。高职学生有“规”不“动”或者有“规”怠“动”的原因之一是对学业规划的执行缺少强化。强化学业规划执行就是求学者在执行学业规划前充分运用想象,详细罗列出完成学业规划的益处,从而形成积极的心态,增强执行规划的动力,进而产生足够的执行力,确保学业规划顺利完成。这一环节可以借助团体心理辅导实施,例如,班级定期开展以“目标决定方向、 努力改变未来”、“我的未来我做主”等为主题的心理辅导式班会,提供时机让学生充分畅想完成学业的前景,并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以保持乐观情绪、优化意志品质、和谐人际关系等为重点,化解学生心理困惑、强化学业规划执行,形成有“规”必有所“动”的团体氛围。此外,还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式班会开展“大家齐鼓掌”、“红色轰炸”等活动,对完成了阶段目标的学生予以精神奖励,激发、带动学生执行学业规划的积极性。
二是个体心理辅导的对症下药。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udooo.com

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每个学生都将面临一系列人生的重大课题,如专业知识储备、业务技能操练、智力潜能开发、个性品质优化、思想道德修养、择业深造准备、交友恋爱等,这些人生课题的完成与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影响着学业规划的贯彻执行。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过程中,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加之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社会环境日趋复杂,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例如,自我意识扭曲、学习挫折、人际关系紧张、职业选择迷茫等。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节认知、调控情绪、调整行为,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受重视程度较低,目前尚处于现状分析和理论探索阶段。学生的学业规划不足,对学校意味着教育投入增加、教育产出减少,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学生意味着物质投入加重、心理负担加剧,人生职业发展效率降低。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业规划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整合资源、提高教育收益,也有利于高职学生增强心理素质,科学规划学业,用较少的“能源消耗”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张恒亮.学业规划[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俞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尹登海.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周西安,.高校大学生学业规划研究[J].教育探索,2012(4):83-86.
[5]郑昌辉,张景书.浅析高职学生学业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0):170-172.
[6]王珊.试论大学生学业规划现状及开展学业规划的主要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232-233.
[7]张志敏,王晓庆,李睿.心理辅导、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业指导三位共生教育模式的构建——基于学业困难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12):77-79.
[8]张晓霞.大学生学业规划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90-93,97.
[9]张莹.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调查[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4):32-35,71.
作者简介:
简洁(1980—),女,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威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